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编号:类别:包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项目名称: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起止年月: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委托方(甲方):包头市科学技术局研究开发方(乙方):中国共产党包头市委党校乙方项目负责人:李素文肖江乙方电话:13674778648乙方主管部门(丙方):中国共产党包头市委员会填表时间:2011年3月1日包头市科学技术局包头市财政局印制2打印一式五份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双方就《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以包头市为例》商一致,签订本合同。一、与本项目(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科学技术现状、水平、发展趋势和本项目(课题)研究开发(推广)的目的、意义(新产品开发项目请另说明原料来源及市场前景)。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传统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现代户籍制度是国家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我国户籍制度始建于春秋、战国之交。《管子•禁藏》已有“户籍田结”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战国初期政治经济尚较落后的秦国于献公十年实行“户籍相伍”的制度。《汉书•地理志》保存了最早的全国户口记录。以后历代均定期分类审编,用以稽查人口,征课赋税,调派劳役。隋炀帝大业五年、明太祖洪武三年都曾进行全国规模的人口调查。清雍正时将丁税摊入田赋,户籍失去征调赋税的作用,乾隆三十七年遂停止编修。解放前旧中国的户籍属保甲制度的一部分。新中国的户籍记录各户成员的姓名、年龄、籍贯、职业、婚姻、文化程度等项,主要用于社会管理和人口统计。户籍地主要特征包括:①户籍地域性,②户籍等级性,③户籍世袭性。虽然户籍本身只是一个个人身份登记的册籍,但是其在国家和社会治安管理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宋代以后出现保甲制,赋予了户籍管理一项重要的社会治安功能。各种行政单位、各种身份的人都要被编入其中,形成一个遍布各地、各行业将4各种职业者联系并束缚在一起的社会治安网络,从而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而这也成为了日后户籍扮演社会治安管理者角色的开端。而在当前社会中,户籍管理制度的治安功能还体现在其对于流动中国大量流动人口的监管上。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村大量剩余人口的出现,进而导致了目前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他们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这支流动大军再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的同时,也为城市地区的社会治安状况增加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如何加强对于这些人的管理成为当前城市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难题。在我国对于这种流动人口的管理主要依靠一种挂靠于户籍制度之上的《暂住证》制度进行管理。他们和《居民身份证》制度一起,形成了一道加强我国流动人口管理,维护城市社会治安的“防护网”。包头市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个较发达地区。最近的统计显示,包头市的人口总量为249.5万,非农业人口180.7万,而在这里包头市的流动人口已达到了50万之多,并且基本上都是青壮年劳动力。这些流动人口在为包头市的城市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同时,也增加了本市社会治安管理的负担。有数据显示,流动人口的犯罪率占全市总犯罪发生率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因此加强对于流动人口的社会治安管理刻不容缓。而这正是我们的户籍制度大显身手的时候。同时在对外来流动人员的户籍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对这些流动人员基本信息的分析来反映出这些流动人员的基本特点、各种利益诉求,进而找出解决这些流动人员实际困难的办法,帮助其能够安安稳稳地在包头工5作,并杜绝犯罪事件的出现。这样既可以维护我们包头市的地方社会治安,同时也能使得流动人口更加愿意在包头工作,并且还能吸引更多的外来流动人员主动来包头工作,进而为包头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出一份力。新形势下,随着城市人口流动的频繁(这种流动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流动人口的流入,同时也包括本地居民向其他地方的流出),使得当前人口的管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而是一种涉及到包头市辖区内部所有实有人口的管理,同时管理的方法也将由静态向动态转变,这就为我市当前的人口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时为了做好新形势下包头市实有人口的管理工作,有包头市公安局户籍支队和中共包头市委党校哲学社会学教研室联手提出了这个题目。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对包头市当前实有人口现状和管理方式的改进进行细致的探讨,进而为包头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出力。国内外研究综述1、国外户籍相关制度综述中国的户籍制度是在一个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而这一点在国外是不具备的,因为国外关于户籍管理的具体方法与我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里我们将国外的一些具体做法一一举例,这样既可以比较出国内外户籍管理制度的异同,同时也能为我国完善户籍管理制度、发挥其社会治安的功能提出一些新的问题解决思路。美国:实行的是“出生死亡登记大纲”。因为实行“户口登记”美国法律通不过,美国法律认为这样侵犯人权,故只进行公民出生、死亡登记,平时公民可以自由迁移、移民。但公民迁移和移居某地,6其生活状态必须符合该城市卫生及相关法律规定,如有一定的住房面积,有稳定的收入能呆在该地。否则,有关部门将出面予以法律制裁,用这种方法维护一个城市的和谐和发展。法国:户籍管理内容十分详尽,不仅有公民出生年月、性别、单双胞胎等内容,而且还有其父母的职业、经济收入、国籍、宗教信仰等相关内容。法国人的户籍信息与他们的就医、存款等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一旦变动,意味着整个生活将发生较大变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跨地区的人口流动—不论是城里人下乡,还是农村人进城,法国政府都没有任何强制性的行政措施,只要本人愿意,到哪儿扎根都没有人拦着。搬家的话,只需通知以前的社会保险机构,将其个人资料转到新住址所在地的相应机构即可。日本:实行的是“户口随人走”的制度,它以家庭为单位标明每个人的身份、夫妻关系、父子关系等。孩子在20岁的法定成人之前,无权独立设立自己的户籍,一旦成人,完全自由。但是日本最常用的户籍文本称为“住民票”,它以每个人的居住地为基础设立,标有此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日、性别、与户主的关系等。日本的住民票是完全随着住址移动的。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发现国外的户籍管理制度看似仅仅只是一种公民的身份登记制度,但是其在社会治安管理中显示出来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因此而磨灭,因为在那里户口登记的内容是十分详尽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毕我国当前的户籍登记内容还要复杂,甚至包括了父母的职业、经济收入、国籍、宗教信仰等相关内容。