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2讲中国地理一、中国自然地理概况1.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下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1)~(4)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B.“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2)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黄色中国”——一年四季常绿B.“金色中国”——高寒C.“绿色中国”——一年两到三熟D.“银色中国”——伏旱(3)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4)应该说,这位教授的分区还缺一部分,这一部分应命名为()A.黑色中国B.白色中国C.红色中国D.蓝色中国解析:东部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北方与南方;西部则以昆仑山—祁连山为界,分为大西北与大西南。南方气候暖湿,植被葱郁,可称为“绿色中国”;北方有广阔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可称为“黄色中国”;大西北荒漠、戈壁面积广大,黄沙漫漫,可称为“金色中国”;大西南有雄浑的青藏高原,冰川绵延,雪峰皑皑,可称为“银色中国”。由此可分析各区域的特征和主要成因。蓝色中国指的是中国的海洋部分。答案:(1)C(2)C(3)B(4)D1.中国地形区(1)根据经纬线定位(如下图)(2)中国主要山脉及其地理意义山脉图示意义天山南疆和北疆、暖温带和中温带、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分界线。山脉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阴山内流区和外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铁矿、稀土等资源丰富昆仑山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和藏北高原,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秦岭1月0°C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暖温带和亚热带,湿润和半湿润,北方和南方地区分界线南岭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华中和华南分界线(东西走向)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内流区和外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地势二、三级阶梯,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太行山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3)重要平原2.我国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及成因(1)气温特征及影响因素(2)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3.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我国不同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我国地域辽阔,内、外流域河流水文特征差异明显,季风区南北跨度大,因此南北差异也较大。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2)长江、黄河概况及开发与治理长江黄河开发利用发电;航运;灌溉;“南水北调”水源地;养殖;旅游等发电;灌溉;城市工业用水问题中下游洪涝灾害凌汛;“地上河”治理措施建设三峡工程;加固长江大堤;营造中上游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小浪底等水利工程;加固大堤;水资源的统一调配(3)中国主要湖泊比较二、中国地理分区2.读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塔里木盆地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资源严重短缺。长江三角洲地处___________气候区,但近年来也出现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亚热带季风水污染严重,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2)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多沿河分布,其共同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此外__________也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沿河发育的重要原因。长江三角洲已形成世界级的城市密集群,成为带动沿江经济发展的引擎。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发育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塔里木盆地应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候资源优势,发展______________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长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但近年来生产能力不断萎缩,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后,长江三角洲地区应大力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__________________农业和以服务城市为中心的____________农业。水源充足水运便利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濒海临江,水陆交通便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瓜果、棉花城市化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外向型(出口创汇)都市(城郊)(4)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资源各有优势,经济互补性强。上海实施“东锭西移”战略,将附加值低的低端纺织加工业向塔里木盆地________主产区转移。已建成运营的___________工程将缓解长江三角洲能源短缺的状况。解析:本题以我国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图为背景(西气东输的起止点),考查两地在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性、今后经济发展方向、两地经济的互补性等知识。棉花西气东输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地形平原面积广大,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以平原丘陵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分条件好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土壤东北多沼泽土、黑土;华北平原盐碱地多红壤、水稻土、砖红壤资源森林、石油、煤炭、铁矿、海盐等资源丰富;水资源不足有色金属、水、水能等资源丰富,常规能源缺乏农业华北地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以旱地为主;东北地区一年一熟,以旱地为主一年两熟到三熟,以水田为主工业环渤海工业带(辽中南、京津唐),以重工业为主;山西能源基地长江中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西南地区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居民生活以砖瓦房、窑洞为主;建筑防寒、保暖;铁路、公路运输;喜爱溜冰以竹木房、屋顶坡度大为主;建筑通风、散热;水运发达;喜爱游泳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由东向西呈现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的景观变化,以草原和荒漠为主的特色。