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古代汉语胡安顺第四单元
1古代汉语教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教研室第四单元文选齊晉鞌之戰《左傳》【題解】鞌之戰是春秋時期發生在齊、晉兩國之間的一場重要戰爭。繼齊桓公之後,晉國成了北方諸侯國的盟主。魯宣公十二年,在著名的邲之戰中晉國被楚國打敗,導致鄭、宋等國叛晉附楚,嚴重動搖了晉國的霸主地位。與此同時,齊國與楚國建立同盟,並于魯成公二年春攻打晉的盟國魯、衛,企圖乘機恢復昔日的霸主地位。為了重振霸業,晉國應魯、衛之請出兵伐齊,鞌之戰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由於晉軍將帥具有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和團結戰鬥不怕犧牲的精神,故最終打敗齊軍,迫使齊國立下了城下之盟,尊晉國為盟主。文章再現了古代戰爭的激烈場面和軍人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思想境界,英雄人物不加點染而勇敢機智的形象躍然紙上,外交辭令謙卑有餘娓娓動聽而鋒芒逼人,充分顯示了《左傳》於平實中見神奇的敍事風格和隱約深藏的語言藝術。本文選自《左傳·成公二年》,題目為編者所加。原文較長,本文有刪節。注釋採用古注加今注的形式,〇之前為杜預的《注》,〇之後為編者的《注》。癸酉,師陳于鞌(ān),邴夏御齊侯,逢(páng)丑父為右①。晉解(xiè)張御郤(xì)克,鄭丘緩為右②。齊侯曰:“余姑翦滅此而朝食③。”不介馬而馳之④。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jù),未絕鼓音⑤,曰:“餘病矣!”張侯曰:“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餘折以御,左輪朱殷(yiān),豈敢言病?吾子忍之⑥!”緩曰:“自始合,苟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⑦!”張侯曰:“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⑧,若之何其以病敗君2之大事也?擐(huàn)甲執兵,固即死也⑨。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並轡,右援枹(fú)而鼓,馬逸不能止,師從之⑩。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11。①〇癸酉:魯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六月十七日。師:指晉、魯、衛、曹及齊等國的軍隊。鞌:齊地,在今濟南市西北,距齊都臨淄三百餘裏。本年春,齊伐魯攻取了魯邑龍,接着敗衛師於新築,魯、衛兩國向晉求救,晉出師擊齊,齊師回撤,於六月十七日這一天雙方在鞌擺開決戰陣勢。邴夏、逢丑父:均齊大夫。齊侯:齊頃公。②〇解張、郤克、鄭丘緩:均晉大夫。其中郤克時為晉執政大臣,中軍帥(中軍帥即三軍統帥)。右:車右。在戰車上負責保衛及排除路障等事。以上兩句交待齊、晉兩軍指揮部的情況。③姑:且也。翦:盡也。〇翦:消滅。此:指以晉為首的盟軍。④介:甲也。〇不介馬:來不及給馬披上護身甲。介,用作動詞。馳之:驅車沖向晉軍。⑤中軍將自執旗鼓,故雖傷而擊鼓不息。〇未絕鼓音:未停止擊鼓。春秋時期,主帥親自擊鼓指揮戰鬥。郤克作為三軍統帥而被箭射中,說明齊軍攻勢猛烈,晉軍傷亡很大。⑥張侯:解張也。朱:血色,血色久則殷。殷音近煙,今人謂赤黑為殷色。言血多汙車輪,御猶不敢息。〇貫:穿透。病:指傷勢嚴重。合:古車戰,敵對雙方的戰車由交合到閃開為一合(兩車相向衝擊,擦車而過。在錯車的瞬間車上戰士以兵器對刺)。吾子:對對方的親切稱呼。子,男子的美稱。⑦以其不識己推車。〇識:知道。鄭丘緩多次下車排除路障推車前進而郤克渾然不知,說明郤克注意力高度集中地注視着前方的敵情,忘記了身邊的發生的一切,反映出戰爭的激烈。⑧殿:鎮也。集:成也。⑨擐:貫也。即:就也。〇若之何其:怎麼能夠。若之何,固定結構。其,語氣副詞,表反問。擐:穿上。即:走向。大事:指重振霸業。⑩晉師從郤克軍。〇左並二句:左手將兩條轡繩並在一起駕車,騰出右手接過郤克的鼓槌擊鼓。轡:駕馭馬的韁繩。左右兩條,拴在兩匹驂馬的嘴上,車御用轡繩掌握車的方向。枹:鼓槌。此二句言解张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單手駕車擊鼓,非常勇敢且駕車技術高超,英雄形象躍然紙上。逸:(向齊軍)奔去。