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20期1《阿含經》簡介釋開仁.2010/9/17壹、阿含的意義1阿含,梵語作Āgama(ā-√gam),義譯有「來」、「傳來」;法「歸」、「趣」無等的意思。2古代或音譯作「阿鋡」3、「阿鋡暮」4、「阿含暮」、「阿笈摩」、5「阿含慕」。6一、阿含有:來、傳來,歸、趣之意義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484-485):阿含是「展轉傳來」的意思,也可以簡譯為「傳」。然所說的「展轉傳來」,不只是文句的師弟傳授,而更有實質的意義。……āgama是由彼而此──「來」的意義。如四果中的「一來」sakṛdāgāmin、「不來」anāgāmin,都是譯āgāmi為來的。阿含是「來」,是「展轉傳來」,有傳授傳承的意思。……。我國古譯阿含為「趣」與「歸」。如:◎晉代道安,解為「秦言趣無」。7◎僧肇《長阿含經序》說:「秦言法歸。……譬彼巨海,百川所歸,故以法歸為名」。8◎《善見律毘婆沙》卷1說:「容受聚集義名阿含。如修多羅說:佛告諸比丘:我1另請參考:楊郁文,〈阿含簡介〉,《阿含要略》(p.0-1~0-34)。2MonierWilliams,Sanskrit-EnglishDictionary,p.129:1.Comingnear,approaching;2.anythinghandeddownandfixedbytradition(asthereadingofatextorarecord,title-deed,&c);3.atraditionaldoctrineorprecept,collectionofsuchdoctrines,sacredwork.3《大智度論》卷100〈90囑累品〉:「修多羅者,是四《阿鋡》中經名,摩訶衍中經名。」(CBETA,T25,no.1509,p.756,b26-27)。4《四阿鋡暮抄解》卷1(CBETA,T25,no.1505,p.1,a5-7)5《續一切經音義》卷8:「阿笈摩(或云阿含暮、或云阿鋡,皆梵語輕重異也。此云藏、亦云傳,謂佛祕藏累代傳行;或翻為教,即長、中、增一、雜,第四種阿含也)。」(CBETA,T54,no.2129,p.969,a12-13)6《中阿含.85真人經》卷21〈2長壽王品〉:「復次,或有一人誦經、持律、學阿毘曇、諳阿含*慕,多學經書。」(CBETA,T01,no.26,p.561,b26-28)*含=鋡【宋】【元】【明】。7道安的《四阿鋡暮抄解》卷1:「阿鋡暮者,秦言趣無也。阿難既出十二部經,又採撮其要逕至道法。為四阿鋡暮,與阿毘曇及律,並為三藏焉。」(CBETA,T25,no.1505,p.1,a5-7)8僧肇的《長阿含經序》:「阿含,秦言法歸。法歸者,蓋是萬善之淵府……譬彼巨海,百川所歸,故以法歸為名。」(CBETA,T01,no.1,p.1,a13-19)※淵府:指財物或文書等集聚的地方。(《漢語大詞典(五)》p.1484)福嚴推廣教育班.第20期2於三界中,不見一阿含,如畜生阿含,純是眾生聚集處也」。9──《善見律毘婆沙》,舉「畜生阿含」為例。畜生阿含,就是畜生趣(Tiryagyonigata,Tiracchānagatiyo)。趣是趣向、去處,實與道安等傳說相近;是以gata(去的意思)轉釋阿含的。二、古德對阿含之定義1、慧琳《一切經音義》:卷26:阿含(此云「教」也,亦云「法藏」也,眾善所歸也)。10卷50:阿笈摩(梵語「其業反」,亦言「阿伽摩」,此名「教法」或言「傳」,謂展轉傳來,以法相教授也。舊言「阿含」,訛略也)。112、法雲《翻譯名義集》卷4:阿含,正云阿笈多,此云教。《妙樂》云:此云無比法,即言教也。《唯識論》云:謂諸如來所說之教。《長阿含序》云:阿含者,秦言法歸,所謂萬法之淵府,總持之林苑也。《法華論》解其智慧門為說阿含義甚深。涉法師云:阿含,此云,傳所說義,是則大小二教,通號阿含。123、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卷9〈22十地品〉:阿含,正音名阿笈摩,古翻名淨教。又譯名來,以此言教從無煩惱人邊來,今譯名傳。謂此聖言,是三世佛之所同說,但古今諸佛,相傳而說。非新制作,故名傳。134、《瑜伽師地論》卷85:《雜阿笈摩》…《中阿笈摩》…《長阿笈摩》…《增一阿笈摩》。