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疾控机构建设规范及建设标准
疾控机构建设标准与规范的应用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新玲Email:wenxl302@163.comTel:87652030•为了认真贯彻执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2009)、《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技术规范》(2013),根据本人对《标准》与《规范》的理解和在建设管理工作中获得的些许感悟,总结了疾控机构项目建设实施的具体作法,提供给各位同仁共同商讨,以便疾控机构在建设项目实施活动中参考。报告内容•《标准》与《规范》的由来•项目建设的规划与布局•实验室建筑结构的特点与设计要求•建设施工的一般要求•项目工程检测和验收一、《标准》与《规范》的由来•1《标准》2002指导性意见2006征求意见2009年正式出台•2《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局•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建筑系统研究分会二、项目建设的规划与布局•1建设项目的基本要求•2建设项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3建设项目的选址•4平面布局要求•5总体设计时重点考虑问题•6实验室功能布局1项目建设的总体原则•疾控机构的基本建设在满足其功能的同时,必须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确保质量、节省能源和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应当结合当地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规划,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坚持科学、合理、适用、节约的建设原则,体现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点。•在保证基本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同时兼顾节约投资和降低运行能耗的因素,更好地保证和发挥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2建设项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疾控机构总体规划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是疾控机构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计划与实施的重要参考依据。•2.1建设规模疾控机构建设的规模是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结合本辖区的服务人口数或核定的编制人员数来确定履行基本职能、完成基本任务所需的建设规模。•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疾病机构的工作内容、工作量有所不同,因此建设规模也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各疾控机构承担的特殊工作适当扩大建筑规模。•是疾控机构建设项目立项的核心依据。省、市、县疾控中心建设规模2建设项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2总用地面积。根据建设规模,按1.2—2.0倍的容积率标准,推算出规划用地面积(用地面积=建设面积/容积率)。这是移址新建征地的重要参考依据。如:建筑面积为1.4万方,容积率取1.2则:用地面积=14000/1.2=11666(17.7亩)2建设项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3建筑密度。应根据自身的条件来把握,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建筑占地面积宜考虑占总用地面积的40%以下,尽可能留足余地,便于其它设施的建设。在总用地面积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建筑密度指标,可以考虑在当地规划政策支持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楼层数量,减少建筑占地面积。2建设项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4绿化面积。应符合当地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的绿化率要求。一般情况下,园林绿化面积应占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根据疾控机构实验室的特性,选用有利于净化空气、防止污染的植物品种。2建设项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5各类用房面积按建筑面积分类构成比,计算实验室用房面积和其他工作用房面积。3建设项目的选址•3.1项目基地选择必须符合当地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应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良田。•3.2项目基地应满足疾病控制工作和实验室科学实验的要求,并应具有水源、能源、信息交换和协作条件,交通方便。以利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3.3项目基地应避开易燃、易爆、有害气体、噪声、振动、电磁干扰和其它污染源,避免实验室数据受到影响;对实验室自身产生的上述危害,亦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4项目基地应远离食品和饲料生产、加工、储存,家禽、家禽饲养,畜禽产品加工等企业50米以上。4平面布局要求•总平面设计应包括用地范围内各类工作用房平面布置和室外道路、公用设施管网等的综合设计及环境设计等。在建筑空间和平面规划上分为四大功能区:实验检验区、综合业务区、行政办公区、后勤管理区。行政办公区实验检验区综合业务区后勤管理区各大功能区相应可以进一步细分由不同的模块组成实验检验区:微生物实验模块、理化检验模块、毒理实验模块(分散式布局)毒理理化微生物综合办公楼地市级疾控机构布局微生物理化毒理综合办公楼后勤保障楼住宅楼卫生应急楼微生物楼综合办公楼理化楼•4.1综合业务区:行政办公模块、业务办公模块、信息处理及应急指挥工作模块、社会服务工作模块;•根据业务需求和功能需要,设置传染病防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综合业务、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各类业务办公用房•4.2后勤管理区:设置实验用品库房、一般化学试剂库房、化学危险品库房、应急物资贮备库房、冷库、中心供应站、仪器设备维修用房、污水处理设施用房、通风空调设备机房、配电房、泵房、车库、消防设施用房等保障用房和餐厅、运动场、宿舍等。