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更多的自然灾害,掌握自然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方法。2.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发生的原因,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教学准备:收集资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课教学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有没发现我们每学期的第一节综合实践课所要学习的内容都是教你如何进行自然灾害的预防与自救,那哪些是属于自然灾害呢?生:地震、台风、洪水、干旱、暴风雪。。。。1、自然灾害会造成什么影响或危害?房屋倒塌、交通中断、粮食减产、人员伤亡2、你知道哪些预防和自救的方法?生:3、我们家乡都经常发生哪些自然灾害?附资料: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1.震前——防震准备——通常以家庭为单元2.震中——避震(1)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2)室内避震——“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蹲或趴下,护住头部。(3)室外避震——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3.震后自救与互救(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2)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3)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最重要的一点。(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1.防洪准备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是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三是准备逃生物资。2.洪水应急措施:①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②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3.洪水中的救助洪水中救助的重点在于互救,因为洪水的发生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转移过程中的互救显得尤为重要。(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①风灾自救的重点是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②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③大雾和沙暴均属于大气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A\D)A.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B.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C.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D.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解析】(1)海啸从成因上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形成的海啸、海底地质作用引起的地震海啸。印度洋海啸属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引发大地震形成的海啸。(2)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有: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建立沿海防护林体系等。此外,开展预防海啸灾害的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不容忽视。海啸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监测、预报预警、评估等工作外,还包括教育、立法、保险等措施,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协调行动。应采用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海啸防灾减灾的普及教育宣传,同时逐步制定与海啸防灾减灾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在海啸严重地区进行海啸防灾减灾演习,减少海啸损失。四、小结废旧电池与环保1、总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2、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池的种类、用途,对电池有初步的认识。(2)通过查找,搜集、整理、实验等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初步感知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3)通过采访、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社会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3、过程与方法(1)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住址由学生自由组合分组并集体讨论制出最切实可行的一份计划书。(2)利用图书馆、实地考察,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3)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图表、摄影、语言、文字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获得亲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2)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3)鼓励学生个性表达和创意思考、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活动时间:3周五、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关注电池形成主题(课内1个课时)1.通过对生活中电池的收集观察,并用表格记录收集的情况。2.上网查有关电池污染环境的资料。2.根据发现的新问题,提炼主题。预设主题1)电池使用情况的调查2)废旧电池真的有毒吗?3)废旧电池哪里去…………4)我们能做什么第二阶段了解电池危害,分组进行研究活动具体操作:分成5个小组进行研究活动。资料组:通过上网搜集电池危害与回收方面的资料,实验组:通过做种子发芽实验,了解电池危害。调查组: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了解人们对电池危害性的认识和处理情况。制作组:用电池进行小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宣传组:设计宣传方案,在校内进行宣传活动。第三阶段整理资料,汇报,回收废旧电池学生对自己的活动的研究结果进行整理,汇报研究成果,发现废旧电池的危害,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开始回收废旧电池活动。(四)、活动总结: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让我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回收废电池开始,为环境出一份力。六、活动内容成果:(一)活动内容:活动一:通过上网、查阅书籍、访谈等方式了解电池的种类、构成、主要原料、用途,及其对人体的危害。活动二:了解电池和人类的关系。