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古汉语倒装句详解一.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和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意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二.动宾倒装(宾语前置①)(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在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谓语动词之前。如: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做宾语时,也放在谓语动词之前。如:何以战?(《曹刿论战》)何陋之有?(《陋室铭》)沛公安在?(《鸿门宴》)(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在古汉语中并不多见。如:句读之不惑,惑之不解。(《师说》)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和“唯(惟)…之…”等格式,可将副词“唯(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你是问、唯才是举”等等,就是这种格式。三.介宾倒装(宾语前置②)文言文中,常见的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做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是放在介词之前:(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最常见的情况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一言以蔽之(成语)(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四.定语后置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但在古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词前边来。另外,定语后置时,往往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加“之”字,有时也在定语后面加“者”字。(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组词“的”。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5)数量词作定语有时也后置,组成“中心词+数量词”的格式。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五.状语后置(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当作了补语,因此有人称它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如: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劝学》)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2)介词结构“以……”有时放在谓语后作后置状语。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并不多见。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赤壁之战》)(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结构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本文标题:古汉语倒装句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282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