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程序文件标题金属类进料检验管理办法页次1OF3编号A-WI00-017版次第B版1、目的本规程规定了原材料进货检验的一般规则,指导质检员做好原材料进货检验,严格把好原材料进货的质量检验关,防止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入库或投入生产。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出产成品、半成品和代工产品、半成品所使用的电子类元器件、自加工件、外加工件、外购配套件、金属材料、定制品和各类辅助材料,包括售后产品维修所用材料和器件。不包括生产设备、办公用品、自用的仪器仪表和工具。1.1.圆钢2.1.1验证要求▲所有圆钢进料检验时,供方应提供每批号或炉号的质量证明书;▲当有特殊要求时(如无损检测),按要求提供相应的检验报告。2.1.2外观检测(全检):▲圆钢的表面不得有氧化皮和严重锈蚀:不得有裂纹、夹杂和分层;▲圆钢表面允许有局部发纹、结疤、凹坑、麻点和划痕,但深度不得超过原材料尺寸的偏差;▲圆钢表面允许有高度不超过1mm的凸块。2.1.3圆钢允许偏差(全检)单位:mm直径Ф5.5~7>7~20>20~30>30~50>50~80允许偏差±0.40±0.40±0.50±0.60±0.80直径Ф>80~110>110~150>150~190>190~250允许偏差±1.1±1.4±2.0±2.52.1.4圆钢圆度公差(公差):圆钢直径mm圆度公差≤40公称直径公差的50%>40~85公称直径公差的70%>85公称直径公差的75%2.1.5无损检测:材料或工艺有要求时,应根据要求进行探伤检测。2.1.6材质分析(采取随机抽样,每批每个炉号抽一个样品):45钢、合金结构钢需进行材质分析。2.2无缝钢管2.2.1外观检验(全检):▲钢管内、外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折叠、轧折、结疤和离层;2009年7月1日制订制订单位核准审核人起草人2011年2月14日修订程序文件标题金属类进料检验管理办法页次1OF3编号A-WI00-017版次第B版▲钢管两端应切成与轴线垂直的完整端面,并清除毛刺。2.2.2尺寸检验(抽检):▲签订技术协议书的,按协议检验尺寸;▲结构用热轧、冷拔无缝钢管外径和壁厚的允许误差:钢管种类外径mm偏差mm壁厚mm偏差mm热轧(挤压扩)管<50±0.50≤4或>20±12.5%≥50±1%>4-20+15%-12.5%冷拔(轧)管6-10±0.20≤1±0.1>10-30±0.40>1-3+15%-10%>30-50±0.45>3+12%-10%>50±1%▲弯曲度:钢管的弯曲度不大于如下规定:壁厚≤15mm>15-30mm>30mm弯曲度1.3mm/M1.5mm/M2mm/M▲定尺和倍尺长度应在通常长度范围内,其长度允许偏差为+200mm,每个倍尺长度应按如下规定留出切口余量:外径≤159mm5-10mm外径>159mm10-15mm2.2.3质和力学性能如有需要时可进行抽样检验。2.3钢板和钢带2.3.1报检资料检验:钢板和钢带报检时必须提交该批板带符合标准要求及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2.3.2外观检验(全检):▲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气泡、裂纹、结疤、折叠及夹杂,不得有分层;▲表面允许有深度和高度不大于厚度公差之半的折印、麻点、划伤、小拉痕、压痕以及氧化铁皮脱落所造成的表面粗糙的局部缺陷;▲表面的局部缺陷允许用修磨方法清除,但清除深度不得大于钢板和钢带厚度公差之半;▲钢板允许带缺陷交货i,但缺陷部分不得超过总长度的8%。