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泰州市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泰州市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3日来源:市局阅读人次:次前言建立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定期提出有价值、有说服力的报告,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服务是“质量和安全年”国家质检总局、省局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各级质监部门在“质量和安全年”都要编制有价值的质量分析报告,提交当地政府作为参考。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省质监局部署,泰州质监局组织撰写了《泰州市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2008年度),现予以发布。泰州市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为了系统、全面的了解我市产品质量状况,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强化社会质量意识,全面落实质量兴市工作,现就我市产品质量状况作初步分析。一、概况泰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现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四县级市和海陵、高港两区,总面积5793平方公里,总人口505万。建市以来,泰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49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5亿元、财政总收入263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13.5%和24.1%。自2003年开展质量兴市活动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创建省、国家级质量兴市先进市目标,不断加大质量工作宏观指导力度,扎实开展,深入推进,形成了市政府组织领导、各部门积极参与、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和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2008年11月顺利通过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省级核查验收。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在2007年全国综合实力200强地级城市评比中,我市名列第63位,质量竞争力名列第19位。1、全市质量管理现状目前,我市拥有轻工、纺织、冶金、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医药、机电、船舶、化工等四大优势主导产业,有各类工业企业总数1.4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00家。我市质量管理工作现状可从以下几方面反映:一是全民质量意识不断增强。在全市范围内通过深化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强化产品质量监督与检查、积极贯彻ISO9000标准、狠抓标准计量等技术基础工作、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强化质量意识和法制意识的宣传,深入开展“质量兴市”和“质量月”活动,使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对质量问题的认识更加明确,全社会抓质量的格局基本形成,涌现出扬子江药业集团、双登集团、光芒集团等一批在市场竞争中坚持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先进典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信誉的根本、效益的源泉,认识到抓质量是涉及企业发展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问题。二是质量管理更加科学。全市中小民营企业以贯彻实施ISO9000标准为重点,提高了企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省以上名牌企业包括扬子江、双登、光芒、梅兰等重点企业在贯标认证的基础上,以宣贯《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为重点,积极运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如六西格玛管理、5S管理等),加快了企业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步伐,企业质量竞争力显著提高。市供电、移动公司等服务单位以创奖为目标,组织贯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服务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深入推进。目前全市有16家单位荣获省质量奖称号,其中获省质量管理奖6家,省服务质量奖10家;有1762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约占全市工业企业数的13%,263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71家企业通过ISO18000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获证企业数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处于第6位。三是计量标准和质量准入不断强化。通过狠抓标准化、计量、质量认证三大技术体系建设,有效地夯实了企业质量基础。在标准化方面,泰隆公司牵头成立全国减速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新申报5个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春兰集团、林海集团、双登集团等企业主导或参与制订110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390个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累计制修订企业产品标准6200个,有标生产率达98%以上,31个企业获得了国家良好行为企业称号,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榜首。在计量工作方面,通过加大计量测试设备投入、完善计量检测体系、优化计量检测手段,促进了企业计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有1880家企业通过计量确认,61家企业通过定量包装“C”标志确认。在生产许可证和3C强制认证方面,强化了产品市场准入关,有832家食品生产企业领取QS证,671家企业领取工业生产许可证,204家企业领取3C认证证书,企业获证面达100%。四是人员素质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人员是质量兴企、兴市的重要力量。我们重视各类质量专业人员的培养,每年为企业培训标准化人员800人次,计量管理人员600人次,质量管理人员1200人次。同时,为壮大质量工程师队伍,共组织近1800名企业质量岗位具有大中专学历的人员参加全国质量专业资格统考,共有412名同志通过考试并注册。高素质人员队伍的壮大,为提高全市整体质量水平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当然,质量管理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企业缺乏质量竞争的理念与意识。参与市场竞争还是靠价格,是一种粗放型竞争模式,具体表现企业质量监督手段较差,不少企业根本没有监督质量的人员及产品检验机构;二是企业质量管理方法落后。全市通过各种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为1700多家,仅占全部企业的13%,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混乱,推进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的企业凤毛麟角;三是重视职工培训不够。不少企业职工长期不参加质量培训,企业对质量法律、法规、规章不熟悉;四是缺少对质量工作的定量分析。除少数管理基础好的企业外,其余企业质量损失分析缺乏,更谈不上对质量损失原因进行分析和改进;五是企业缺少人才的培养机制。一些企业缺少大专以上毕业生,质量人才出现断层。有的企业对招聘来大专生使用不当,培养不足,造成人才引进渠道越来越窄。