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如何进行市值管理此文是根据和君集团合伙人、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宋思勤先生在某区域上市公司协会演讲的摘要。精彩观点:1、市值管理有三个核心理念。第一点是帮助上市公司树立产融互动和创造EVA的经营理念;第二点是帮助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的经营体系;第三是在市值波动中进行价值实现,增加股东财富和公司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增长。2、我们为这个企业做了基于市值的发展战略,重新将企业推入了二次创业的轨道;然后通过市值管理价值模型,推动公司市值增长;市值增长后通过增发、并购的形式推动公司的新一轮的业绩增长,最终形成产融互动的经营局面。3、我们对A股市场有三个基本假设,市场化改革、无效性和上市公司资本经营的粗放性。我们希望通过这套市值管理方法论以及我们的实践,推进A股的市场化进程,提高市场的效率,提升上市公司的资本经营水平,从而使参与A股市场的投资者能够真正发现、支持并分享优秀公司的成长。4、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认识和改造这个世界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它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且更是你与这个世界相处与互动的一种方式。你依赖这个方法论,通过事业、职业、专业或兴趣爱好的方式,去结交一帮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为这个世界做出贡献创造价值,让自己和这个世界变得更好,顺便赚点儿钱。以下是演讲全文:我们开始今天的讲座,今天我讲座的主题是市值管理,分成三个方面给大家介绍,第一方面是先跟大家讲一下市值管理的方法论,第二方面就是进入到这个案例的分享,第三方面讲讲我们市值管理服务的立场和价值。第一部分:市值管理方法论我在这里提纲挈领地跟大家做一个市值管理方法论介绍。我们认为市值管理核心理念有三点:第一点是帮助上市公司树立产融互动和创造EVA的经营理念。现在很多上市公司的老板,他们更多的思维是在供研产销上面,但如何把产融进行有效的互动,如何把EVA创造而不是利润作为公司的经营理念,很多公司实际上是缺乏这个思维的。第二个是帮助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的经营体系,它是一套很完整的经营体系;第三是在市值波动中进行价值实现,增加股东财富和公司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增长。这三个理念是我们认为是市值管理最核心的三个理念。第一个理念,树立产融互动和创造EVA的经营理念。核心的就是下面这张图,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是在两个市场进行经营,第一个市场是资本市场,这个市场的经营目标是市值。第二个市场是产品市场,这个市场经营目标的核心是利润。实际上我们了解很多上市公司更多的是在右边,就是产品市场。每天供研产销思考的是利润问题,很少有上市公司能够有左边这套思维,更少有上市公司能够把这两种思维有效地融合。实质上市值管理核心的一个思维就是:第一,一家公司必须具备产业和资本两种思维,而且必须进行产融互动;第二,必须认识到从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股东财富来说,市值是终极指标,利润只是过渡性指标;第三,利润做的好不好会影响你的市值,这是经典的价值决定价格理论。但很少有人思考,反过来也是一样成立的,就是市值的高低同样也会影响你的利润和企业发展。第二个理念就是建立市值管理的经营体系,在我们的方法论里面,市值管理经营体系分成两个定义。第一个是广义的市值管理经营体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市值管理就是管理公司的一切”。简单地来理解,一个公司的市值是由净利润乘以市盈率,就是E乘以PE。如果是广义的市值管理经营体系,它应该就是把和市值相关的所有影响E的重要因素和所有影响PE的重要因素都有效地进行管理。在我们的方法论里,影响E的主要因素有这么几个:第一个,这家公司的产业布局和性质是怎样的,是多元产业还是单一产业,是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是周期性产业还是非周期性产业,是政策支持性产业还是政策退出型产业等;第二个,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每2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是不一样的,有的是B2B的,有的是B2C的,现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很多是“羊毛出在狗身上”,它的商业模式又不一样。