如是四種,師弟展轉傳來于今,由此道理,是故說名阿笈摩。149CBETA,T24,no.1462,p.677,a22-25。對應的巴利文是Kasmāpanesadīghanikāyotivuccati?Dīghappamāṇānaṃsuttānaṃsamūhatonivāsatoca,samūhanivāsāhinikāyotivuccanti.“Nāhaṃ,bhikkhave,aññaṃekanikāyampisamanupassāmievaṃcittaṃ;yathayidaṃ,bhikkhave,tiracchānagatāpāṇā;poṇikanikāyo,cikkhallikanikāyo”ti(saṃ.ni.3.100)evamādīnicetthasādhakānisāsanatocalokatoca.漢譯「阿含」的對應詞是nikāya,不是āgama。10CBETA,T54,no.2128,p.473,c17。11CBETA,T54,no.2128,p.640,b15。12CBETA,T54,no.2131,p.1112,a26-b2。13CBETA,T35,no.1733,p.282,c6-9。14CBETA,T30,no.1579,p.772,c23-p.773,a1。福嚴推廣教育班.第20期3貳、阿含經的成立與傳承一、佛教聖典的成立15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1-2),說明佛教聖典的成立,分為三個時期:(一)佛法的分類流傳世間的一切佛法,可分為「佛法」、「大乘佛法」、「秘密大乘佛法」──三類。「佛法」是:在聖典中,還沒有大乘與小乘的對立;在佛教史上,是佛滅後初五百年的佛教。對於這一階段的「佛法」,近代學者每分為:「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分類與含義,學者間還沒有明確一致的定論。我以為,佛陀時代,四五(或說四九)年的教化活動,是「根本佛教」,是一切佛法的根源。大眾部(Mahāsāṃghika)與上座部(Sthavira)分立以後,是「部派佛教」。佛滅後,到還沒有部派對立的那個時期,是一味的「原始佛教」。(二)從原始佛教的聖典探求根本佛教,了解部派佛教對於「佛法」的研究,「原始佛教」是最主要的環節。「原始佛教」時代所集成的聖典,大概的說,有兩部分:一、「經」(修多羅)──「四阿含」,或加「雜」而稱為「五部」。二、「律」(毘奈耶)的重要部分。各部派所公認的「經」與「律」,就是「原始佛教」時代所集成的,代表著「原始佛教」。佛陀的時代,律部僅有「波羅提木叉」(一部分);經部的「四阿含」或「五部」,都沒有集成;部分雖已有定形文句,而還在「傳誦」中。所以如不從「原始佛教」時代所集成的聖典去探求,對於「根本佛教」,是根本無法了解的。「原始佛教」時期,由於傳承的,區域的關係,教團內部的風格、思想,都已有了分化的傾向。集成的「經」與「律」,也存有異說及可以引起異說的因素。「部派佛教」只是繼承「原始佛教」的發展傾向,而終於因人、因事、因義理的明辨而對立起來。所以「原始佛教」的研究,是探求「根本佛教」,理解「部派佛教」的線索。二、聖典佛法的來源與確立(一)聖典的來源佛法,源自佛的自證。聖典包含佛陀的「言教」——教法、律制——與他的「身教」。15摘錄: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1-43)。福嚴推廣教育班.第20期4佛滅前,乃至佛滅後,佛弟子依教奉行,內自證後,或表示自己的悟解,或為了教化,宣說自己的理解與體驗,也是佛法,成為初期佛教聖典的內容。(二)聖典的成立佛陀四十五年不斷說法,弟子依各自的能力「受持」後,編為簡略的文句予以「傳誦」。依據經律傳說,這種「傳誦」而來的佛法,要經僧伽大會的共同審定。在第一結集中,以憶持力最強的阿難為主持人。這樣的共同審定,名為「結集」,才被公認為真正的佛說。所以不同的傳誦,大同小異的文句,只要不違佛意(當時的共同意識),就一切都集錄下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12-13)佛弟子所說,大多是當代的名德長老所說,也大致經歷「受持」、「傳誦」、「結集」三階段。原始佛教聖典中,還有諸天、夜叉等說。