活动三:制作调查表,了解人们对废旧电池的认识和处理情况。活动四:向全校同学宣传电池危害并倡议回收废旧电池。活动五:到社区、家庭收取废旧电池。教学反思:我们班的课题在学校开展得非常好,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我们的收获不只是这些,综合实践活动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并发展了我们的多种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也正是这些困难,促使我们努力去寻求答案,锻炼了我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使我们能够真正的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于实践。虽然如此,我们的课题还存在许多的不足,老师也向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这些意见为我们指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使我们的课题得到了延伸。经历了对学生课题研究的指导,感触颇深。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发挥出超乎寻常的潜力,平时鲜见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题研究活动中迸发,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他们积极投入的精神使老师为之感动。在"废旧电池的危害与回收"的主题研究活动中,老师有时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有时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有时甚至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从不告诉他们该怎么做,而是问他们该怎么办,让他们各抒己见,在讨论中,甚至是争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老师总是尽量让学生明白一点,"你才是研究废电池的专家。遇到问题,你可以请教别人,但谁也不能代替你。这些活动,他们都是尽力独立完成。虽然有时走弯路,但是他们兴趣盎然,蠢蠢欲动,得意之色溢于言表。车迷天下教学目标:1、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就某一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2、能在团队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自身交往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性设计能力。3、了解各种汽车的知识及与环境的问题等,培养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汽车的相关知识及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就某一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学准备:有关汽车各方面的知识资料及各种汽车的图片资料、计划表等第一、二课时同学们,汽车从80年代就更直接地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们就运用观察、统计的方法了解一下汽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待会,我们将请同学们利用空余时间或周末到学校附近的马路边观察各种汽车,要求同学们找准观察点,并进行认真记录。二、按要求展开实际调查。三、汇报调查结果、总结实际经验。四、质疑问题。五、归纳总结,提出研究内容。1、汽车的种类;2、汽车与安全;汽车与环保;未来的汽车。六、自由分组,合作展开探究,制订研究计划。七、找出核心问题,定好目标。1、汽车分类及作用。2、汽车与安全:了解我们周围发生的一些交通意外情况;从生活中找一些交说你了解的一些事例说明安全驾驶的重要性。3、汽车与环保:各种汽车尾的排汽情况;排汽对人体的危害,汽车的噪声污染。八、进行具体分工,细化研究内容,制定调查表。第三课时一、课前分工合作、查找资料,填写调查表。二、抓重点、进行汇报指导同学们,前面几次活动我们已就关于汽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探究,谁来说说看,你们都是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的?三、汇报交流学生:1、围绕核心问题以各种形式汇报其结果;2、向台下的同学们发问或请他们提意见、作出评价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补充,并及时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一些问题。四、交流、互评:评出团体协作奖。第四课时一、交流前面所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汽车的图片及资料。二、讨论:根据汽车对环境的影响,我们未来的汽车应该是怎样的?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汽车呢?三、小组汇总并在全班交流汇报,大家可以质疑或提出建议。四、画出自己心中未来的汽车。五、展示评比交流鼓励学生绿色出行,保护环境;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可根据自己或同学设计的未来的汽车图制作出汽车模型。课题:我们的旅行计划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旅游计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知道怎样制订旅游计划;2、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3、让学生亲自做一个旅游计划,并且展示自己或小组的计划,为旅游做好充分准备;4、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爱好,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教学重点:旅游计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知道怎样制订旅游计划教学难点:计划切合实际,详细具体,科学化教学准备:查阅相关旅游点图片资料(地理历史、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计划表第一课时一、导入阶段1、旅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春游、秋游、节假日游,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可怎样旅行才更有意义更有收获呢?这就我们这个单元所要探讨的。板书课题。1、议一议:采用分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出去春游,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出行时间、旅游点、景区情况、出行方式、旅行物品、天气、路线、费用、同学们的春游意愿、可以开展的相关活动等)。2、写一写:让学生把出去旅游需要考虑的问题按小组分工设计方案,并根据方案课后分头查阅资料或询问老师、家长,把上面议论的地点情况、路线、费用、旅行物品、出行方式等情况弄清楚,并写在设计的方案表格内。第二课时3、整理交流:各小组先交流整理所收集的资料,并完善所设计表格内容。4、汇报展示:各小组派代表把他们调查的春游情况进行全班汇报,其它组可以提出疑问。5、意向调查:根据刚才各组汇报的情况,选出你最希望最适合去的的地方。6、统计结果:把同学们选择最集中的几个地点列举出来,然后投票确定春游的地点。2、让学生自学教材P19-P23。并思考:假如让你来设计班级的春游计划,应该考虑哪些方面?要做哪些准备?二、发展阶段7、根据春游的地点,每人设计一个详细的春游活动方案,使这次春游更有意义,更精彩有趣。包含内容:时间、人员、活动安排、所带物品、安全卫生保障、出行方式、路线、费用等。三、布置下个计划要收
本文标题: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345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