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冷战后日本加快走向政治大国步伐及日本政治大国的前景
-1-冷战后日本加快走向政治大国步伐及日本政治大国的前景摘要:日本政治大国战略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所确立、推行的国家发展总体战略。进入90年代后,在冷战体制崩溃、日本国内各种右翼政治思潮异常活跃和政坛出现总体保守化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加快走向政治大国步伐。即在“多边管理时代”日本要以经济力量为后盾,以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保证,以外交为手段,辅之以输出日本文化,更多地参与决定世界政策,使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成为世界政治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从目前日本所拥有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看,它成为世界政治大国似乎只是时间问题。关键词:日本政治大国加快前景1.冷战后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背景冷战格局瓦解使日本社会受到严重冲击,发生了令人难以预料的转变,长期积累的泡沫经济破灭。从1992年起,日本经济陷入长达10年的低迷,并不时出现负增长。政治上,1993年结束了执政38年的自民党体制,而进入了一个多党纷争的阶段,90年代的10年换了9位首相。社会上天灾发生,人祸不断,邪教暗行,造成人心涣散,缺乏自信,国际地位有所下降。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国内的政治势力分化复杂,左翼政党衰退严重,过去具有的牵制右翼政党的作用下降。而右翼势力有扩大的趋势,他们为配合国际上美国单极体系的构筑,不断提出“为世界做贡献”(海部俊树首相语),“日本要为建立世界新秩序做贡献”(宫泽喜一首相语)“成为国际国家”(新民党党首小泽一郎语)。以自民党为首为主建立的桥本,小渊,森喜郎,小泉几届多党政权,其对外政策的显著特点是利用经济外交“重返国际社会”,而且加快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谋求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大作用,享有与世界上各大国“平等的地位”。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明确提出,日本不仅要做经济大国,而且要做政治大国,并成为实践这一战略目标的身体力行者。中曾根之后,竹下登、海部俊树、宫泽喜一、细川护熙、羽田枚、村山富士、桥本龙太郎、小渊惠三、森喜朗、小泉一郎先后组阁。各任内阁都提出了各具特点的对外政策方针。如羽田枚提出“积极外交”,村山富士提出“和平外交”、桥本龙太郎提出“自主外交”。但他们的对外政策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坚持以日美同盟为外交基轴,追求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冷战后,政治大国外交始终是日本外交的主线。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国内外因素从国际背景看,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为日本的政治大国外交提供了有利的时机:(1)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政治多元化的发展有利于日本摆脱以往对美国的“追随外交”;(2)随着美国实力的相对衰弱和日本实力的不断增强,要求日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国际呼声在美国的带头和怂恿下已经鼓噪多时;(3)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有利于日本凭借自身的经济优势提高政治地位,谋求亚太地区的主导权。从国内背景看,日本走向政治大国有其经济和政治因素:(1)日本走向政治大国是其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2)日本的“经济巨人”和“政治侏儒”的双重国际形象是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内在动因;(3)右翼政治势力主宰日本政坛,推动了日本加快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2-3.冷战后日本加快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冷战结束后,日本政治大国外交采取了许多重大举措,具有政治经济化、外交国际化和军事大国化的显著特点。3.1全方位拓展亚洲外交亚洲地区不仅对日本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也是日本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的主要依托和最佳舞台。90年代以来,日本各届政府积极开展亚洲外交,经济外交是日本立足亚太的主要杠杆,日本不断扩大投资和经济援助,加强与亚太各国的经贸关系。自8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成为日本主要的投资场所。日本将60%左右的对外开发援助提供给亚洲国家。