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发展及风险分析
龙源期刊网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发展及风险分析作者:江春燕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10期【摘要】互联网技术和消费信贷业务相结合,相互渗透,加速了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蓬勃发展,对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互联网消费信贷的相关概念出发,分析了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风险,以期为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在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意见。【关键词】互联网消费信贷风险分析一、互联网消费信贷相关概念1.互联网金融。随着近年来中国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实务界的实践如火如荼地展开,互联网金融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学者谢平于2012年首次提出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创新性地指出互联网金融是有别于传统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第三种融资模式。2015年,谢平本人又对上述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扩展,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支柱、核心特征和政策含义。他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谱系概念,涵盖了受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影响,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和市场,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况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2.互联网消费信贷。目前学术界对于互联网消费信贷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综合上述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互联网消费信贷是指受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影响的,运用计算机网络、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的金融科技公司向自然人或居民发放的、用于居民或家庭消费使用的贷款。此类信用贷款具有单笔额度小、贷款期限短、审批速度快等特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有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苏宁任性付等。二、互联网消费信贷兴起的原因从需求端来看,居民消费支出不断提高,为互联网消费信贷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消费需求旺盛群体80后、90后大都处于事业起步期或刚走出校门,流动性约束明显,消费需求与支付能力之间存在较大缺口,因而能满足先消费后支付、分期支付缓解短期资金压力需求的消费信贷产品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逐;从接受程度上看,80、90后对新兴事物接受程度高,对互联网的接受度和认可度高的特点使用他们更愿意接受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消费信贷产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京东在2014年2月首先推出互联网金融行业首款消费信贷产品——京东白条,开启了电商平台进入消费信贷领域的序幕。阿里巴巴集团于2014年12月推出了蚂蚁花呗,蚂蚁花呗依托淘宝和天猫积累的大量用户群体迅速兴起。蚂蚁花呗的开通方式方便快捷,用户只要打开支付宝钱包就可以一键开通,并不需要提交大量审核材料。蚂蚁花呗根据龙源期刊网元不等的消费额度,用户可在天猫、淘宝上进行消费。蚂蚁花呗依托淘宝和支付宝的强大客户群体,既得到了淘宝和天猫的大部分商户的支持,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也在官网中增加了蚂蚁花呗的支付方式,这对于热衷于数码电子产品消费的年轻群体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2015年互联网消费信贷市场规模突破4.9万亿,信贷产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服务人群也从高端白领向在校大学生、蓝领、农民工群体不断渗透。三、互联网消费信贷存在的风险1.高利率风险。京东白条分期付款的手续费为每期0.5%,到期未按时还款需支付每日0.03%的违约金。蚂蚁花呗根据不同期数对照逐级递增的分期费率,区间为分期总金额的2.5%-8.8%,到期未按时還款的违约金为每日0.05%。产生费率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蚂蚁花呗信贷申请供不应求,流水量巨大导致利率规则的细小变化都会对整体业务产生放大影响,同时较高的利率水平会对用户的投机行为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从而可以为自身业务构建一定的风险壁垒。高费率会阻碍互联网消费信贷健康有序发展。调查显示,有些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的资本成本较高,直接导致其高利率,虽然有些平台利率相对较低,但平均表现仍高于电子商务平台。而这些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普遍存在着运营成本高的问题。另一方面,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通过价格传导的形式向消费者转移了压力,使得互联网消费信贷的高费率特点越来越严重。同时,媒体、广告等对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夸大宣传,使用“零利率”等词来进行不适当描述,造成了一定的误导。一些年轻人甚至背负了大量债务,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2.信息泄露风险。近年来我国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财产损失比率不断增长,大量的个人信息被盗取,且日益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条,使得数据信息不再仅限于催收、保障用户权益等合理用途,反而正沦为变相售卖数据以谋利的违法商业行为。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自身的信息安全防护机制尚不成熟,“隐私易被侵犯”成为客户流失的原因之一。若要打消消费群体的顾虑,切实解决信息安全的隐患,各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需要在现在客户信息管理规则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防范个人信息安全风险的有效措施。3.误导消费观念的风险。年轻群体对个性和时尚消费的追求,不仅体现在对产品品质和品牌的追求上,同时也体现在分期消费的热情上。研究数据显示,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大学生人数已经超过1000万。各大平台夸大宣传以及各种“零利息”的促销手段,蒙住了消费群体的眼睛,让大学生等年轻群体养成了盲目消费的坏习惯;学生们之间相互攀比之风,助长了大学生采用分期消费购买价格最贵的商品。由于大学生等年轻群体没有实质性可用于抵押的物品,在其办理消费信贷时往往凭借的是个人信用,需要使用身份证或学生证作为抵押,在漫长的还款时间内,消费者需要保证自己资龙源期刊网金流一切正常,一有意外事件或额外支出,都有可能导致当期无法偿还借款,逾期会导致个人信用记录产生污点,甚至有些年轻人因高利贷实施犯罪乃至自己的生命。为了培养大学生等年轻群体正确的消费观念,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消费环境。在一个不健康的消费环境中,年轻人相互追赶着购买昂贵的商品,这种行为会让这些只看到分期付款贷款消费泡沫的人中的一些人付出相应的代价。【参考文献】[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2]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J].金融研究,2015(8):1-12.[3]鲁梦宇.互联网金融引起的消费信贷潮流—以“蚂蚁花呗”为例[J].中国市场,2016(12):132-133.[4]龚丹丹,张颖.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消费信贷的比较及风险控制研究[J].征信,2016(1):82-85.
本文标题: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发展及风险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322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