○11華不注:山名。〇敗績:軍隊大敗。周:動詞,圍繞。華不注:地在今濟南市東北不遠處。此山是一座孤山,故可繞行。韓厥夢子輿謂己曰:“且辟左右①。”故中御而從齊侯②。邴夏曰:“射3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謂之君子而射之,非禮也③。”射其左,越於車下。射其右,斃于車中④。綦(qí)毋張喪車,從韓厥,曰:“請寓乘⑤。”從左右,皆肘之,使立於後⑥。韓厥俛,定其右⑦。逢丑父與公易位⑧。將及華泉,驂絓於木而止⑨。丑父寢于中⑩,蛇出於其下,以肱擊之,傷而匿之,故不能推車而及⑾。韓厥執縶(zhí)馬前⑿,再拜稽(qǐ)首,奉觴加璧以進⒀,曰:“寡君使群臣為魯、衛請,曰‘無令輿師陷入君地⒁’。下臣不幸,屬(zhǔ)當戎行,無所逃隱⒂。且懼奔辟而忝兩君,臣辱戎士⒃,敢告不敏,攝官承乏⒄。”丑父使公下,如華泉取飲。鄭周父御佐車,宛茷(fèi)為右,載齊侯以免⒅。韓厥獻丑父,郤獻子將戮之。呼曰:“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將為戮乎○19?”郤子曰:“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者○20。”乃免之。①子輿:韓厥父。〇子輿:《左傳》中僅此一見。韓厥:此時任晉軍司馬,掌軍法,於成公十八年執政。謂己:指子輿托夢給韓厥說,迷信的說法。旦辟句:明天早晨上車後不要站在左右兩側。此言居中不吉利。以上二句插敍前一天夜裏韓厥做夢之事。②居中代御者。自非元帥,御者皆在中,將在左。〇中御:坐在車中的位置親自駕車。從:追趕。按:古戰車上車御居中,車右居右,軍官居左。但國君或主帥在車上時居中。韓厥非主帥,本當居左。③齊侯不知戎禮。〇君子:神態像道貌岸然的貴族。非禮:不合禮的規定。戰爭以殺敵立功為禮,故杜注“齊侯不知戎禮”。邴夏欲射殺車御阻止追兵,結果發現追車御者是個君子模樣的人,故向齊侯詢問。④越:隊也。〇斃:倒下。⑤〇綦毋張:晉大夫。寓:寄也。喪車:兵車毀壞了。⑥以左右皆死,不欲使立其處。〇從左三句:綦毋張先後站在車的左右兩側,韓厥均用胳膊肘示意不可,而讓他站在自己的身後。肘,名詞用作動詞。按:因其時車右倒在車中並未死,韓厥不便明言左右兩側危險,故以肘示意。杜《注》失之。⑦俛:俯也。右被射,僕車中,故俯安隱之。⑧居公處。〇公:齊頃公。因面臨被俘,故易位,欲代公死。⑨驂馬絓也。〇絓於木:掛在樹上。絓,絆住。⑩輚:士車。〇輚:同“棧”,以竹木條為車廂的比較簡易的車子。⑾為韓厥所及。丑父欲為右,故匿其傷。〇及:追趕上。按:丑父受傷是在戰前,此屬插敍。⑿縶:馬絆也。執之,示修臣僕之職。〇縶:馬絆,即拴馬的繩子。古君主出行,臣下負縶相從。韓厥執縶以示以臣事君禮待頃公。4⒀進觴璧,亦以示敬。〇稽首:叩頭至地,是古代九拜禮中最恭敬的一種禮節。觴:盛酒器。璧:中間有孔的圓形璧。進:獻。⒁本但為二國救請,不欲乃過入君地,謙辭。〇無:通“毋”。輿師:眾軍。輿,眾。陷入:落入不利的境地,此處義為“深入”。⒂屬:適。〇屬:副詞,正好。當:碰上。戎行:軍隊。這裏指齊頃公的兵車。⒃若奔辟,則為辱晉君,並為齊侯羞,故言二君。此蓋韓厥自處臣僕,謙敬之飾言。〇奔辟:逃跑。忝兩君:使兩國國君都蒙羞。忝,動詞,羞辱,這裏是使動用法。辱戎士:辱沒了軍人。義即自己是一個不合格的軍人。謙虛的說法。辱,動詞,這裏是使動用法。⒄言欲以己不敏,攝承空乏,從君俱還。〇敢:表謙副詞,或說為助動詞。義為“斗膽地”。不敏:不聰明,不才。攝官:代理官職。承乏:充數。按:以上數語均屬外交辭令。實際含義大致是:我既然是一個軍人,是一個軍官,就不能遇敵後退。我很不稱職,不會辦事,俘虜您是履行職責,事非得已,還請您原諒。⒅佐車:副車。〇華泉:華不注山上的泉水。鄭周父、宛茷:均齊大夫。免:義指脫險。○19〇郤獻子:即郤克,又称郤子。自今:從今以後。任患:承擔禍難。為戮:被殺。以上三句意在向晉人挑明自己並非齊頃公。按:魯宣公十七年(公元592年),晉國為了鞏固霸主地位擬召集有關諸侯國舉行盟會,派郤克到齊國請齊頃公與會。郤克到齊國後,齊頃公讓其母親蕭同叔子隔着帷帳偷看郤克(據說郤克是跛子),蕭同叔子看見郤克竟忍不住笑出聲來。郤克知道後極為惱火,發誓要報復這一笑之辱,故一聽說獻上的是齊頃公便想立即殺掉他。○20〇人不句:一個人不把用自己的死代君免除災禍看作難事。難,意動用法。勸:鼓勵。事君者:指臣下。晉侯夢大厲《左傳》【題解】晉厲公病入膏肓,桑田巫預言其很快將死,秦醫緩也指出其病不可治。厲公重賞了秦醫,卻殺了桑田巫。文章反應了厲公對國內人民的殘暴以及統治者喜怒無常不願聽真話的本性。成語“病入膏肓”即出自這篇文章,其中的測夢預言之說屬於迷信。本文選自《左傳·成公十年》,題目為編者所加。注釋採用古注加今注的形式,〇之前為杜預的《注》,〇之後為編者的《注》,◎之後為編者對《杜注》的《注》。