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案例9 香港人民币产品市场的发展和前景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和前景离岸金融中心的定义离岸金融的特质是交易货币的离岸性和交易主体的非居民性。按照IMF的定义,离岸金融是指某地的银行及其他机构为非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离岸金融中心定义(IMF):¾一个设有相对大量金融机构的司法管辖区,而这些金融机构主要为非居民提供金融服务;¾一个拥有大量对外资产和负债的金融体制,而这些资产和负债规模超过本地的金融中介服务的需求;¾一个拥有如下一个或多个条件的地区:低税或零税率;较少的金融监管条例;银行实行保密制度。离岸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在高度自由化和国际化的金融管理体制和优惠的税收制度下,在本国金融体系之外,由非居民参与的资金融通的市场。香港具备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条件金融机构集中地:香港拥有外汇自由兑换和资金自由流动的特点,吸引了全球的对冲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香港是亚洲最大的对冲基金中心,同时也是亚洲的基金管理中心。香港,可以说是亚太区最佳的基金投资平台。按2010年伦敦金融城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标排名,纽约和伦敦并列首位,香港名列第三。资产管理的非居民性:香港证券及期货监管委员会的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来自非居民的资金占整个基金(除去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即REIT部分)投资额的64.2%;所管理的资产中香港和中国内地占46.7%;其他地区占余下的53.3%。此外,175家注册公司和机构以香港为其地区总部,比2007年的170家有所增加。香港具备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条件高度自由化的金融管理体制:按美国传统基金会网站公布的2010年的《经济自由指数》,香港名列榜首。优惠的税收制度:香港税率相对较低,如企业所得税率为16.5%。对离岸金融服务提供减免税收优惠,如交易所上市基金(ExchangeTradedFund,ETF),只要投资组合不包含港股,无须缴纳印花税。2010-11年的香港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更建议把免收印花税的范围扩大至港股占指数比重不高于40%ETF。基金经理利用香港管理海外资金,如符合有关条件,可申请豁免利得税。2010-11年香港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建议更新《税务条例》中的认可证券交易所及期货交易所名单,扩大离岸基金期货交易税务豁免的适用范围。专栏: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产品是一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产品,交易手续与股票相同。ETF管理的资产是一揽子股票组合,这一组合中的股票种类,与某一特定指数包含的成份股票相同,每只股票的数量与该指数的成份股构成比例一致,ETF交易价格取决于它拥有的一揽子股票的价值,即“单位基金资产净值”。ETF产品诞生只有17年,但在国际成熟市场上已成为发展最快的产品之一。全球ETF从1993年诞生当年的8亿美元,到2009年末市值已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市场的ETF业务也发展迅速,仅2009年ETF产品数量就从3只发展到5只,截至2009年底,沪市5只ETF总规模达到440亿元。专栏:交易所交易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Exchange-TradedFunds)指的是可以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从法律结构上说仍然属于开放式基金,但它主要是在二级市场上以竞价方式交易;并且通常不准许现金申购及赎回,而是以一篮子股票来创设和赎回基金单位。对一般投资者而言,交易所交易基金主要还是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买卖。专栏: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产品具备四大独特优势¾一是财富管理标准化;二是标准化带来管理的高度透明化,避免了道德风险;三是标准化管理节约了巨大的管理费用,ETF产品的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都是世界上最低的;四是投资者对指数基金具有普遍认知,并且长期来看指数收益突出,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较高收益产品,适合投资者长期持有。¾中国资本市场在过去短暂的十几年中,指数成长超过10倍,如上证指数在1994年7月底是333点,现在是3000点,涨幅达9倍多。专栏:交易所交易基金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数据显示,香港是亚太区(不包括日本)最大的ETF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额逾5亿港元。近年,ETF在香港和主要海外市场均有长足增长,借道香港ETF投资全球股市甚至商品市场已经成为现实。内地首只跟踪境外ETF产品——中金深证100指数上市基金(中金深证100ETF)已于2010年1月29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该基金跟踪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管理的深证100指数。专栏:交易所交易基金2010年国内众多基金已在酝酿跨境、跨市场ETF,涉及的境内指数基金包括沪深300指数等,境外指数则包括标准普尔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等国际知名指数。目前华夏、嘉实上报的跨境ETF已被基本确定为国内首批跨境ETF产品,将分别跟踪恒生指数和道琼斯指数。其中,华夏上报的恒生指数ETF将与深交所合作,由于处于《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框架下,因此目前已上报国务院等待批准。嘉实道琼斯指数ETF将与上证所合作,获得证监会批准即可发行。香港具备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条件香港是提供最完善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地方,也是人民币境外存量最多的城市。香港特区政府除了建立了即时支付结算系统可即时处理港元、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的即时交收外,还与内地的实时交易系统接轨。政策扶持:探索发展人民币贸易融资、项目融资和用人民币在港直接投资等多种人民币流通的业务;推动人民币债券业务在香港的发展,包括扩大发债规模、增加发债机构种类;鼓励和支持内地企业来港上市;促进上海和香港证券市场的合作。香港特区的政策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¾区域人民币结算中心:境外企业通过香港银行进行人民币贸易结算¾推动人民币债券业务:内地机构和非内地机构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¾发展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存款、兑换、汇款、贷款、人民币债券、支票和信用卡。