目前我市412名质量工程师中多数来自春兰、扬子江、江山、双登等重点企业,有九成的企业缺少质量工程师,且已有近百名质量工程师跳槽到外地外资企业或不再注册,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的人才保障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2、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2008年,国家、省、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共抽查我市2061家企业2324批次的产品,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总体平均合格率达93.72%,比2007年提高2.1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产品合格率为94.52%;食品合格率92.05%;实行强制认证、工业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抽查合格率为93.27%。抽查结果表明,我市工业企业产品质量总体较好,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我市大中型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好。全年我市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3.2%,产品质量指数为99.1%,产品质量指数是以产品销售额来计算的,因此,产品质量指数大于平均抽查合格率,并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说明不合格产品都为销售额较少的小企业生产的产品。2)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有较大提高。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是最具权威性的抽查。2008年,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为88.2%,比上年高11.41个百分点,比当年全省平均合格率高一个百分点,列全省第2位。说明,我市产品合格率在稳步上升。各市(区)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见表1,各级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见表2。表1:2008年度各市(区)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表所属市(区)抽检批次合格批次平均合格率(%)靖江市34232093.57泰兴市48744992.2姜堰市51248193.95兴化市42740695.08海陵区27326396.34高港区18917291.01开发区948792.55合计2324217893.72表2:2008年度各级产品质量监督合格率统计表3、国家、省、市级名牌产品情况几年来,我市紧扣质量兴市活动的主题,以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技术质量水平、品牌知名度为重点,集中力量扶持、保护和发展了一批名牌产品,为促进全市经济结构优化、构筑地区经济竞争新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全市省级以上名牌产品销售额达757亿元,名牌产品销售额占全市总销售额的比重达28%。年初,我们对全市70家省以上名牌产品企业2008年度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跟踪分析,在金融危机严峻形势下,省以上名牌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有90%的企业呈现销售同比增长的态势,展示了我市通过推进名牌战略所取得的成效。全市各级名牌分布情况见表3。表3:截止2008年底名牌统计(按地区)奖项地区中国名牌江苏名牌泰州名牌企业数产品数企业数产品数企业数产品数市直22826海陵682632抽查级别抽检批次合格批次平均合格率(%)国抽756688.2省抽1709158492.69市抽54052897.78合计2324217893.72高港2389靖江2229362946泰兴4413172427姜堰1628910兴化1118192325合计99921371191494、生产许可证、3C等强制性产品认证情况我市近几年强化了对3C、生产许可证等强制性产品监督检查的力度,尤其是通过接受群众举报加大了无证生产案件的查处,促进了企业主动自觉地申请办证,规范了企业生产行为,维护了全市市场生产秩序。1)全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671家,涉及的主要产品是建筑外窗、眼镜、泵、特种劳保用品、制冷设备、砂轮、蓄电池、危化品等41大类产品。到2008年全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情况(按地区)见表4。表4:截至2008年底许可证企业统计(按地区)市区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合计19417798116866712)我市涉及3C认证产品主要是电线电缆、开关、低压电器、小功率电动机、电动工具、家用电器、照明设备、机动车辆及安全附件、安全玻璃、消防水带等13大类204家企业1054张证书。质监部门对3C获证企业每年根据国家认监委、省质监局部署组织现场核查,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到2008年全市3C获证情况(按地区)见表5。表5:截至2008年底3C认证企业数情况(按地区)市直海陵高港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合计6318585029222045、打击假冒伪劣情况泰州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稽查部门有效地开展执法打假工作,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6304人次,检查生产销售单位1903家,受理举报投诉786件,查办案件726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12383.74万元。1)以专项整治行动为中心我市把专项整治作为工作的重点,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检查活动,切实履行好职能。按照国家总局、省局的统一部署并结合地方特点,我市质监部门根据平时行政执法工作中发现的情况,针对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社会反映强烈、危害严重的突出问题,开展了多个专项执法行动。近年来,相继开展的专项行动涉及民生、安全、市场准入等多个方面,如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检查、节前食品专项检查、校园小卖部食品专项检查,行车、场内车辆、起重机械、锅炉等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建材产品、农资产品、消防产品专项检查,许可证产品、强制性认证产品专项检查等,并将专项行动与日常的行政执法工作紧密联系,点面结合、长抓不懈,全面履行监管职能。2)以大要案件查处为重点我市质监部门坚持以大案要案的查处为突破口,严厉打击各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集中力量查获了一批有影响的大要案件,社会反响良好。调整办案思路,引入“经营理念”,杜绝出现“大案小办”、“重案轻办”、“深案浅办”、“串案个办”的现象。2008年共查办案件726件,其中货值15万元以上或者销售额5万元以上大要案件222件,占所查案件总数的30.6%。3)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宗旨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质监部门一直坚持尽心尽力处理好每一起投诉,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宗旨。2008年,全市系统共接到各类举报、投诉、咨询786件,每起举报投诉均登记在册,处理完结率为100%。二、重点产品、行业和地区质量现状1、食品等涉及人身安全的产品质量1)食品质量安全情况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几年来,全市质监部门积极按照上级部门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做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2008年我市的食品质量经受住了抗震救灾、北京
本文标题:泰州市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4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