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岳麓版)
1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农业的起源1、产生:原是农业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2、特征:(1)区域差别:农耕经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有地域差别。(2)作物结构:北方(黄河流域)以生产粟麦为主,南方(长江流域)以生产水稻为主。中国是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3)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二、农业的发展1、生产工具:*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2、生产关系的发展:奴隶制集体劳作(与井田制相适应)→个体农耕、男耕女织(与封建私有制相结合)。3、水利工程的完善:(1)春秋时期:楚国的芍陂;(2)战国时期: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3)西汉:漕渠;(4)西汉王景治理黄河、新疆地区的坎儿井三、全面理解小农经济1、出现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主要是指铁犁牛耕)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2、产生时间:春秋时期3、经营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4、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5、小农经济的特点:(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2)封闭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极少交换;(3)落后性。生产工具相对简单,生产技术长期不变,心理状态容易满足。(4)脆弱性。生产规模小,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6、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A生产力因素:铁犁牛耕的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生产技术的进步;B生产关系因素: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自主权,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C自身的动力: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和产量,促使农业向精耕细作发展;D政府政策因素:政府重农抑商,扶植小农经济。(2)不利因素: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自己自足的自然形态阻碍了农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统治的腐朽、剥削沉重和社会动荡。7、评价:(1)优点:小农经济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农民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2)弊端: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使它很难扩大再生产,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逐渐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3)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用途时代主要生产工具耕作方式生产模式农耕工具商周以前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刀耕火种原始粗放商周时期以耒、耜为主,出现少量青铜工具石器锄耕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铁犁牛耕精耕细作汉代犁壁、牛耕推广唐代曲辕犁灌溉工具东汉翻车(人力)隋唐筒车(水力)2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一、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井田制1、演变:始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2、性质:国家公有名义下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周王将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井田制中的“公田”为贵族占有,由庶民和奴隶集体耕种,“私田”为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3、瓦解:①原因:A根本原因:铁器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使生产力得到发展;B直接原因: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如: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②表现:“公田”被抛荒,“私田”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公田”和“私田”界限被打破,一律按土地好坏纳税。4、瓦解的标志: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井田制=公田+私田二、封建土地私有制1、形式:(1)君主私有土地:指宫廷有关部门掌握的土地,其收入用于君主私人开支。(2)自耕农私有土地:土地规模小,只限于一家人自己耕种。(3)地主私有土地: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地主土地来源:“公田”转化为“私田”;军功赏赐;土地兼并。2、发展:(1)汉代:土地兼并严重。(2)北魏:颁布均田制限制土地兼并。(3)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两极分化加剧。(4)明清:皇帝带头兼并土地,土地兼并普遍化,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3、危害:国家赋税减少,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均田制(属于土地国有制):(1)时间:北魏、隋朝、唐朝前期;(2)目的: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3)内容:按性别和年龄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大部分土地不准许买卖,授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4)均田制为什么没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三、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1、含义:地主把土地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租佃关系。2、原因:A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直接原因,土地兼并严重。3、发展历程:(1)产生:战国时代,租佃关系出现。(2)发展:汉代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比较普遍。(3)普及:宋代不抑兼并,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4)深化: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4、影响:(1)积极: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生产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2)消极:佃农要遭受较重的地租剥削。*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1)明清以前:有强烈的依附关系,表现为农民义务繁多。(2)明清以来:依附关系减弱。A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现:契约纳租方式确定,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身份更加自由。C影响: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私田私田私田私田公田私田私田私田私田3*全面认识土地兼并问题:(1)原因:A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盛行;B封建政府的政策,如宋代“不抑兼并”;C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介入,如明清大量商人购买土地。(2)解决方法:A实行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如均田制;B规定官、民占有田地的最高限额,即限田;C清查大地主土地的实际数目,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3)影响:A使两种矛盾突出,一是农民和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B措施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以维护统治。