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67988_29777_钢筋平法知识及计算(基础)
04G101-3基础学什么?基础分类、各类基础特性基础平法标注、识读相关知识基础主梁、基础次梁节点构造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节点构造基础钢筋软件计算基础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分类低板位梁板式筏基(梁底与底顶一平)中板位梁板式筏基(板在梁的中部)高板位梁板式筏基(梁顶与板顶一平)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基础04G101-3P5筏型基础的底面标高按平法设计绘制基础结构施工图时,应采用表格或其它方式注明筏型基础平板的底面标高,当基础平板的底面标高多于一个时,应指定其中一个标高为基准标高,其余不同标高应注明其相对正负关系,及其所在范围。基础04G101-3P4筏型基础的底面标高基础平板的底面标高,对于梁与板底面一平(低板位)的梁板式筏形基础和平板式筏形基础,即为覆盖地基的基础垫层(包括防水层)的顶面标高;对于梁与板顶面一平(高板位)或底面与顶面均不一平(中板位)的梁板式筏形基础,系指梁间基础平板范围的基础垫层(包括防水层)的顶面标高。(注1)基础04G101-3P4梁板式筏型基础构件的类型及编号基础04G101-3P6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的标注基础04G101-3P6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标注说明基础04G101-3P10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标注说明基础04G101-3P15基础梁底部非通长筋构造•1、下部非通长筋伸入跨内的长度为L0/3且=a,(L0为支座两侧最大跨的跨度值,a=1.2*La+hb+0.5*hc)•2、节点区内的箍筋按梁端箍筋设置;•3、梁端第一个箍筋距支座边的距离为50mm;•4、当纵筋采用搭接,在搭接区域内的箍筋间距为min(5*d,100mm)•5、不同配置的底部通长筋,应在两毗邻跨中配置较小一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连接;•6、当底部筋多于两排时,从第三排起非通长筋伸入跨内的长度由设计注明;04G101-3P28基础基础主梁端部外伸构造•1、梁上部第一排与下部底排纵筋伸至外伸边缘弯折,其弯折长度为12*d;•2、上部第二排纵筋伸入边柱或角柱内弯折12*d;•3、下部非底排纵筋伸至外伸边缘截断;04G101-3P29基础基础主梁端部无外伸构造•1、端部无外伸构造中基础梁底部与顶部纵筋成对连通设置,成对连通•2、底部或顶部多出的纵筋伸至基础梁端部弯折,其弯折长度为15*d;04G101-3P29基础梁标高变化时构造节点•1、上部第一排钢筋的锚固为:hc+c(高差)+La,其弯折长度为:c(高差)+•La•2、上部第二排纵筋伸至对边,总锚长la,当直锚(hc-bhc)≥la时,可不设弯勾;•3、下部第一排纵筋应伸至低标高较高处的梁内满足la;其锚固长度为:hc-bhc+弯折长度,弯折长度为:Lw=斜长+La04G101-3P30基础两边梁宽不同构造•1、宽出部位的上下第一排纵筋成对连通配置;•2、宽出部位的上下第二排纵筋伸至对边,总锚长≥la,当直锚≥la时,可不设弯勾15d;04G101-3P30基础基础梁的箍筋布置构造•1、当具体设计采用三种箍筋时,第一种配置最高的箍筋(间距最小直径最大)按设计注写的总道数设置在跨两端(在柱与基础主梁结合部位亦附加设置,但不计入总道数),其次向跨内按设计注写的总道数设置第二种配置次高的箍筋,最后将第三种箍筋设置在跨中范围;•2、当具体设计未注明时,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的外伸部位,以及基础主梁端部节点内按第一种箍筋设置;04