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二单元世界地理第6讲东南亚南亚—印度(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地图,说出东南亚的位置与范围、主要地形区。2.结合东南亚地理位置,会分析东南亚、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课前自主学习】阅读《新课标中学区域地理学习教程》P36-43内容,自主填写复习资料《区域地理》P41的“梳理基础”。【考点与例题】考点一:东南亚的位置与范围,主要地形区问题1:请阅读地图册P135,说出东南亚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包含的范围和主要地形区【例题1】有关马六甲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②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③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④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考点二: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问题2:请结合东南亚的位置与范围,说说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例题2】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A.大山众多、平原少B.多高原、山地和盆地C.多平原,少山地D.山河相间分布、南北延伸【变式训练1】在东南亚下列河流属于太平洋水系的有()①澜沧江②萨尔温江③伊洛瓦底江④湄公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例题3】(2013高考题广东卷)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图8)-2-90°E班达海苏拉威西岛加里曼丹岛马来西亚爪哇岛伊里安岛(新几内亚岛)巴布亚新几内亚阿拉弗拉海东帝汶爪哇海苏拉威西海南海新加坡苏门答腊岛马来西亚文莱澳大利亚120°E150°E90°E120°E150°E0°8°S8°S0°图8太平洋印度洋印度尼西亚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4)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请结合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其群岛的形成原因。(5)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印度尼西亚河流众多而短小的原因。【变式训练2】区域地理P43冲关演练1【目标检测】1.关于东南亚自然条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中南半岛的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B.中南半岛上大部分地区每年6~10月吹西南风,为雨季C.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和地震D.伊洛瓦底江是东南亚最长、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2.下列关于东南亚主要农产品和矿产与其出口最多国家的连线,正确的是()A.椰子——马来西亚B.蕉麻——泰国C.石油——印度尼西亚D.天然橡胶——菲律宾3.一艘油轮从波斯湾驶往我国沿海。6月下旬经马尔代夫附近海域、马六甲海峡到新加坡,该油轮()A.先顺水航行,后逆水航行B.桅杆的日影始终出现在南侧-3-C.可以不经过吉隆坡西南海域D.航行期间,雨少晴多读“东南亚区域图”,回答19~21问题。4.b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在b国的某一岛屿,该岛屿是()A.苏门答腊岛B.爪哇岛C.巴厘岛D.苏拉威西岛5.K群岛是全球多火山、地震的分布区,其主要原因是()A.地处二大板块的交界处B.地处三大板块的交界处C.地处四大板块的交界处D.地处五大板块的交界处【考点小结】配餐练习A餐(基础题)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面三题。1.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2.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B.夏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控制C.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D.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3.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是()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4-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⑤⑥B餐(提高题)4.(2011·南通模拟)某跨国纸业集团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建成了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对图中地区的地理特点描述可信的是(双选)()A.气旋活动频繁,多上升气流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高C.太阳高度角小,距海洋近,多阴雨天气D.旅游资源丰富,附近查亚峰海拔5000多米,终年积雪图1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A.茶叶B.玉米C.稻米D.天然橡胶[来源:学*科*网Z*X*X*K]6.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A.汽车制造B.精钢锻造C.软件开发D.家具制造C餐(挑战题)7.东南亚地区是中国的近邻,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历来交往频繁。2003年10月,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该区域拟建“泛亚铁路”东、中、西三条线路,从中国云南昆明出发,跨境通过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最后抵达新加坡。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全球第三大自贸区全面建成,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季节A地区多发的气象灾害有。(2)分析南海沿岸地区多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3)泛亚铁路建设对我国B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意义什么?(4)东南亚国家需要从我国进口的水果主要是()A.红牡丹、榴莲B.苹果、梨C.山竹、火龙果D.香蕉、菠萝蜜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配餐制地理教学学案-5-(学案编号:区域地理13)班级:姓名:学号:评价:教学内容:高考区域地理学习教程第二单元世界地理第6讲东南亚南亚—印度(第一课时)主备教师:关学会审定:高二地理组(2014年10月9日讨论审定)【学习目标】1.结合地图,说出东南亚的位置与范围、主要地形区。2.