日本还积极参与柬埔寨的和平进程,争取在解决朝鲜核问题和朝鲜半岛和平统一问题上发挥积极的作用,并谋求日朝关系的正常化。日本也积极参加东盟地区论坛,加强同中国、东盟、韩国等国的安全对话,倡导建立以日美同盟为核心的亚太多边安全对话机制。发展世界经济作贡献,在南北关系中承担力所能及的义务;增加防卫费用,加强日美军事合作;开展亚太外交,出访东盟,提出“日中友好三原则”,修复日韩关系,在韩朝、韩中关系中充当“中间人”。3.2积极开展大国外交90年代初,与谋求政治大国相适应,日本提出了建立以美、日、欧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构想,为此展开了积极的大国外交。在日美关系上,日本历来把日美同盟视为大国外交的基础,通过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来强化日美同盟关系。这些文件包括:《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声明》(1996年4月)、“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1997年8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1998年4月)、“反恐怖特别措施三法案”(2001年10月)。同时,日本在对美外交中也努力增强外交的自主性,谋求建立日美之间的“全球伙伴关系”。另外,日美安保体制进一步强化,重新定义的日美安保体制变化如下:①防卫对象由苏联变为应付日本周边地区发生的紧急事态。②防卫合作的范围由保卫日本本土变为既维护日本安全又应付周边紧急事态。③防卫合作的基本职能由防御变为主动进攻,把周边国家内部发生的冲突列为日本自卫队和美国进行军事合作的内容,这使日美军事同盟更具进攻性。④日本在日美防卫合作中的地位由被美国保护变为与美国一道应付日本周边事态,“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在日欧关系上,日本把欧洲视为大国外交的重要伙伴,日益重视发展日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关系,并检讨日、美、欧三边关系发展不平衡。根据《日本和欧共体联合声明》(1991年)、《新日英行动计划》、《日德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1996年)等双边和多边协议,日欧双方定期进行政治和安全对话,政治关系有了较大的发展。日本经济上也采取了一定措施并作出一定的让步来缓解日欧之间的贸易摩擦。在日中关系上,鉴于日本在华巨大的经济利益以及由于中美关系的重大进展所形成的战略压力,日本在防范中国的同时,也争取日中关系有新的发展。日本很多首相都访问过中国并表示要重视日中关系。日本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重视日中经贸关系发展,两国的贸易额由1972年的11亿美元扩大到1999年的662亿美元。1998年11月,在中国国家元首江泽民访日期间,日中发表《日中联合声明》,就构筑“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现任首选小泉纯一郎2001年10月对中国作了为期一天的访问,他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表示对“因那场侵略战争而死难的中国人民表示衷心的道歉和哀悼”。在日俄关系上,日本一贯坚持“政经不可分”的原则,以经济援助诱压俄罗斯在北方四岛回归问题上作出让步,但收效甚微。日本遂以“扩大均衡”代替“政经不可分”,部分缓和了日俄关系。1993年叶利钦访问日本,日俄发表了《东京宣言》。1997年,日本在“信任、互利、长远观点”新三原则的基础上实行“多层次接触”政策。此后,日俄关系开始升温,-3-高层接触增多,扩大了国际合作与支持,日本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目标希望得到俄罗斯的支持,俄东部的油气资源对日本有很大吸引力。日本通过支持俄罗斯加入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亚太经合组织、世贸组织,换取俄罗斯的政治支持和经济利益。1998年4月,小渊首相访问俄罗斯,日俄发表《莫斯科宣言》,宣布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3.3加强推进联合国外交冷战结束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和解决地区冲突以及推动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成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事务、发挥政治影响的重要舞台。在这一背景下,日本积极开展联合国外交,并视之为政治大国的标志。90年代初,日本明确提出联合国外交的目标:一是修改联合国宪章,废除其中针对日本的“敌国条款”,认为它已“不适合新的时代”;二是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认为日本是“新的世界大国”。具体措施:(1)把政府开发援助与争取第三世界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挂钩,对发展中国家展开“争取支持外交”。(2)积极参与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3)积极缴纳联合国会费,是联合国的第二大出资国。日本向联合国提供大量经费,其出资比例在1997年已占联合国经常性预算总额的15。6%。提出联合国要“按财力分配权力”。(4)积极参与解决国际“热点”问题。