(4)认识:封建国家在不触动地主利益的条件下去延缓土地兼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依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形成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四大经济区。2、分布与特点: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1)区域的多样性——多样性主要是指地域分布上的特点。(2)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平衡性主要是指发展水平上的差异。(3)发展是先北后南,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二、中原人口大量南迁1、三次人口南迁高潮:高潮时期原因影响1两晋之际八王之乱永嘉之乱①为南方带来劳动力、工具和技术,促进江南经济发展。②促进南北文化、民族的融合,推动经济重心南移。2中唐以后永嘉之乱3两宋之际安史之乱2、历史上,中原人口几次大迁徙的共同原因: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攻伐导致了北方频遭战乱,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战争导致中原人口三次南迁。3、人口南迁的影响:(1)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江南经济实力大为提高。(2)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改变了南方落后的面貌。(3)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4)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南迁的人民为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4)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5)劳动人民辛勤劳动。2、过程:时期开发南移程度表现三国两晋南北朝初步开发稻麦兼种,耕地面积和产量增加,手工业和商业进步中唐以后全面开发南方经济加速发展,逐渐超过北方两宋时期南移完成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形成经济区地理位置特点形成原因山东黄河流域—鲁冀豫(崤函分界)传统农业区,经济实力较强(山东最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自然条件优越,开发早,人烟稠密。山西黄河流域—关中河西、巴蜀江南长江以南原始森林覆盖经济实力较弱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龙门碣石以北山东、山西以北(塞内、塞外)畜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经济实力有限气候寒冷,土地贫瘠。43、表现:(1)南方在人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超过北方。如谚语“苏湖熟,天下足”。(2)南方在国家财政中占重要地位。如“国家根本,仰给东南”。4、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1)南北经济联系加强,共同促进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2)推动了中古古代文化重心的南移。(3)促进了民族的融合。(4)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一、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1、青铜冶炼技术:(1)时代:夏朝至春秋时期(2)辉煌:商朝和西周(3)特点:技术成熟、种类多、工艺精、造型生动。2、钢铁冶炼技术:(1)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2)南北朝:发明灌钢法。(3)作用:推动了生成了的发展。3、冶炼燃料:(1)春秋:木炭;(2)汉朝:开始用煤(最早用煤);(3)北宋:煤普遍使用;(4)南宋:最早使用焦煤;(5)明朝:焦煤流行。二、纺织业的成就:1、丝织业:(1)上古: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方法;(2)西周:工艺突飞猛进(3)汉朝:远销欧洲,号称“丝国”。(4)唐朝:出现“缂丝”技术。2、棉纺织业:(1)宋元明初:棉花由边疆向内地传播。(2)元朝:黄道婆革新技术和工具————三锭纺车(3)明朝: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棉布成为主要衣料。*棉布取代丝织品成为主要衣料的原因:(1)丝织品太贵难在民间推广;(2)棉布结实耐用,适合各阶层;(3)棉花种植在内地推广;(4)棉纺织技术的进步。三、陶瓷成就1、陶器:新石器时代,彩陶、黑陶、白陶。2、瓷器制造业:(1)东汉:青瓷;(2)南北朝:白瓷;(3)隋唐:工艺技术成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日用品;(4)宋朝: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如“瓷都”景德镇,五大瓷窑:汝、官、哥、钧、定;(5)元朝:彩瓷时代,出现青花瓷和釉里红;(5)明清:大量对外出口。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1、家庭手工业:(1)特点: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2)评价;A积极:家庭手工业对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B消极: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市场发育。2、官营手工业:(1)发展历程:A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B唐宋时期:官营手工业由征役制变为雇募制;C至明朝前期以前,一直占主导地位。(2)管理方式: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中,生产指定产品,职业世袭。(3)特点:A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分工与协作细密;B原料由官府提供,产品给官府和贵族使用,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4)评价:A积极:有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明朝前期以前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B局限性:缺乏竞争,强制劳动,引起工匠不满。3、私营手工业:(1)发展历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明朝中期以后占主导地位。(2)经营方式的变化:A唐宋以来,产品大量进入市场。B明朝中后期出现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萌芽)。5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一、商业的发展1、原始社会末期:以物易物2、商朝: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3、西周:实行“工商食官”政策4、春秋战国: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形成商业都会,金银成为货币。5、隋唐:商业贸易蓬勃发展。(1)原因: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2)表现:南北经济往来密切;外国商人往来经商频繁;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6、宋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集镇、夜市兴起。7、元朝:纸币广泛流通。8、明清:商业发展出现新特点。(1)商业市镇兴起;(2)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3)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副业产品商品化;(4)白银广泛使用;(5)形成区域性商帮。二、城市的繁荣1、城市的地位:城市是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2、阶段性特征:3、商业城市兴起:(1)唐宋时期,海上贸易兴盛促使沿海城市繁荣,如:广州、泉州、明州、扬州等。(2)明清时期,兴起一大批商业市镇。三、重农抑商1、产生:(1)时间:战国时期。(2)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与商人的流动性大的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发生矛盾。(3)明确以农为本,重征商税。2、发展:(1)时间:西汉。(2)原因:商人囤积牟利,阻碍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3)汉高祖严格限制商人,并严禁
本文标题: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岳麓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345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