如此详尽的户籍登记内容既表明户籍管理的这种社会治安管理职能在全世界内都是适用的,同时也为我们以后的人口普查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同时将户籍身份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联合的管理模式亦将为我国以后的户籍管理工作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推广提7供新的问题解决途径。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建国以来,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化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年以前,属自由迁徙期;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为严格控制期;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半开放期。长期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管理方针的制定与实施均建基于户籍管理制度。中国户籍制度的特点是,根据地域和家庭成员关系将户籍属性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种做法在建国初期曾起到积极作用,毕竟当时全国的生产水平低,城市地区的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并不能容纳更多的人口来城市工作、生活(由于城市各项建设发展的局限性,城市地区既不可能给外来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连基本生活保障和公共服务设施也跟不上)。为此国家建立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旨在于将全国人口固化在其出生地,禁止其随意流动,进而维护城乡经济、社会的稳定。但随着近来城乡交流的日益广泛,该制度已引起愈来愈广泛的争议。原因在于随着城市市场经济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两种基本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后,中国城乡的社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使得城市地区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城市的承载能力也因此得到了壮大,同时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城市建设出力(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脏乱差的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要求,而这正好成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的最好契机),这使得流动人口进入城市成为必要。同时在农村地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统分结合的分配体制大大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生产条件,进而导致农业生产出现“内卷化”的趋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这位流动人口进城8发展提供了充分条件。而在此时,原先意在固定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自然使得人们在思想上将其认定为阻碍人口流动的主要障碍。再加上城乡居民间生活差距的增大,更使得户籍成为众多社会问题的众矢之的,户籍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其实就户籍制度本身来说只是一个全国人口的登记制度,本身不可能成为区别人口待遇的主要手段。也就是说户籍本身并没有责任为这些社会问题负责。只是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那些城市居民的特殊待遇才是城乡差距产生的关键。如《失衡的中国》一书中提出了“户籍制度”所附属的粮食供给、副食品与燃料供给、住宅、生产资料供给、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险、劳动保护、人才、兵役、婚姻和生育等14大城乡制度间的差别才是城乡发展差距的真正动因。而国家也正视图采取各种手段,使得各种附加利益与户籍制度本身实现剥离。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户籍制度不仅不是导致社会问题的罪魁祸首,同时他还是稳定社会治安的必要手段。而这种稳定社会的功能正是城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手段。本课题的研究初衷也正是希望藉此机会,通过自身的调查研究明确户籍管理制度在城市社会治安方面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进而在此基础上全面地促使户籍管理制度发挥效能,最终为包头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研究的目的本课题的研究希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突破:第一,理清当前中国户籍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职能,分清户籍管理制度的覆盖范围,特别是要明确户籍管理制度在社会治安管理工作过程中到底能够发挥哪些功能。并且再次基础上使得户籍管理9工作的责权利能够更加明确。第二,通过课题组的调查研究,我们希望找出当前阻碍户籍管理制度在社会治安方面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这里既有制度建设方面的障碍,也就技术问题方面的缺陷。而只有确立了这个问题才能为我国户籍制度更好地行使权力和发挥作用处理。第三,这也是本课题组研究的最终目的,即为包头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出力。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西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包头市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空前的机遇,而随着包头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域间经济联系的加强,经济生活的日益活跃,人口流动也越来越频繁,其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来包头市经商务工的人员不断增加,尤其是区内的乌兰察布市,一半以上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已涌入包头市。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在为包头市基础建设和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自治也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如何管理好这些外来流动人口不仅关系到我市户籍工作成绩的大小,能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走势息息相关。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本课题将结合当前国内关于户籍制度的各种论述,从不同的角度宏观把握户籍制度在社会治安方面究竟起到了哪些作用。这和以往研究中仅从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是完全不同的,而这也将成为本课题的理论亮点之一。第二,本课题将从社会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内容入手,将整个户籍管理制度在社会治安方面的研究上升到一个理论层次,通过课题组成员大量阅读相关资料,将包头市户籍制度在社会治安10管理方面的实际工作和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充分糅合起来,进而提高本课题的理论水平。而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则显得更为重要。我们都知道,当前流动人口是影响我国社会治安的一个重大隐患,每年有上亿的人口加入这支流动大军。他们身份模糊、居住不确定性、同时社会关系网络业不明确,因此如何加
本文标题:科技局合同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275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