所以要搞清楚一家公司到底怎么挣钱;第三个,核心能力是什么,每个公司的核心能力是不一样的,可能是规模、营销、品牌、团队等,每个公司挣钱的那个核心的东西它是不一样的;第四是企业家团队,在中国的经济转型背景下,对民营企业来说,企业家团队往往是影响一家公司能不能持续挣钱的核心要素,所以一个企业家团队是非常重要的;第五个是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和财务报表作假的差别在什么地方?财务报表作假显然大家都很理解是什么概念,盈余管理是在符合会计准则的条件下对财务报表进行合法合规的调节,这叫盈余管理。这些因素我们认为是影响E的最核心的因素。如果要进行市值管理的话,就要把影响E的这些因素做出相应的改变和优化调整。这个是企业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但是很少有企业家做右边PE(市盈率)的这些事情。我们认为有这些因素在影响一个公司的PE。第一个是资本市场的周期,就是股市周期。股市周期有牛市有熊市,在牛市里面还有结构性的熊市,在熊市里也有结构性的牛市。在整个股市发展过程当中,它有大周期和小周期存在,每个周期里面又有不同的主题。这是影响市盈率最大的因素。第二个是主题管理。每家上市公司都有若干个主题。每家公司的每个主题强弱是不一样的。我们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是一个怎样的定位,传递一个怎样的主题,这是需要管理的。第三是4R管理能力,4R我们是指投资者、分析员、监管机构和媒体关系。这是上市公司面对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四个对象,他们都是需要有效地进行管理的,而不仅仅是投资者关系管理或媒体关系管理;第四个是送转能力。每一家公司有两个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叫未分配利润,一个叫资本公积金,一个公司的送转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指标进行有效的评估;第五个是股东结构。即使是同一个产业做同样的业务的两家公司,如果它的股东结构不一样的话,那它市盈率是完全有可能不一样的,最典型的就是巴菲特效应;第六个是市值股价区间。两家同样业务的公司,它是十个亿市值和一百亿市值它的市盈率是绝对不一样的。一般来讲,市值越小、股价越低,市盈率越高。所以要进行市值管理的话,就涉及到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你不光要懂产业,你还要懂资本市场,懂每一个要素。每一个要素分开来讲都可以讲上一年的时间,都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方面来讲,这就是市值管理博大精深的地方。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们有一个市值管理实战研修班,针对每一个要素,我们都有专门的课程进行讲授,课程内容都是我们实际操作过的,实战性很强。以上是广义的市值管理经营体系,所谓的市值管理是管理公司的一切。在我们和君市值管理研究中心服务上市公司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更多地使用市值管理价值模型。这个市值管理价值模型更多的是在做市盈率的管理。因为我们有一个假设,在产业经营和产品经营方面,我们不会比目前我们服务的客户做得更好。我们提提建议可以,但是实际操作方面客户一定比我更能够做好。所以我们守住自己的能力圈,更多的是把能力发育在怎么去帮助企业管理市盈率方面,就是右边的哪些要素。基于右边的这些要素,我们创造了市值管理的价值模型,就是价值塑造、价值描述、价值传播和价值实现这四个模块。我们服务客户更多的是从这四个模块来进行服务的。我们给客户建立市值管理经营体系,就是进行这四个模块的建设。当然,最近我们做的一些案例,也涉足到了E的管理。一是通过并购基金的方式,去帮助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成长。二是通过股权激励、精益生产、产品营销等服务,帮助上市公司降本增效。第三个理念是在市值波动中进行价值实现,增加公司竞争力,促进公司可持续增长。这张图之前在网上传播很广,一根直线一根曲线,简单来说,直线代表净利润,曲线代表股价。从长期来讲的话这根曲线代表的价格一定是回归价值的,但是短期由于非理性因素的存在,它永远是偏离这条直线的,或高或低。那么在这个偏离过程中做什么动作就体现了市值管理水平的高低。我们要帮助上市公司在价格高于或低于内在价值的时候做一些相应的资本经营动作,增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这套机制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增长。这三个理念和这三张图是市值管理最核心的三个方面。我们在服务客户的过程当中,就是依据这三个理念去给客户进行服务。