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92019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物理时量:90分钟基础题(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5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及错选不得分)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为A.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2.如图所示,人在岸上用轻绳拉船,若人匀速行进,则船将做A.匀速运动B.匀加速运动C.变加速运动D.匀减速运动3.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TR23A.公式只适用于绕太阳做椭圆轨道运动的行星B.公式只适用于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C.公式中k值,对所有行星或卫星都相等D.围绕不同星球运动的行星(或卫星),其k值不同4.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A.物体的高度和重力B.物体的重力和初速度C.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D.物体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5.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2/9C.匀速圆周运动v、T都是恒量D.匀速圆周运动T是恒量,v方向时刻改变6.下列关于万有引力定律说法正确的是A.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哥白尼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发现的D.引力常量是胡克通过实验测定的7.河宽420m,船在静水中速度为5m/s,水流速度是3m/s,则船过河的最短时间A.140sB.105sC.84sD.53s8.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向心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角速度大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B.线速度大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C.线速度与角速度乘积大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D.周期小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9.关于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B.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大小与太阳的质量、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两者距离成反比D.以上说法均不对10.如图所示,一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夹角为的恒力F的作用下,沿直线运动了一段距离x。在这过程中恒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A.B.sinFxcosFxC.D.sinFxcosFx11.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是说明力做功多少的物理量B.功率是说明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C.做功时间越长,功率一定小D.力做功越多,功率一定大12.一质量为2kg的滑块,以4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滑块3/9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为4m/s.在这段时间里水平力做的功为A.0B.8JC.16JD.32J13.一小石子从高为10m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经一段时间后小石子的动能恰等于它的重力势能(以地面为参考平面),g=10m/s2,则该时刻小石子的速度大小为A.5m/sB.10m/sC.15m/sD.20m/s14.如图,一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A-B—C的运动过程中A.小球总机械能守恒B.小球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均匀减少C.小球在B点时动能最大D.到C点时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18分)15.(10分)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_________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合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1,第二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1…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四次的纸带(如图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符合实际的是图_______16.(8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图所示的装置研究重锤下落的规4/9律.质量为m的重锤拖着纸带从某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将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五个点A、B、C、D、E作为计数点.测量得到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x5.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重锤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在打点计时器打下O、D两点的时间间隔内,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三、计算题(下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共26分)17.(14分)离地高为20m处以5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一个物体(g取10m/s2)。求(1)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2)物体从抛出到落地的水平位移(3)物体落地时的合速度的大小18.(12分)如图所示,物体从高为h的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最后停在水平面上与斜面顶端水平距离为L的地方,求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的表达式。能力题(50分)一、选择题(下列题目中可能有一个选项或多个选项正确,全对得6分,漏选得3分,多选、错选不给分,共24分)1.设匀速行驶的汽车,发动机功率保持不变,则A.路面越粗糙,汽车行驶得越慢B.路面越粗糙,汽车行驶得越快C.在同一路面上,汽车不载货比载货时行驶得快D.在同一路面上,汽车不载货比载货时行驶得慢2.如图所示为一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示意图,O点为地球球心,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AR4OBRA.卫星在A点的速率B.卫星在B点的速率5/9AGMvR4BGMvRC.卫星在A点的加速度D.卫星在B点的加速度2AGMaR216BGMaR3.如图所示,绳子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重物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A.周期相同时,绳长的容易断B.周期相同时,绳短的容易断C.线速度大小相等时,绳短的容易断D.线速度大小相等时,绳长的容易断4.由光滑细管组成的轨道如图所示,其中AB和BC段是半径为尺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水平地面高为H的管口D处静止释放,最后能够从A端水平抛出落到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落到地面时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值为222RRHB.小球落到地面时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值为2242RRHC.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条件是H2RD.小球能从纲管A端水平抛出的最小高度Hmin=5R/2二、计算题(下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共26)5.(13分)在竖直平面内固定一轨道ABCO,AB段水平放置,长为4m,BCO段弯曲且光滑,轨道在O点的曲率半径为1.5m;一质量为1.0kg、可视作质点的圆环套在轨道上,圆环与轨道A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圆环在沿x轴正方向的恒力F作用下,从A(-7,2)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原点O时撤去恒力F,水平飞出后经过D(6,3)点。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⑴圆环到达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⑵恒力F的大小⑶圆环在AB段运动的时间6/96.(13分)如图甲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直角三角形斜面体,倾角θ为300,斜边长为x0,以斜面顶部O点为坐标轴原点,沿斜面向下建立一个一维坐标x轴。斜面顶部安装一个小的定滑轮,通过定滑轮连接两个物体A、B(均可视为质点),其质量分别为m1、m2,所有摩擦均不计,开始时A、B都静止,A处于斜面顶部,取斜面底面所处的水平面为零重力势能面,B物体距离零势能面的距离为x0/2;现加在A物体上施加一个平行斜面斜向下的恒力F,使A由静止向下运动。当A向下运动位移x0时,B物体的机械能随x轴坐标的变化规律如图乙,则结合图象可求:(1)B质点最初的机械能E1和上升x0时的机械能E2(2)恒力F的大小7/9高一期末考试物理答卷(只交答卷)基础题(100分)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5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二、实验题:共18分。15.(1)(2)(3)16.三、计算题:共26分。17.18.能力题(5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24分。题号1234答案二、计算题:共26分。56座位号8/9××市南方中学2015年春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DCDCDCCCBDBABD二、实验题15.(1)CD(2)2.00(3)C16.,mgx4,Tx2x35三、计算题17.(1)2s(2)10m(3)5√17m/s18.H/L能力题(50分)一、选择题1AC2BC3AC4BC5.(1)圆环从O到D过程中做平抛运动tvx0(1分)221gty读图知:x=6m、y=3m,所以v0=m/s60到达O点时:根据向心力公式=NFmg20mvR代入数据,得FN=3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对轨道的压力为30N,方向竖直向上(2)圆环从A到O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代入数据,得F=10N(3)圆环从A到B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根据运动学公式有221atxAB代入数据,得时间s58t6.解析:(1)B物体的最初的动能为零。B物体的重力势能为;故B物体的机械能为上升x0后由图像可求:,得B物体的机械能为:9/9(2)因为F是恒力,所以AB系统以恒定的加速度运动。当B运动时它的机械能为零,可得:,求得:由运动学公式求得B的加速度:对A、B组成的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得恒力:
本文标题:2019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282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