2.3.3尺寸检验(抽检:每批不得少于5件,5件以下全检):2009年7月1日制订制订单位核准审核人起草人2011年2月14日修订程序文件标题金属类进料检验管理办法页次1OF3编号A-WI00-017版次第B版▲钢板或钢带厚度的允许偏差单位:mm公称厚度mm在下列宽度时的厚度允许偏差600-750750-10001000-15001500-20002000-23002300-27002700-3000≤1±0.10±0.10—————>1-2±0.15±0.17±0.18±0.20———>2-3±0.18±0.20±0.21±0.22±0.25——>3-4±0.23±0.26±0.28±0.28±0.30——>3-4+0.2-0.4+0.3-0.4+0.3-0.5+0.4-0.5+0.45-0.5——>4-5+0.2-0.5+0.2-0.6+0.25-0.6+0.4-0.6+0.45-0.6——>5-6+0.2-0.8+0.2-0.8+0.3-0.8+0.35-0.8+0.45-0.8+0.6-0.8—>6-7+0.2-0.8+0.2-0.8+0.3-0.8+0.40-0.8+0.50-0.8+0.7-0.8+1.0-0.8公称厚度mm负偏差mm下列宽度时的厚度允许正偏差1000-12001200-15001500-18001800-20002000-2500>2500>7-80.80.20.20.40.60.81.0>8-90.90.20.20.40.60.91.1>9-101.00.20.30.40.60.91.2>10-111.10.30.40.60.71.01.3>11-121.20.40.50.70.81.11.4>12-131.30.60.70.91.01.11.3>13-141.8——1.01.01.11.3>14-152.0——1.21.21.31.52009年7月1日制订制订单位核准审核人起草人2011年2月14日修订程序文件标金属类进料检验管理办法页次1OF3编号A-WI00-017题版次第B版▲钢板或钢带宽度的允许误差单位:mm钢板钢带切边不切边公称厚度宽度宽度允许偏差宽度宽度允许偏差宽度宽度允许偏差≤4≤800+6,0600-1000+50+200>800+10,0>4-16≤1500+10,0>1500+15,0>16-60所有宽+30,0>1000+109>1000+300>60所有宽+35,0▲钢板的长度允许偏差单位:mm公称厚度≤4>4~16>16~60>60钢板长度≤1500>1500≤2000>2000~6000>6000≤2000>2000~6000>6000所有长度长度允许偏差+100+150+100+250+300+150+300+400+500▲钢板平面度公差单位:mm测量单位长度1000钢带的镰刀弯公称厚度≤1.5>1.5~4>4~10>10~25>25每米不得大于3mm平面度公差15121087注:表中规定的不平度只适用于屈服点下限值不超过460N/mm²的钢板,屈服点超过的以及进行调质的钢板,其不平度的最大值为表内规定的1.5倍。2.3.4.化学成分分析及机械性能实验:需要时可进行材质分析和性能试验。2.4型钢2.4.1验证要求:型钢报检时必须提交该批型钢符合标准要求及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2.4.2外观检测▲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结疤、折叠、夹杂和分层;端面不允许存在毛刺;▲钢板表面不得有严重锈蚀和氧化皮。2.4.3尺寸检验2.4.3.1等边角铁▲等边角铁按定尺或倍尺长度交货时,应在合同中注明。其长度允许偏差:0~+50mm▲等边角铁每米弯曲度不大于4mm;5号以上型号的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0.4%;经双方协议,可供2009年7月1日制订制订单位核准审核人起草人2011年2月14日修订程序文件标题金属类进料检验管理办法页次1OF3编号A-WI00-017版次第B版应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0.2%的等边角钢▲等边角钢不得有明显的扭转。▲通用等边角钢尺寸允许偏差。角钢型号允许偏差单位mm边宽度B、b边厚度d2.5/1.6~5.6/3.6±0.8±0.46.3/4~9/5.6±1.5±0.610/6.3~14/9±2.0±0.716/10~20/12.5±2.5±1.0注:不等边角钢顶端直角允许偏差90°±35′,边端外角和顶角钝化不得使直径0.18d圆棒通▲特殊订购的角钢,按订购单标准检验。2.4.3.3热轨工字钢▲工字钢的弯腰绕度不应超过0.15d▲工字钢腿的外缘钝化不得使直径0.18t圆棒通过▲工字钢按定尺或倍尺长度交货时,应在合同中注明。