结合东南亚地理位置,会分析东南亚、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课前自主学习】阅读《新课标中学区域地理学习教程》P36-43内容,自主填写复习资料《区域地理》P41的“梳理基础”。【考点与例题】考点一:东南亚的位置与范围,主要地形区问题1:请阅读地图册P135,说出东南亚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包含的范围和主要地形区【例题1】有关马六甲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C)①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②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③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④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考点二: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问题2:请结合东南亚的位置与范围,说说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例题2】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D)A.大山众多、平原少B.多高原、山地和盆地C.多平原,少山地D.山河相间分布、南北延伸【变式训练1】在东南亚下列河流属于太平洋水系的有(C)①澜沧江②萨尔温江③伊洛瓦底江④湄公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例题3】(2013高考题广东卷)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图8)-6-90°E班达海苏拉威西岛加里曼丹岛马来西亚爪哇岛伊里安岛(新几内亚岛)巴布亚新几内亚阿拉弗拉海东帝汶爪哇海苏拉威西海南海新加坡苏门答腊岛马来西亚文莱澳大利亚120°E150°E90°E120°E150°E0°8°S8°S0°图8太平洋印度洋印度尼西亚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南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火山、地震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地处热带,周围水域广阔,地形复杂,空气对流强烈,形成雷雨。(4)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请结合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其群岛的形成原因。位于三大板块边缘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板块碰撞挤压、断裂,形成众多的岛屿。(5)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印度尼西亚河流众多而短小的原因。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众多;岛屿面积较小,地形复杂,河流短小。【变式训练2】区域地理P43冲关演练1【目标检测】1.关于东南亚自然条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中南半岛的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B.中南半岛上大部分地区每年6~10月吹西南风,为雨季C.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和地震D.伊洛瓦底江是东南亚最长、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2.下列关于东南亚主要农产品和矿产与其出口最多国家的连线,正确的是(C)A.椰子——马来西亚B.蕉麻——泰国C.石油——印度尼西亚D.天然橡胶——菲律宾3.一艘油轮从波斯湾驶往我国沿海。6月下旬经马尔代夫附近海域、马六甲海峡到新加坡,该油轮(B)-7-A.先顺水航行,后逆水航行B.桅杆的日影始终出现在南侧C.可以不经过吉隆坡西南海域D.航行期间,雨少晴多读“东南亚区域图”,回答19~21问题。4.b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在b国的某一岛屿,该岛屿是(B)A.苏门答腊岛B.爪哇岛C.巴厘岛D.苏拉威西岛5.K群岛是全球多火山、地震的分布区,其主要原因是(B)A.地处二大板块的交界处B.地处三大板块的交界处C.地处四大板块的交界处D.地处五大板块的交界处【考点小结】配餐练习A餐(基础题)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面三题。1.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B)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2.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D)A.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B.夏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控制C.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D.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3.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是(B)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8-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⑤⑥B餐(提高题)4.(2011·南通模拟)某跨国纸业集团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建成了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对图中地区的地理特点描述可信的是(双选)(AB)A.气旋活动频繁,多上升气流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高C.太阳高度角小,距海洋近,多阴雨天气D.旅游资源丰富,附近查亚峰海拔5000多米,终年积雪图1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C)A.茶叶B.玉米C.稻米D.天然橡胶[来源:学*科*网Z*X*X*K]6.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D)A.汽车制造B.精钢锻造C.软件开发D.家具制造C餐(挑战题)7.东南亚地区是中国的近邻,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历来交往频繁。2003年10月,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该区域拟建“泛亚铁路”东、中、西三条线路,从中国云南昆明出发,跨境通过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最后抵达新加坡。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全球第三大自贸区全面建成,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此季节A地区多发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台风。(4)分析南
本文标题:区域地理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250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