第二部分:案例分享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我们实际操作过的案例。A公司是深交所的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十几年来形成了杂乱的业务结构。它是一家做IT的公司,目前在A、B、C三个不同领域都有B2B的IT业务,A领域是医药行业,B领域是政府领域,C领域是城市领域。如果从净利润3上来看,一半以上的净利润是由A领域的IT业务提供的,因此这个公司的核心业务其实就是A领域IT的B2B业务。进一步分析A领域市场,发现B公司在这个市场占有率接近50%。这说明未来他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很有限,因为市场占有率已经很高,很难继续快速增长。我们看他近10年的净利润增长曲线,你发现这个公司从2002年到2011年近10年来利润基本没增长,主要原因是由于IT领域机会多变化快,过去A公司为了突破A领域的行业天花板,做了很多产业突破的尝试(B、C两个领域都是他的尝试),但基本失败(不贡献利润)。A公司当前核心业务仍集中在A领域的B2BIT业务,但目前该领域业务发展遭遇瓶颈。我们进一步看这家公司,它在A领域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第一是客户基础。其市场占有率已有50%;第二因为其做IT业务,积累了一定技术平台;第三,积累了一批人,做IT业务核心就是人才。这些是它的核心竞争力。从4R管理情况来看,有这么几个分析结论:1、这家公司没有研究员关注。从2006年到2011年底,累积5年时间只有10篇研究报告。2、机构股东数量少:2011年,前二十大股东中只有一家机构,2010年和2011年的股东名册显示,曾有几家机构持有A公司,但多数持股比例小、持股时间也很短。3、上市10年市值仅增长1.13倍,没有做过任何融资,大股东也没有做过减持。4、至今为止与竞争对手市值及市盈率差异大。它的竞争对手跟它差不多一个时间上市,目前有100亿的市值,而它只有10亿的市值。从市盈率看,竞争对手也比它高。我们扎到这个企业两个月时间去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A公司所处的IT行业是一个机会多、变化快有巨大发展空间的行业。凯文凯利(《失控》作者)最近有一个理论:未来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如果有新的技术一出现,就立马把之前做的最好的企业颠覆掉了。IT行业是最典型体现这个理论的行业,马化腾说微信不推出的话,可能腾讯已经死掉了。2、A公司主业为A领域ITB2B业务,但该业务已近饱和,其它机会它也没有抓住。看整个世界IT行业的变迁史,IBM、微软、google、facebook等不断被替代。因为不断有新的物种和商业模式出现替代老的物种和老的商业模式,这是IT行业最典型的一个特点。这家公司也很想去抓,但结论证明公司到今天为止一个机会也没抓住。3、这个公司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没有发育出一个吸引、孵化优秀人才的平台机制。IT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有没有一套机制吸引、孵化人才从而不断推出和迭代产品,这是行业里的核心竞争力。只要有人在,哪怕你现在暂时落后都没有关系。平台式公司要整出左手打右手的这种生态,实际上这种竞争是良性的竞争,通过竞争可以激发出每个人最大的活力,而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技术路线出现问题而导致这块业务全军覆没。4、过去没有产融互动思维,没有利用好上市公司平台。面对未来发展,A公司需要回答一系列问题:1、公司所处IT领域未来有哪些发展机会?2、是否能抓住这些发展机会?需要做出哪些改变?3、如何利用好上市公司平台加快公司发展?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上面讲的市值管理方法论。首先我们为这个企业做了基于市值的发展战略,重新将企业推入了二次创业的轨道;然后通过市值管理价值模型,推动公司市值增长;第三阶段是市值增长后通过增发、并购的形式推动公司的新一轮的业绩增长,最终形成产融互动的经营局面。下面我讲一下具体的几点工作。一、价值塑造第一点,我们与企业一起明确了未来3-5年的发展战略,确立了以市值为导向,产融互动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目标。这个战略的要点有这么几条。现在是10亿市值,未来3年要做成100亿市值。按照30倍市盈率计算,那利润就要做成3个亿。要做到这个利润目标,要做这么几件事情:1、业务目标:集中公司优势资源,成为A领域及A领
本文标题:如何进行市值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465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