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比较文学重点和相关知识点总复习
实用文档1.比较文学兴起与发展的原因(了解)【选择】1)人民全球意识和学术上宏观意识的形成与发展;2)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发展,是比较文学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3)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必然结果。2.“比较文学”的定义【选择】【简答】法国学派——影响研究卡雷:“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和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梵·第根:“比较文学的目的实质上是研究不同文学相互间的关系”,而且规定只许研究两个国家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超过两国即超出了比较文学的界限。他为两国之间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设计了一个“经过路线”:起点(作家、著作、思想)——放送者到达点(另一国的某一作家、某一作品或某一页、某一思想或某一情感)——接受者沟通二者的媒介(个人或集团,原文的翻译或模仿)——传递者美国学派——平行研究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它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它表现领域的比较。”比较文学的性质是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比较文学”中的所谓“比较”,并不是一般方法论意义上的比较,而是一种观念,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一种研究工作中的基本立场,是指超越各种界限,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考察文学现象。3.“四跨”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各种文学关系【填空】4.三个文学关系【填空】【简答】事实联系——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价值关系——两个或几个民族的文学中,有些文学现象虽然不存在实际的联系,但它们的相异和相同都有某种可比性,因而具有研究价值交叉关系——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互相影响、互相阐发的关系5.比较文学的开放性【选择】【简答】它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它比传统的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传统文学研究:作家——作品比较文学:在研究方法上,比较文学不仅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而且具有迅速接纳新思想、新方法的敏锐和自觉。6.国别文学和民族文学【填空】【选择】【简答】国别文学——按国家这样的政治概念相区别的文学,例如,中国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美国文学等。民族文学——按民族区分的文学。实用文档7、可比性的重要地位:【选择】【简答】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根基,是关系到这一学科能不能建立、能不能生存的大问题。可比性是一种客观存在。(1)事实联系中国古代文学——日本古代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易仆生的社会问题剧——中国现代话剧《圣经·创世纪》——弥尔顿的《失乐园》研究角度:放送者、接受者和媒介(2)价值关系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具有整体性和同一性;又由于环境、条件、经历、种族等等的不同,形成了各种差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各民族文学都是人类的一种思想感情交流方式,必然具有共通之处。研究方法:求同、辩异例如:阿Q——唐·吉诃德;王熙凤——莎士比亚笔下的福斯塔夫。(3)交叉关系可比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如同一种矿藏,等待着我们去挖掘。文学之间并不缺少可比性,只是缺少发现可比性的眼睛。8、判断以下课题是否属于比较文学研究对象:【选择】【辨析】A.罗曼·罗兰在法国B.中外文学中的“俄狄浦斯情结”C.尼采与《红楼梦》D.鲁迅对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影响E.从中西文化看月亮文学与太阳文学F.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督教背景G.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学H.阿Q和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I.《圣经》与《古兰经》9、歌德在比较文学史上的贡献【填空】【选择】【简答】【辨析】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比较文学的目的:走向世界文学)10、比较文学之父——维尔曼【填空】【选择】维尔曼(1790-1870):《18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比较文学性质的讲座,1827-1830)、《比较文学研究》(1829)11、比较文学诞生的四个标志【简答】(1)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1877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总体比较文学》,由多种语言写成,介绍或提及欧洲主要国家及欧洲以外的许多文学;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了《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又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2)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标志了比较文学的时代已经正式开始”。(3)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1870年,俄国学者维谢洛夫斯基在彼得堡大学举办了“总体文学”讲座;1871年,意大利学者桑克蒂斯在那不勒斯主持“比较文学”讲座;查理·谢克福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举办“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讲座;1892年,法国学者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举办了比较文学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日耳曼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4)比较文学学位论文、学术专著与工具书的出现戴克斯特:《卢梭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1895年)贝茨:《海涅在法国》(1895年)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873-1890)贝茨:《比较文学目录初稿》实用文档12、教堂山会议(1958)【填空】【选择】韦勒克论文《比较文学的危机》对法国学派的批评:法国影响研究的狭隘性;实证主义的方法;记文化帐——民族主义和文化扩张主义;把美学评价(文学性)排除在比较文学之外。