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01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课程介绍学分:4分学时:24(课堂讲授)+40(上机实践)考核方法: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闭卷机考平时成绩:考勤10%、作业(纸制作业13次、课堂练习3—5次、课堂测试8——10次、实验12—15次)50%、综合设计(项目答辩)40%这是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核心课程;理论实践性都很强;大家可以学得很好,对将来的工作非常有用。上课内容主要内容:数据库理论知识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模型、关系模型、数据库设计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ACCESS数据库对象及操作数据库、表、查询、窗体、报表、宏、模块VBA编程基础小型应用系统开发教材:《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对大家的希望上课:希望每次课都能到,每节课内容都听完整。课堂: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踊跃提问,注意课堂纪律,不要影响别人。作业:先复习再做作业,认真独立完成;及时交作业。实验:一定要先自学或复习相关课程,先认真阅读实验指导,再进行实验;实验时不要喧哗走动以免影响他人。反馈: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以便提高教学质量寄语与期待寄语:大学的魅力,在于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这里你们要学会独立:生活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独立;你们要学会自主:自主学习、自主生活、自主管理;你们还要学会选择:选择课程、选择专业、选择朋友;你们更要学会规划:规划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期待:我不希望仅仅是你们的数据库老师,更期待在教授的过程中能辅佐你们的精神真正独立、思想真正自由。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1.1常见概念1.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3数据库系统1.4小结数据库主要研究如何对数据进行科学的管理,以提供可靠的、可共享的、安全的、有意义的数据。数据库技术一般包含数据管理和数据处理两部分。1.1常见概念1.1.1数据与信息数据(Data)是用于记录事物情况的物理符号。数据的表示形式是多样的:数值型数据:参与数值运算字符型数据:不能参与数值运算多媒体数据:图像、声音等信息(Information)是指经过加工处理过后的数据。数据与信息的联系与区别数据是具体的,信息是抽象的。数据是表示信息的具体形式,信息是数据表达的内容。同样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数据形式表示。1.1.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加工并转换成信息的过程,包括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分类、计算、加工、检索和传输等一系列活动。数据信息数据处理1.1.3数据库数据库(DataBase,简记为DB)是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用来满足信息需求。比如:成绩数据库、户口数据库特点:永久地存储,有组织的存放,并且可以共享以文件方式存储,如常见数据库文件扩展名:MDB-Access2003;ACCDB-Access2010;MDF-SQLServer;DBC-VFP(VisualFoxPro)1.1.4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DBMS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一个软件,它方便用户操作,可以按用户的要求来定义数据、管理数据和操纵数据,提供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机制。建立在OS的基础之上,位于OS与用户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负责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如:ACCESS,SQLSERVER,ORACLE,……DBDBMS1.1.4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主要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的运行控制、管理功能数据组织、存储与管理数据库的保护数据库的维护数据库的通信1.1.5数据库系统与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ComputerSystem)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stem,DBS)是指引进数据库技术之后的计算机系统。1.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2.1人工管理20世纪50年代中期背景: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硬件方面只有磁带、卡片和纸带,没有外存储器;软件方面没有操作系统。使用情况:程序与数据是一个整体,一个程序中的数据无法被其他程序使用,因此程序与程序之间存在大量的重复数据。主要特征:人工重复输入数据,数据不能长期保存;应用程序管理数据,没有相应的软件系统负责数据的管理工作;程序之间不能共享数据;数据不具有独立性。1.2.2文件管理20世纪50年代后期背景:计算机开始大量用于数据管理;硬件方面有了磁盘等直接存取设备;软件方面出现了操作系统OS和高级语言,其中包含了文件管理系统,利用“按文件名访问,按记录进行存取”的管理技术,可以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使用情况:由文件系统管理与程序相关的数据,程序和数据之间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主要特征:数据可以长期保存;出现可用于管理数据的软件——文件管理系统;数据冗余度大;数据共享性差。1.2.3数据库管理20世纪60年代后期数据库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集中控制之下,按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起来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主要特征:数据的集成性、实现了结构化:数据库数据真正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1.3数据库系统1.3.1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硬件:主机、存储设备、I/O设备、计算机网络环境。软件:OS、DBMS、数据库应用程序等,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数据库:数据集合。数据库系统的有关人员:最终用户、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人员和数据库管理员(DBA)相关人员数据库用应系统DBMSOS硬件数据库1.3.2数据库系统的结构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所谓模式(schema)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模式只是对实体的描述,而与具体的值无关。为了有效地组织、管理数据,提高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人们为数据库设计了一个严谨的体系结构,数据库领域公认的标准结构是三级模式结构,它包括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模式结构是从逻辑上对数据库的组织从内到外的3个层次描述。1.3.2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对数据库系统结构构成最简单的概括就是:三级模式、两级映射。图书信息出版社名称字符型20书名字符型30作者姓名字符型20出版日期日期型作者著书信息作者姓名字符型20书名字符型30出版社出书类型出版社名称字符型20书名字符型30类型字符型1作者作品出版社数据文件数据文件数据文件索引文件索引文件索引文件作者作品出版社作者编号字符型5书号字符型6出版社编号字符型5作者姓名字符型20书名字符型30出版社名称字符型20通信地址字符型50类型字符型1城市字符型10邮编字符型6价格货币电话字符型11出版日期日期型外模式模式内模式三级模式实例1.4小结
本文标题: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01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392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