這些,多數來自民間,不是僧伽內部的傳誦,理智成份淡,情感興味的成分濃,缺乏分別精嚴的佛學特色。在大眾共同審定下,承認是佛法而結集下來。三、結集與結集的傳說(一)結集的實際情形結集(saṅgiti)是等誦、合誦的意思。1、結集的形式,是僧伽會議,不是個人或三二人私自纂輯。結集時,由上座發問,主持結集者誦出,再經大眾審定。2、結集的過程,大致經三個階段。(1)誦出:就記憶所及背誦出來。(2)共同審定:誦出的文句經過大眾共同審定,認為是佛說或佛法,才名為結集。(3)編成次第:誦出的經與律,分別編集為四阿含與二部毗尼、犍度等。結集必分部類,編成次第,再結為嗢陀南頌以便憶持。《分別功德論》卷1:「阿難撰三藏訖,錄十經為一偈,所以爾者,為將來誦習者,懼其忘誤,見名憶本,思惟自寤故,以十經為一偈也。」1616CBETA,T25,no.1507,p.32,b2-5。福嚴推廣教育班.第20期53、結集成的經律,賴專業持誦而保存:結集成的經律,仍是存在於心念口誦之中,為了保持經律的部類、次第、文句不致忘失錯亂,佛教有專業持誦的人才。憶持經法的,名「多聞者」(Bahussuta),或稱「誦經者」(sutrAntika);憶持戒律的,名「持律者」(vinayadhara)。如《中阿含經》的《真人經》,說到「誦經、持律、學阿毘曇」。《中部》《善士經》,就分別為「多聞者」、「持律者」、「論法者」。誦經與持律者的分工,為了憶持不忘(文與義)。在漢譯中,每泛稱經師、律師。來中國傳譯經律的大德,能持誦一部廣律,或一部兩部「阿含經」,就很難得了!《分別功德論》卷2讚嘆說:「頌云:上者持三藏,其次四阿含,或能受律藏,即是如來寶。」17(二)不斷的傳誦與結集經律是在不斷結集中成立的。《巴利律.大品.自恣犍度》(南傳三‧二九八)說:「自恣日,比丘等說法,誦經者結集經,持律者抉擇律,論法者相對論法。」分配房舍時不同專長的比丘共住一處(漢譯律部也有此說),如〈經分別〉(南傳一‧二六八)說:「比丘中之誦經者,相互誦經,彼等共住一處。持律者相互抉擇律,彼等同住一處。論法者相互論法,彼等共住一處。」不斷傳誦出來,不斷結集的另一重要文證,是「四大廣說」,或譯為「四大廣演」、「四大教法」、「四大處」。如《長阿含經.遊行經》說:「佛告諸比丘:當與汝等說四大教法。諦聽!諦聽!善思念之!諸比丘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何謂為四?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諸賢!我於彼村彼城彼國,躬從佛聞,躬受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律依法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經、非律、非法」,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受持,莫為人說,當捐捨之。若其所言「依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然17CBETA,T25,no.1507,p.34,c16-17。福嚴推廣教育班.第20期6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應。賢士!汝當受持,廣為人說,慎勿捐捨。此為第一大教法也。」18其餘的三大教法,敘述與上相同,只是來源不同。第一「從佛聞」;第二從「和合眾僧多聞耆舊」邊聞;第三從「眾多比丘持法、持律、持律儀者」邊聞;第四從「一比丘持法、持律、持律儀者」聞。(三)佛教界公認的兩大結集佛教結集傳說非常多。其中,「第一結集」──「王舍結集」或「五百結集」,「第二結集」──「毘舍離」或「七百結集」,是一切部派公認的結集。1、王舍結集釋尊的法身──釋尊所說的法,所制的(戒)律,一向是傳誦、實行於出家的僧伽中,也部分傳誦在民間。現在釋尊入滅了,為了免於法、律的遺忘散失,各地區佛教的各行其是,所以舉行結
本文标题:福严推广教育班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23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