教堂山会议的意义:它是比较文学发展史的转折点。法美两国学者的争论促使他们各自检讨和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出现了双方互相吸收、取长补短的局面。比较文学理论更趋成熟,这一学科也获得了新的动力。它面对全球各民族的文学,既可以探索国家之间的影响和联系,又可以研究它的内在价值;既可以考证和比较,又有综合评价;既重视科学性,又重视美学性;既有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又有超越学科界限的、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比较研究。13、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类型:影响研究、平行研究、阐发研究、接受研究。【填空】【简答】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比较文学两个最基本类型、两大支柱14、影响研究的两大特征【填空】【简答】影响具有外来性和隐含性外来性——这种影响无法从本民族文学的传统和作家个人的各种因素作出解释,因而它是外来的隐含性——这种影响表现为一种精神渗透,它消融于作家的创作中,因此不着痕迹。15、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的内涵(传统影响研究的三进路——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简答】(1)流传学:站在“放送者”的角度,来对某个民族文学的作家、作品、文体,甚至是整个民族文学在国外的声誉、反响或影响进行研究。其研究重点往往是放送者对接受者的影响。例如:《赵氏孤儿》在18世纪欧洲的流传;歌德在英国;拜伦在法国;《茶花女》在中国。(2)渊源学: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某一文学作品的外来影响,研究它的题材、主题、思想、风格乃至艺术技巧等的来源。情节的借鉴:莎士比亚《错误的喜剧》——古罗马普劳图斯《孪生兄弟》;莎士比亚《奥瑟罗》——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作家钦提奥《寓言百篇》人物形象的借用:孙悟空形象的原形——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意象、隐喻的借用:闻一多《忘掉她》——美国女诗人萨拉·蒂斯戴尔的一首诗文学中的模仿——是指作家一局另一个民族作家的作品来进行写作,它虽然不像翻译那样完全忠实于原著,但尽可能保存被模仿的对象的特征。例如:鲁迅笔下的“狂人”脱胎于——果戈理的“狂人”(《狂人日记》)(3)媒介学:对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产生影响这一事实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影响的传播媒介主要包括:翻译、评论、外国文学的译介者、评论者,以及传递影响的旅人、书刊、社团、沙龙等。16、影响研究的具体方法——考究【填空】【选择】研究步骤:影响存在的提出——材料的搜求和考订——假设的证明——影响的深入研究17、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的不同之处【简答】(1)打破了时间、空间、质量和强度方面的限制,研究范围扩大了。(例:杜甫&歌德、汤显祖&莎士比亚、契诃夫&莫泊桑、高乃依&莎士比亚)(2)不用考稽事实,追溯源流,探索影响,而是一开始就比较异同,然后进行价值判断和美学思考,最终导出结论。(3)还提出了跨学科研究。实用文档18、文学性把握文学性的原则(平行研究的依据之二文学性,依据之一是可比性)【简答】(1)研究者的目的和重心必须放在文学上,而不是别的学科上;(2)研究的全过程必须始终围绕“文学”这个中心,以文学为出发点,以文学为主线,以文学为归宿;(3)研究的结果应该能作出对文学的发展有益的结论19、阐发研究的三角度和原则【简答】【论述】阐发研究的路径:(1)文学理论对文学现象的阐发用一种恰当的外来理论模式解释民族文学中的作品和文学现象,或者反过来,用本民族文学中的某种理论模式解释外民族文学中的作品和文学现象,以期在理解某些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方面获得一个新的角度和视野。举例一:用结构主义方法分析杜甫的《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举例二:用语义学派的“细读”法解读杜甫的《秋兴》第四首“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以文学理论阐发文学现象的原则,要注意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弊病,要充分认识不同民族之间文化背景的差异。西方神话“追寻”(quest)原型理论_如:追寻金羊毛的神话、寻找圣杯的传说和奥德赛。(2)理论对理论的阐发把不同民族文学的观念、理论、方法相互发现、相互印证、相互阐释,以达到完善某种文学观念、理论和方法的目的。举例:钱钟书《管锥篇》陆机:意—文—物;墨子:举—名—实;刘勰:情—辞—事;陆贽:心—言—事;佩尔斯:思想—符号—所指示之事物。以理论阐发理论的原则:应对所要阐发的对象有较为准确的把握;文学理论的阐发研究往往是相互的;研究者要尽可能作出评判,并得出结论。(3)跨学科的文学阐发在跨学科研究的范围内,阐发研究是以别的学科对文学作出阐发,或者用别的学科的理论来解释文学中的各种问题,而不是相反。如生态批评。阐发研究的总原则:(1)阐发的双向性——阐发研究绝不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的,即相互的。应避免帝国主义态度和民族虚无主义态度、奴化心理。(2)阐发的可行性——充分认识两种或几种民族在宇宙观、自然观、文学观、心理结构、表达方式、批评标准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不论是用自己的理论去阐发外民族的文学,还是用外民族文学的理论来阐发自己的文学,都必须对要采用的理论或模式,对要阐发的对象作具体分析,切实研究阐发的可行性。20、传统文学研究的共同缺陷【填空】【选择】17世纪以前: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模式;18、19世纪:历史主义—实证主义模式;一战后:美学—形式主义模式。共同缺陷——都未考虑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接受研究与影响研究的区别:侧重点不同传统影响研究——着重探讨不同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在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间的影响和接受上。接受研究——把重点放在研究作家作品对不同民族的广大读者(听众、观众)产生的作用,或者说一部文学作品被外民族的读者大众接受的情况上;也可以研究作家作品被不同民族的社会接受的情况。研究重点:把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反应,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并研究产生各种不同反应的社会的、历史的和个人的原因。21、神话与民间文学的区别和联系【简答】(1)神话与民间文学的联系1)神话属于民间文学2)民间文学中的相当一部分从神话演变、发展而来。(2)神话与民间文学的区别1)神话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民间文学在渐渐演变为自觉的艺术创造;2)神话是绝对无名氏的集体创作,民间文学则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讲叙者、传承者的个人因素。实用文档22、神话和民间文学研究的各个流派代表人物和观点【简答】【论述】【填空】(—)早期的神话与民间文学研究(始于19世纪初浪漫主义时期,主要成就取得在德国。)1793年,英国,詹姆
本文标题:比较文学重点和相关知识点总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45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