日本广泛开展“出访外交”、“支票外交”、“热点外交”,以游说、经济援助、参与解决地区热点问题等各种方式和手段,争取各方支持。(5)积极参加联合国框架内的国际活动(6)积极为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提供工作人员。日本还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1992年以来,日本先后派出自卫队员和观察员参加联合国在柬埔寨、安哥拉、莫桑比克、卢旺达等地的维和行动。日本还积极参与联合国对洪都拉斯、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人道主义维和行动,以及对洪都拉斯、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人道主义救助活动。近年,日本还参加了科索沃、阿富汗的战后重建,并向它们提供了数亿美元的资金援助。由于日本的多方努力,美、英、法、德、俄均已表态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3.4大幅度调整防务政策90年代后日本连续推出新的《防卫计划大纲》(1995)、《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1997年)、《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1997年)、《周边事态法》(1999年)、《反恐怖特别措施法》(2001年)、“有事三法案”(《武力攻击事态法》、《自卫队法修正案》、《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修正案》(2003年6月)等重要法案。这些法案一是调整了日本的防卫政策,调整后的防务政策强调日本要应对多元威胁、主动出击、军队建设立足于“合理、高效、精干”、增强日美军事协作;二是提升了日美同盟关系,扩大了日美安全合作的地理范围和合作层次;三是使日本的军队借维和之名和反恐之机获得了跨出国门、在世界上“自由行动”的权利;四是赋予日本首相在“紧急状态”下可以超越国会调动军队的特权。在此背景下,数年来日本持续保持军费的高支出,日本的防卫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1995年突破了500亿美元,2001年461亿美元的防卫预算。积极进行高质量建军,大力发展尖端武器装备和高精尖的军事技术。自卫队多次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与美国开展反恐军事合作,借口“朝鲜导弹威胁”参加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2001年7月,日本出台2001年度防卫白皮书,首次提出日本应拥有自卫的主权。所有这些,不仅各个击破了“和平宪法”的若干禁区,而且达到了在世界军事领域提升日本国际地位的目的。经过日本多年的苦心经营,目前日本的自卫队在规模、武器装备、作战及应变能力等方面都具备了世界级的一流水平。日本的军事大国化既是政治大国战略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为政治大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4-4.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前景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有利条件:经济大国;联合国第二大出资国;与西方大国关系联系紧密;美日关系特殊。不利因素:日本对历史问题态度昧暧,与亚洲一些大国和周边国家关系紧张;日本国内政治仍未走出冷战后的调整时期,经济停滞不前,政局动荡不安;美国的支持有限,美国并没有放弃对日本的防范;国际国内因素决定日本只有走和平发展道路;日本对历史问题态度暧昧及政治右倾化的发展,使得亚洲国家对日本始终保持警惕。日本制定和实施政治大国战略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壮大,追求相应的国际政治地位成为自然而然的诉求;就国际环境来看,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特别是美国对日本加强军备的鼓励和敦促,是促使日本终结经济中心主义和小国主义,走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重要的外部条件和外部动因;日本国内以民族主义为核心的大国主义(也称“新民族主义”)政治思潮和新保守主义政治势力的崛起,则成为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思想和社会基础。就政治大国战略的进展来看:(1)在雄厚的经济实力的支撑下,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虽然目前经济状况仍不理想,但日本成为政治大国的经济,科技基础并未根本动摇;(2)无论在实力上还是战略意图上,日本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军事大国。日本军费占GDP的比例大约1%左右,在西方国家中最低,但由于其GDP规模大,军费的绝对数目前占世界第二位。日本军备的技术水平及其潜力也不可小视(3)日本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已经大大增强,成为安理会之外的世界性大国。日本政治大国
本文标题:冷战后日本加快走向政治大国步伐及日本政治大国的前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286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