(2)青藏地区: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高原牧场为主的畜牧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的灌溉农业。3.不同尺度的区域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不清【典例1】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1)~(3)题。(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人为因素D.距海远近(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地形B.地形、海陆差异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3)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A.甲地、黄河口附近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C.丙地、乙地D.甲地、丁地解析:第(1)题易错选D,原因是不能正确分析1月等温线的变化,不能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运用气温和地形的密切关系等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甲地为山东丘陵,乙地为泰山及附近地区,两地地势高于四周,故气温较低。第(2)题易错选A,主要原因是对影响等温线的主要因素不能结合具体位置加以灵活运用。观察7月等温线的分布可知,图示区域东部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其影响因素是海陆差异;西部等温线由东向西递减,主要是由于地势由第三级阶梯过渡到第二级阶梯。第(3)题,不能从气温年较差的影响因素去考虑,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原因。越向内陆,大陆性越强,气温年较差越大。图示区域,石家庄的气温年较差最大,而黄海沿岸气温年较差最小,故两地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答案:(1)B(2)B(3)B纠错感悟: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我国气温的总体分布规律冬季南北温差较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这主要是基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而在局部地区,地形起伏、海陆分布对气温也有很大的影响。此类题特别要求学生掌握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方法,描述某一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一般思路如下:(1)地理位置特征: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2)地形特点:地形组成、地势特点、地表形态、地形分布。(3)区域气候特点:气候类型、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温差大小、气温分布)、降水特点(降水总量、降水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水热配合情况、干湿状况)、光照状况、气候分布、气象灾害。(4)河流水系、水文特征:水系特征(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水文特征(水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大小、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5)植被、土壤特征:植被类型、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土壤类型、分布。(6)自然资源:农业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工业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不会分析局部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典例2】下图为某地1月份等温线图(单位:°C),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地的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B地的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地的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2)A地形区为___________,B地形区为________,C地形区为_________。请说出判断理由(根据图中信息回答)。大于-12℃,小于-6℃大于-24℃,小于-18℃大于-12℃,小于-6℃答案:A地为内陆盆地,冬季气温高;B地为山脉,气温低。柴达木盆地祁连山脉河西走廊答案:祁连山脉可通过经纬度(100°E,40°N以南)以及气温低于附近地区来判断;柴达木盆地地处40°N以南,90°E~100°E之间(或位于祁连山西侧)且该处气温由四周向中间递增;河西走廊与祁连山脉相邻且气温相对较高。(3)图中河流D是________,试述河流在图中河段的水文特征。(4)C地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葡萄种植业,成为我国最佳的优质酿酒葡萄生态产区之一。请对C地区发展葡萄生产的自然条件优势进行评价。(5)E城市是________,通过C、E两地的铁路是___________,试分析该铁路的重要意义。黄河答案:该河段处在黄河上游,水流湍急、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有凌汛现象。答案:地势平坦;气温日较差大;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有祁连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兰州兰新铁路答案:该铁路为第二亚欧大陆桥,有利于我国东西部之间的物资和信息的交流;推动沿线各国的经济与国际贸易发展;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和平周边环境。易错剖析:本题涉及到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较多,要求学生答出特点并分析成因,学生极易因找不到分析的着手点和信息点而没有思路或者分析错误。解析:第(1)题,在等温线图上要会读出特殊区域的数值范围;分析气温的差异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条件等方面考虑,图示地区位于内陆,故应主要从地形方面考虑。第(2)题,根据地形和气温的关系,等高线和等温线可以相互转换。结合经纬度和图上其他信息,要能进行空间定位。第(3)题,可根据河流的位置、形状和河段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第(4)题,葡萄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光照强、温差大、有充足的水源等。从C地区的自然特征方面可以进行分析。第(5)题,分析铁路的意义要结合其所在的位置,第二亚欧大陆桥具有十分重要的国际意义。纠错感悟:区域综合分析法是解题中运用相当广泛的一种方法,运用区域综合分析法应遵循如下思路与程序运用区域综合分析法,需要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分析。例如,可以对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作比较,从其起源、成因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其差异,归纳其共同点;可以通过对中亚沙尘暴成因的分析,思考哪些地方易发生沙尘暴(如北美、北非和澳大利亚),分析其发生沙尘暴的原因,并分析这些地方发生的沙尘暴与中亚地区沙尘暴的异同点,探究我国华北地区易发生沙尘暴的原因。总结此类区域的区域特征,并分析其原因,通过区域对比与分析,能够很好地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有助于同学们
本文标题:2011届高考地理二轮创新设计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7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讲 中国地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39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