晉侯夢大厲,被髪及地,搏膺而踴,曰:“殺余孫,不義①。餘得請於帝矣!”5壞大門及寢門而入。公懼,入於室。又壞戶。公覺,召桑田巫②。巫言如夢③。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④。”公疾病,求醫于秦。秦伯使醫緩為之⑤。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huāng)之上,膏之下,若我何⑥?”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⑦。”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六月丙午,晉侯欲麥⑧,使甸人獻麥⑨,饋人為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⑩。將食,張,如廁,陷而卒○11。小臣有晨夢負公以登天,及日中,負晉侯出諸廁,遂以為殉○12。①厲:鬼也。趙氏之先祖也。八年,晉侯殺趙同、趙括,故怒。○晉侯:晉厲公,晉景公子。搏膺:搥胸。踴:跳。◎趙同、趙括:晉卿趙盾異母弟。魯成公八年,晉成公(厲公祖父)女莊姬(趙盾子趙朔之妻)誣趙同、趙括謀反,六月,晉成公誅二人。據《史記·晉世家》載,時晉族滅趙氏,唯趙盾之孫趙武(趙氏孤兒)倖免。②桑田:晉邑。○帝:上帝。戶:內室之門,單扇。覺:睡醒,這裏義為驚醒。桑田:地在今河南靈寶縣境。巫:巫師。③巫云鬼怒,如公所夢。④言公不得及食新麥。○言公死在食新麥前。⑤緩:醫名。為:猶治也。○病:病情加重,惡化。秦伯:秦桓公。⑥肓:鬲也。心下為膏。○肓:音荒。心臟與隔膜之間古代中醫稱肓。膏:心尖脂肪古代中醫稱膏。⑦達:針。○攻:指灸。⑧週六月,今四月,麥始熟。○欲麥:欲嘗新麥。◎週六月:周曆六月。周曆早於夏曆兩個月。⑨甸人:主為公田者。○甸人:掌管諸侯土地農務的官員。⑩〇饋人:掌諸侯飲食的官員。示而句:讓桑田巫看其將食新麥,怒巫欺君而殺之。⑾張:腹滿也。○張:通“脹”,肚子脹。○12《傳》言巫以明術見殺,小臣以言夢自禍。〇小臣:小宦官。6汉字(下)第一节汉字形体的演变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系統,如果从殷商甲骨文算起,漢字已經有了三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在如此漫長的歷史中,漢字以其特有的超地域超方言的作用和藝術魅力,為記錄漢語、記錄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和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我們民族的瑰寶。我們學習漢字,不僅要掌握漢字的結構特點,同時要瞭解漢字形體演變的歷史和規律。从殷商到今天,漢字形體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根據學術界的一般看法,漢字形體演變的歷史主要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即古文字階段和今文字階段,這一劃分以秦作為分界線。秦及秦以前的漢字屬於古文字階段,秦以後的漢字屬於今文字的階段。一、古文字阶段古文字是秦及秦以前的的各种文字的总称,对“今文字”而言,一般包括甲骨文、殷周金文、戰國文字和小篆。传统观点不包括小篆,今人多以为应包括小篆,甚至包括先秦的隶书。古文字的共同特点是以象形、表意为构字基础,字形接近客观事物,象形色彩浓厚,结构随意,笔顺繁复,没有形成点画。(一)甲骨文甲骨文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殷商時期,人們以為神靈主宰著一切。所以每逢大事諸如天氣、收成、戰爭、田獵、婚娶等都要通過占卜向神問吉凶然後才做出決定。占卜材料用的是甲骨(龜甲和獸骨)。占卜結束後,占卜時間、占卜者、占問內容、占卜結果、應驗等情況一一用文字記錄下來刻在甲骨上,這種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簡稱甲文。由於甲骨文記錄的主要是占卜內容,最早的出土地是殷墟(晚商故都,在今河南安陽市北小屯村),記錄方式大部分是用刀刻,所以又有“卜辭”、“殷墟書契”、“甲骨刻辭”等名稱。甲骨文雖然大都是刻在甲骨之上,但甲骨並不是當時普通的書寫材料,而屬於為占卜這一特殊需要所採用的特殊材料。
本文标题:古代汉语胡安顺第四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403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