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2015届一轮复习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看高考考什么)比较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含义优点能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能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操作性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局限性不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操作性复杂,成本太高,效率低)不能表达每一个公民的意愿,不能直接选择自己心目中的当家人。适用范围①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③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①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②乡及乡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员的选举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从选民的角度看)考点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比较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含义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方式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方式优点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局限性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可能误以为将要当选者已事先“内定”,影响参加选举的积极性。会影响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如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适用范围在极少数情况下才被采用。各级人大代表一般都实行差额选举2、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从候选人角度看)考点一、我国民主选举的方式及特点3、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等具体来确定。我国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体,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水平选民文化水平国家性质选举方式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1)公民行使好自己选举权利的重要性①(对国家)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不断地提高…………②(对公民)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③(对公民)公民行使好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2)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①从态度上讲:公民应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②从能力上讲:要不断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培养公民的政治素养(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议政能力)。③公民行使选举权应该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典例](2010·广东高考)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些规定()①体现了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③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④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保障公民平等享有选举权有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当前我国的民主选举活动中,选举方式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之分。对这些选举方式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各有其优点,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②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确定候选人③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④差额选举和直接选举相结合是最佳的民主选举方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都有候选人,②错误;各种选举方式各有利弊,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不能比较谁优谁劣,④错误。根据组合选择可排除A、B、C三项。答案:D1.参与决策的方式有哪些公民可以通过制度、制度、重大事项制度、制度等方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社情民意反映社会听证专家咨询社会公示考点二、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1)选举人大代表间接决策(2)直接决策:特别提醒: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四种方式的区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社会听证制度决策(草案)形成后(知情权)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专业技术性问题(论证会)专家咨询制度决策前(收集信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区分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2.参与民主决策有何意义(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某市政府近年来每月举办一期《市民论坛》,群众和市领导面对面交流,市电视台将每期的“市民论坛”进行录播。经电视台统计,《市民论坛》的收视率有时并不亚于某些热播电视剧。让群众与领导通过《市民论坛》进行面对面交流,有利于()①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②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和政治素养的提高③政府决策更加科学④决策机关和公民共同制定政府的重大决策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解析本题易错选④,公民不能制定政府的决策。不能认为政府的重大决策是由决策机关与公民共同制定的。决策最后要由决策机关制定,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不代表公民具有决策权,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教育部在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后,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这份征求意见稿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这一信息随即引发各界强烈反响。教育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是让公民()A.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B.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C.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D.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解析:教育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是让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B、C、D三项尽管是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但与题意不符,因而不选。答案:A民主管理:共创辛福生活1.自治组织(是什么)(1)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自治组织(2)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__________________。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提醒:(1)村委会和居委会不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不是一级政府,不是国家机关,只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非国家机构的还包括:中共、政协、民主党派等)(2)村委会和居委会也不是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机构。正确认识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2.怎样自治(1)村民:选举:广大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注意村民自治的基础:)决策:村民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管理: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来规范行为;监督: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来监督村干部和村民委员会的工作。选举:居委会成员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决策: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管理与监督:居委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和质询。3.有何意义(1)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内容。(2)居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_____最有效的途径。(3)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人民当家作主基层民主答案:B[典例](2013·江苏高考)2012年,某县开始实施以“阳光理财、民主议事、群众公决”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工作法,探索如何把村级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这一做法()A.是村民自治的基础B.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的发展C.加强了对基层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D.扩大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村民自治的基础是自己选举当家人是对工作法的正确认识村民委员会不是行政机关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不能随意扩大1.民主监督的对象和渠道(是什么)(1)监督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2)合法渠道: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制度、_________制度、制度以及、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活动等渠道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信访举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舆论监督监督听证会考点四、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含义公民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向有关人员反映自己的意见公民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方式信函、电话、手机短信、当面指出等通过人大以议案、质询的方式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特点是公民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国家权力机关,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作用设立接待信访的工作机构并依法规范其行为,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公民的民主监督得以真正落实和切实保障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新形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特别提醒1】(1)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具体的参与方式不能混淆。(2)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中有些是相同的,如写信、打电话、听证会等。如何区分两者,关键是看该行为是一种“事前”行为还是“事后”行为。“事前”行为属于民主决策,“事后”行为属于民主监督。如,向有关部门提建议,在决策之前,就应该是民主决策的具体途径;在执行过程中,应该是决策之后,就应该是民主监督的具体途径。【特别提醒2】(1)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可以有效地保障民主监督权利的实现,但不是公民监督权的增加或扩大。(2)公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表现,但是并不意味着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意义对策从国家角度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自觉接受监督,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从公民角度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一方面,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2.民主监督的意义和对策1、为何要保护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利?(1)必要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享有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2)重要性:实行民主监督,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又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2、公民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民主监督权利?(1)我国公民可以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以及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活动等渠道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2)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干扰公务活动。再一方面,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负责任地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13·新课标Ⅰ卷】2012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来自网民的部分意见和建议入选全国政协提案征集函,并以“参阅线索”的形式发给了全体政协委员作为参考。部分网民还应邀参观政协提案办理流程,旁听提案办理协商会。上述做法①是政协积极创新与人民群众直接对话形式的表现②提供了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决策和管理的有效途径③保障了人民群众民主监督权利的实现④是提高政协委员提案质量的具体举措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首先排除②,因为公民不能直接参与国家决策与管理。③很容易误选,但根据教材,民主监督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政协不是国家机关,所以不能叫民主监督。同时“保障了人民的民主监督”的说法也不对。排除②③,答案选B。
本文标题:2015届一轮复习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239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