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和问答题答案
名词解释:1、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口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4、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的将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它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它是对厂商生产的经验概括,是一条经验规律。5、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二级价格歧视:只要求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垄断产商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6、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机会成本强调一种资源具有多种用途,因此机会成本指一定数量某种经济资源用于特定用途时,放弃的这些资源在其他用途上能带来的收益。7、边际成本: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8、平均不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AFC(Q)=TFC/Q.9、平均可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AVC(Q)=TVC(Q)/Q.10、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11、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是明确的而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的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问答题:1、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第一,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都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所有这些无差异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越低。第二,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这一点可以用图来说明。如图,图中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于a点,这种画法是错误的。其理由在于:根据无差异曲线的定义,由无差异曲线I1可得a,b两点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由无差异曲线I2可得a,c两点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但是观察和比较图中b,c这两点的商品组合,可以发现c组中的每一种商品数量都多于B组合,于是根据偏好的非饱和假定,必有C点的效用水平大于B点的效用水平。这样就存在矛盾:即该消费者在认为B点和C点无差异的同时,又认为C点又优于B点,这样就违背了偏好的完全性假定。由此证明: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的画法都是错误的。第三,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此特征表示,无差异曲线不仅向右下方倾斜,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值,而且,无差异曲线是以凸向原点的形状向右下方倾斜,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2、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成正方向变动?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3、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为什么成U型?虽然SAC和LAC都呈U型,但两者都成U型的原因是不同的。SAC先下降后上升是因为一开始随着可变要素的投入和产量的增加,固定要素生产效能的发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边际产量增加,SAC表现为下降。但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SAC曲线必将上升;而LAC呈U型是由于规模的经济和不经济所决定。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大到一定规模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一般来说,在企业的生产规模由小到大的扩张过程中,会先后出现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正是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的U型特征。5、为什么长期均衡时,厂商经济利润为0?在长期,完全竞争厂商可以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来实现MR=L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厂商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另一方面,厂商可以根据经营情况,选择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当行业内每一个厂商都盈利时,新的厂商便会加入到该行业的生产中来;当行业内每一个厂商都亏损时,行业内原有的厂商的一部分就会退出该行业的生产。显然,完全竞争厂商长期远的均衡时利润一定刚好等于零。6、在短期均衡内,厂商在什么时候停止营业?厂商的平均收益AR等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不生产,也就是说,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在这一均衡点上,厂商处于关闭的临界点,所以,该均衡点也被称作停止营止点或关闭点。7、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劳动的供给曲线在工资率比较低的情况下,斜率为正,当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时,随着工资的上升,劳动供给量将会减少,即向后弯曲。工资率的变化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劳动供给产生影响。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总是使得劳动供给增加。但是,在收入较低的情况下,收入效应增加的闲暇不足以抵消替代效应减少的闲暇,所以,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上升,即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阶段后,工作较少的时间就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此时工资率变动的收入效应会大于替代效应,其结果使得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下降,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开始向左上方倾斜。所以,随工资率提高,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将呈现向后弯曲的形状。8、土地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垂直的?一般来说土地的消费性使用只占土地的很小部分,因此假定不考虑土地消费,即不考虑所有者自用土地的效用,即自用土地的边际效用为0,那么消费者效用值取决于土地收入,而与自用土地数量无关。这时,土地供给越多收入越多,效用也就越大,土地所有者会将其拥有的所有土地供给市场,因为,土地供给总是既定土地资源的数量,土地供给曲线垂直。提示:土地供给曲线垂直是因为我们假定土地只有一种用途,也就是说土地供给的成本为0。更一般的说法是,任意一种生产资源,如果它在某种用途上的机会成本等于0,则它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垂直。9、无差异曲线为什么凸向原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之所以会普遍发生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现象,其原因在于: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逐步增加,消费者想要获得更多的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递减,从而,他为了获得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从几何意义上讲,由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所以,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无差曲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本文标题: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和问答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349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