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食品特产的商业模式
龙源期刊网浅谈“互联网+”时代下食品特产的商业模式作者:戚舒崔悦来源:《消费导刊》2016年第07期摘要: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时代倡导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结合,强调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网络技术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知识社会,打开一个新的发展局面,也为食品特产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生机。关键词:互联网+食品商业模式一、研究背景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互联网加传统各行各业,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似乎成为不可避免的时代趋势。食品行业的互联网化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的,互联网便与食品行业结合在了一起。如今众多食品资讯网站的诞生也预示着食品行业的互联网化,如中粮我买网,1号店等。伴随着电子商务的繁荣,同时随着食品消费的便利性需求日益提升,人们对于个性化食品以及特色食品的消费追求也越来越明显,网络销售食品显然成为潮流。目前来看坚果类食品销售最为出众,而食品特产销售却不温不火,难以打开局面。以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专业的食品店商将会很快应运而生,为日益网络化的消费者服务。二、地方食品特产现状地方食品特产的传统营销模式可以划分为三种。第种是本地消费者购买作为礼品赠送他人。第二种是外地人到当地作为旅游纪念购买。第三种是日常食品,部分特色食品在当地居民眼中已然是一种生活休闲食品。然而以上每种模式都有一个巨大的局限——地域局限。第一,地方性特色食品企业多数规模较小,销售渠道往往局限在周边城市,市场拓展较慢,品牌力与销售规模也相应受到影响,往往这些企业很难走出当地,走向全国成为知名品牌。第二,地方食品特产针对顾客人群较为狭窄,产品种类较少,顾客市场拓宽较为困难。第三,多数地方特产企业由于规模受限,只注重销售量,不重视产品的品牌建设,没有清晰的产品定位,市场调研,品牌个性化不足。产品外观地方特色太重,土气不受欢迎。龙源期刊网第四,特产企业重视销量的结果引发了低价竞争,从而导致了利润越来越薄,进而影响企业对产品的投入不足,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企业不重视品牌,最终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三、对策和建议“互联网+”时代下,使食品特产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创造企业和客户更多的交流机会,达到双赢效果。具体如下:1.响应“互联网+”时代的号召,利用购物平台和先进的物流系统,扩大市场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形成经济规模效应,进而提高利润,增加品牌效应。2.产品在包装和设计上应便携、耐看,突出地方特色的同时,使消费者一目了然。3.引入创新营销模式,譬如情怀营销,情感营销,产品服务等。4.发展相关产业,通过推广食品特产品牌,促进当地旅游业和周边贸易的发展。5.通过扩大产品口味来提高消费者数量,利用“互联网+”的理念将地方特色食品和土特产食品推向全国。桂花鸭等地方特色产品的口味正在满足大多数地区消费人群的饮食习惯和口味的同时,更应该具有广泛的接受性。6.利用互联网的宣传效应、各种渠道,例如全国知名门户、各大食品网站、论坛来提高地方食品特产的曝光率,增加其知名度。7.利用“O2O”等新型的营销模式,突破传统桎梏,让更多消费者有线下体验机会,近距离感受地方特色食品的生产过程,加深了解,增强购买欲望。8.赋予产品当地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即文化营销。让消费者在购买时不仅能够对其包装口味认同,而且认同其内在文化,加深文化情结。
本文标题:浅谈“互联网-”时代下食品特产的商业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294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