G101-3P34基础基础主梁箍筋复合方式基础梁箍筋复合方式04G101-3P28基础附加钢筋构造04G101-3P35基础侧面纵筋和拉筋构造•1、当hw≥450时,在梁的两个侧面配置纵向构造钢筋,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2、十字相交的基础梁,其侧面构造钢筋锚入交叉梁内15*d,丁字交叉的基础梁,横梁外侧的构造钢筋应贯通,横梁内侧和竖梁两侧的构造纵筋锚入交叉梁内15*d;(见图一、图二)04G101-3P35基础基础次梁钢筋构造基础基础次梁构造•1、底部非通长筋伸入跨内的长度为:L0/3且≥a,(L0为左右宽的最大跨度值,a=1.2*la+hb+0.5*bb);•2、上部钢筋锚入基础主梁内为:max(12*d,bb/2);•3、下部钢筋锚入基础主梁内la,当无法直锚时弯折;•4、基础次梁端部第一道箍筋距基础主梁边50开始布置;04G101-3P36基础基础次梁端部外伸构造04G101-3P36•1、梁上部第一纵筋伸至外伸边缘弯折12*d;•2、梁下部底排纵筋伸至外伸边缘弯折12*d;•3、梁下部非底排纵筋伸至外伸边缘截断;基础基础次梁标高变化节点04G101-3P37基础支座两侧宽度不同构造宽出部位的底部各排纵筋伸至尽端钢筋内侧后弯折,当直锚=la时,可不设弯折;04G101-3P37基础基础梁相交箍筋设置构造•1、当两为等高基础主梁交叉时,基础主梁A的顶部与底部纵筋均在上交叉,基础主梁B均在下交叉,当设计另行注明时,按照设计执行•2、当两向为不等高基础主梁时,截面较高者为基础主梁A,截面较低者为基础主梁B04G101-3P38基础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构造04G101-3P39基础梁板式筏形基础外伸构造•1、基础上下部纵筋伸至外伸边缘弯折,其弯折长度为12*d•2、第一根受力钢筋据基础梁角筋的距离为S/2;•3、中间层纵筋伸至边缘弯折12*d;04G101-3P40基础梁板式筏形基础无外伸构造•1、上部纵筋锚入基础梁内为:max(12*d,梁宽/2)•2、下部纵筋伸至基础梁边缘弯折,弯折为15*d04G101-3P40基础梁板式筏形基础标高变化构造•1、基础上部纵筋锚入基础梁内为:max(12*d,梁宽/2);•2、高跨下部纵筋锚入低跨基础内La;•3、低跨下部纵筋锚入高跨内,bb-bhc+弯折长度,弯折长度为:斜长+La;•4、中部钢筋锚入基础梁内La;h›200004G101-3P41基础平板式筏型基础基础柱下板带及跨中板带标注说明基础04G101-3P10平板式筏形基础无外伸构造•1、上部纵筋伸至基础边缘弯折,且总锚长≥la,弯折长度≥15*d•2、下部纵筋伸至基础边缘弯折,其弯折长度max(1.7*Lae,h-bhc)04G101-3P43和P47基础平板式筏形基础封边构造1、基础上下部纵筋伸至基础边缘上下弯折,并相互交错150;2、基础上下部纵筋伸至基础边缘弯折12*d,并用“U”形筋封口;3、基础上下部纵筋伸至基础边缘弯折12*d;04G101-3P43基础平板式筏形基础板顶底均有高差构造•1、高端上部纵筋伸至高端基础边缘弯折,其弯折长度为:c(高差)+la;•2、低端上部纵筋锚入高端基础内La;•3、低跨下部纵筋锚入高跨基础内,max(h1,h2)-bhc+弯折长度;弯折长度为:斜长+La;•4、高端下部纵筋锚入低端基础内La04G101-3P44基础平板式筏基标高变化构造高跨基础中间层钢筋伸入低跨基础内La04G101-3P44基础平板式筏基标高变化构造低跨基础中间层钢筋与高跨基础的下部钢筋相互搭接Ll04G101-3P44基础平板式筏基标高变化构造低端中间层钢筋锚入高端基础内Ll04G101-3P44基础平法原则计算基础钢筋量难点基础梁内钢筋分析、判断筏板内各类钢筋计算基础梁箍筋根数、长度精确计算列式复杂、计算过程难。。。。。。基础
本文标题:67988_29777_钢筋平法知识及计算(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18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