其长度允许偏差:定尺、倍尺长度≤8m,允许偏差0~+40mm,定尺倍尺长度大于8m,允许偏差0~+80▲热轨工字钢尺寸允许偏差单位:mm型号允许偏差高度h腿宽度b腰厚度d≤14±2.0±2.0±0.514~18±2.518~30±3.0±3.0±0.730~40±3.5±0.840~63±1.0±4.0±0.9注:工字钢平均腿厚度的允许偏差为±0.06t2.4.3.4热轨槽钢▲槽钢的弯腰绕度不应该超过0.15d▲槽钢腿的外缘斜度,单腿不大于1.5%b,双腿不大于2.5%b▲槽钢腿端、肩钝化不得使直径0.18t的圆棒通过。▲槽钢按定尺或倍尺长度,定尺、倍尺长度≤8m,允许偏差0~+40mm,定尺倍尺长度>8mm,允许偏差0~+80mm。2009年7月1日制订制订单位核准审核人起草人2011年2月14日修订程序文件标题金属类进料检验管理办法页次1OF3编号A-WI00-017版次第B版▲槽钢每米弯曲度不大于3mm,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0.3%。▲槽钢不得有明显的扭转▲槽钢尺寸允许偏差单位:mm型号允许偏差高度h腿宽度b腰厚度d5~8±1.5±1.5±0.48~14±2.0±0.514~18±2.0±2.5±0.618~30±3.0±0.730~40±3.0±3.5±0.8注:槽钢平均腿厚度的允许偏差为±0.06t3判定3.1接收判定:全检各项指标均符合检验要求和抽检合格的批次材料,则判定合格、接收。抽检允收标准:检验水品:一般检验水品Ⅱ致命缺点AQL:0主要缺点AQL:0.4次要缺点AQL:1.53.2不接收判定:3.2.1全检中不能满足所有检验指标的待检品判定不合格,如果不合格品所占本次送检总数的比例大于10%,则整批次判定不接收。3.2.2抽检中不合格比例超出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的允收比例,则采用加严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复检一次,通过则判定此批次材料接收,否则则判定此批次材料整批不接收。3.3让步接收(特采):因生产急需没有条件换货,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材料,允许做特采处理,具体办法参见公司《质量手册》。2009年7月1日制订制订单位核准审核人起草人2011年2月14日修订程序文件标题进料检验管理办法页次3OF3编号A-WI00-017版次第B版3.3.1技术指标达不到标称额定值,但是可以充分满足特定产品的设计要求,仅允许让步接收用于此特定产品,如果用于其它产品必须重新评估。3.3.2因次要缺点被判不接收,无致命缺点、重要缺点,且不影响整机产品性能的材料。3.3.3因不合格品所占本次送检总数的比例大于10%被判不接收,有条件逐个检测剔除不良品的。3.3.4有条件返工、维修,且重新通过检验的被判不接受品。3.4判定接收材料,须在材料上贴“检验合格”标签或印章,判定不接收材料要贴“不接收”标签。3.5不合格品管理依照“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规定办理。4、作业流程4.1入库材料的质量管理4.1.1仓管员接收材料,完成数量清点核对,并放置于“待检区域”。4.1.2供应部填写“送检通知单/检验结果回执单”——仓库主管签字——质检部——检验、记录、标识——质检部主管签字——财务主管签字——完成入库、材料移至合格材料区待用——付款或付尾款。4.2自加工件和其他不需要办理入库流程的生产材料的质量管理4.2.1加工车间(或生产车间)完成数量清点核对,并置于待检区。4.2.2加工车间(或生产车间)填写“送检通知单/检验结果回执单”———送检单位主管签字——质检部——检验、记录、标识——质检部主管签字——完成入库、材料移至合格材料区待用——付款或付尾款。4.3质检部在收到质检单后,三个工作日出具检验结果;如有特殊情况,可协调处理。4.4未经检验接收或判定不接收的材料不得入库,不得进入生产流程。附件:送检通知单/检验结果回执单2009年7月1日制订制订单位核准审核人起草人2011年2月14日修订附1送检通知单/检验结果回执单送检单位入库编号送检日期第一联批次物料名称规格
本文标题:金属材料检验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463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