打破企业设立人民币存款账户的限制¾拓展银行人民币贷款业务的空间,为企业提供获取人民币融资的渠道(贸易融资、项目融资)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概况2004年以来,在香港和内地合作推动下,香港人民币业务由开始推出到范围不断扩大,产品也逐步丰富。目前,参加人民币业务的香港银行主要提供存款、兑换、汇款、扣帐卡及信用卡、支票、认购买卖人民币债券,以及对与内地企业进行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境外企业的贸易融资等服务,内地为香港人民币业务提供了专门清算安排,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经两地有关当局认可,充当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在港人民币存款为627亿人民币。目前,香港金融市场中除了人民币存款、人民币债券等人民币相关产品外,还有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NDF)品种。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2007年6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2007年6月26日,国家开发银行宣布将在香港发行约50亿元人民币债券,拉开了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的序幕。2007-2008年,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中资金融机构在港发售总额达200亿元的人民币债券。2009年东亚银行(中国)和汇丰(中国)两家内地港资法人银行赴香港发行了50亿元人民币债券。2009年9月,财政部在香港也发行了60亿人民币国债。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为香港债券市场增加了新的品种,为香港人民币资金增加了一个运用渠道,为境外人民币资金提供了回流渠道,有助于香港银行扩大资产业务范围,也增加了香港市场对周边地区人民币资金的吸引力。香港人民币NDF市场人民币NDF的市场行情主要反映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预期。香港人民币NDF推出之初,日均成交金额仅200万美元左右,市场主要参与者为跨国公司及少数对冲基金,经过10多年发展,参与者和成交量不断增加。2005年11月,香港市场推出供中小企业及银行零售客户对冲人民币汇率风险的零售人民币NDF。目前,香港人民币NDF市场的日均成交金额约10亿美元,市场主要参与者为跨国公司、中资银行境外分行、境外中资企业、对冲基金及零售银行客户等。香港人民币NDF市场随着中资企业不断走出国门,中资企业的投资避险意识也不断提高,由于人民币汇率弹性的逐步加大,中资银行境外分行及境外中资企业已成为参与人民币NDF交易的重要市场力量。香港人民币NDF合约到期交割时,按合约汇率与实际汇率的差额以美元进行结算,境内市场推出人民币远期外汇产品后,境内人民币远期价格和境外市场相互影响。专栏: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无本金交割远期,全称为Non-DeliverableForward,缩写为NDF。它是一种远期外汇交易的模式,用于对那些实行外汇管制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进行离岸交易。在交易时,交易双方确定交易的名义金额、远期汇价、到期日。在到期日前两天,确定该货币的即期汇价,在到期日,交易双方根据确定的即期汇价和交易伊始时的远期汇价的差额计算出损益,由亏损方以可兑换货币如美元交付给收益方。专栏: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市场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人民币、越南盾、韩元、印度卢比、菲律宾比索等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都存在NDF市场,与这些国家存在贸易往来或设有分支机构的公司可以通过NDF交易进行套期保值,以此规避汇率风险。所有的NDF合约都以美元结算。韩元、新台币、人民币、印度卢比、印度尼西亚卢比和菲律宾比索这六种亚洲货币NDF的成交额约占全球新兴市场NDF成交额的70%左右。专栏: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人民币NDF就是指美圆对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其做法是交易双方在签订买卖契约时“不需交付资金凭证或保证金”,合约到期时亦不需交割本金,“只需就双方议定的汇率与到期时即期汇率间的差额”从事清算并收付的一种交易工具。人民币NDF市场是存在于中国境外的银行与客户间的远期市场,主要的目的是帮助未来有人民币支出或人民币收入的客户对冲风险。但是到期时,只计算差价,不真正交割。结算货币是美元。专栏: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在2005年汇改以后,国内市场放开了远期结售汇业务,并在银行间市场引入了远期交易,部分银行在进行远期汇率定价时普遍参考NDF汇价进行调整,甚至直接通过境外机构进行NDF交易,对国内远期汇率的形成造成了相当的干扰,内外两个市场的的差价迅速缩小并消失。为确保人民币汇率的定价主导权,2006年10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禁止国内商业银行和任何机构参与境外NDF交易,但由于NDF交易并不涉及人民币和外汇的跨境流动,企业交给银行的外汇担保无需汇到境外,赚取的利润也只需存到境外银行账户。NDF实际上受国内的管制较小,对国内远期汇率的影响并未根本性削弱。专栏:NDF市场与境内外汇市场的互动机制当NDF市场的远期汇率寓示人民币将持续升水时,投资者可以在NDF市场买美元/卖人民币,在境内市场卖美元/买人民币。这样将会抬高NDF市场的美元价格,对境内市场的人民币远期增加升水的压力。在普遍预期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国内的经济主体为了防范汇率风险,一般会通过与银行签订远期合约来提前锁定外汇收益。专栏:NDF市场与境内外汇市场的互动机制银行对于这部分的风险敞口主要有两种抛补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直接在远期市场做反向交易,在买超普遍的单边市状况下,这会进一步加大远期汇率的升值压力。而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主要是由利率平价条件联系起来的,在给定的货币间利差的情况下,远期汇率的波动如果超出一定范围势必会对即期汇率的走势产生影响。第二种方法是在即期市场抛售买超部分,锁定汇率风险,但远期多头头寸的平仓会在即期市场上造成较大的抛压,从而推动即期汇率更快升值。专栏: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以台商企业为例说明,目前人民币兑美元仍维持1:8.27的联系汇率。但某家台商认为人民币在6个月内会升值到1:8.0,他现在可就此与岛内银行签定6个月期、本金100万美元的人民币兑美金NDF契约。若6个月到期后人民币果然升值,则该台商不必支付一分钱的人民币,由银行履约向该家台商支付美元贬值后的差额,即33750美元(0.27/8*100万)。香港人民币产品市场的发展空间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
本文标题:案例9 香港人民币产品市场的发展和前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32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