5总体设计时重点考虑问题5.1整体布局应坚持科学、合理和节约用地原则,新建疾控机构用地应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未来的发展。合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地物、水面和空间以及现有的公用设施等。5.2主要建筑物应有良好的朝向,建筑物间距应满足卫生、日照、采光、通风、消防等要求。5.3在功能分区明确的基础上,做到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科学设计人流物流,做到洁污分区,避免交叉感染。5.4住宅不宜建在工作用房区内,当建在同一区域内时,则应相互分隔,另设出入口,并应符合防止污染及干扰的有关规定。5.5实验用房与其他工作用房宜分开建设,实验楼的位置应设置在年平均最小风频上风向,充分考虑实验项目中有害因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5总体设计时重点考虑问题5.6必须设置三废处理的场所与设施,并满足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5.7室外道路、管网、绿化、停车场等应合理布局,并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5.8各类公用设施管网应综合布置,并与室外环境设计相结合,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方便使用和维护,并留有发展余地。5.9环境设计应符合当地主管部门的绿化要求,且宜适当提高绿化率。绿化植物品种的选用应有利于净化空气、防止污染。5.10由于条件所限,确需将实验、业务、行政办公等各功能用房集中在一个楼宇的,宜将实验用房置于楼宇最上部,保证实验用房呈独立区域,并处理好交通关系,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避免不同类别的人流、物流相互混杂。6实验室功能布局•疾控机构实验楼建筑应由实验用房、辅助用房、公用设施用房等组成。其设计应合理安排各类用房,做到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根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主要职能,实验室所承担的检验检测任务主要是微生物实验、理化实验和毒理实验等。在建设规划时,根据实验室不同的专业功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分设微生物实验楼、理化实验楼和毒理实验楼,但由于受到用地面积以及投资规模的限制,也可以考虑在规划布局时,将三项功能集中在一个建筑物内进行设计布局。实验室集中式布局6实验室功能布局•6.1横向布局•实验楼楼层平面宜设计为长条形、中廊式,垂直主通道宜设置在楼层平面总长度的1/3-1/4端,以总长度的1/3-1/4为界限,长端作为实验区(包括毒理实验室、理化检验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和其它功能实验室等),短端作为办公和生活区(包括实验人员的办公室、洗手间和学术会议、接待休息室、管井及垂直通道等)。实验室横向布局平面图实验区垂直通道区生活区办公区更衣区垂直通道区隔离门6实验室功能布局•6.2纵向布局(实验室采用集中式布局时)•楼层上部设毒理实验室动物饲养间布置在实验楼顶层,依次设置洗消室、模型制作室、功能观察实验室、动物解剖室、病理室、生化室、临床化验室等。•实验楼楼层由高到低依次设置毒理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等。•楼层中部设理化实验室依次设置色谱实验室(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气质联用、液质联用室等)、普通化学实验室(食品、化妆品、饮用水、室内空气、生物样品、健康相关产品和仪器分析的前处理及急性中毒产物分析室等)、光谱实验室(包括原子荧光、原子吸收、等离子发射、等离子发射-质谱联用等)。•楼层下部设微生物实验室设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包括P3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肠道细菌检测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呼吸道病毒实验室,肠道病毒实验室,HIV确认或初筛实验室,结核病参比实验室等)、卫生微生物实验室(包括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和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等)实验室纵向布置示意图三、实验室建筑结构特点与工艺要求•实验楼建筑结构的特殊要求•通用实验室工艺设计要求•专用实验室工艺设计要求1实验楼建筑结构的特殊要求•抗震特殊设防类: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实验室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按承担中试和存放剧毒的高危险传染病病毒任务实验室的建筑或其区段,如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含地下室和技术夹层)、菌毒种库等,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特殊设防类,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防止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1实验楼建筑结构的特殊要求•抗震重点设防类:对于不承担上述任务的县、县级市及以上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室,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结构:实验楼建筑结构宜采用框架(剪)结构或钢结构的标准单元组合设计,便于实验室在以后的改、扩建时灵活设置。•耐火等级:建筑物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2通用实验室设计要求•实验室建筑与室内的专业工艺设计,不但需要体现出专业的整体概念,又要能传达交流、互动的思想。•实验室标准单元组合设计应满足使用要求,并与通风柜、实验台及实验仪器设备的布置、结构选型以及管道空间布置紧密结合,还要考虑到未来的变化发展,以开放式、灵活性的布局满足实验室的发展需求2.1开间与进深•通用实验室标准单元开间应由实验台宽度、布置方式及间距决定。实验台平行布置的标准单元,其开间宜为7.0m-8.0m,1/2标准单元开间以3.6m为佳。实验室标准单元进深应由实验台长度、通风柜及实验仪器设备布置决定,且不宜小于6.6m,以7.0-8.0m为佳。2.2门与窗•1/2个标准单元组成的实验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m,高度不应小于2.10m。•一个及以上标准单元组成的实验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20m,高度不应小于2.10m。•有特殊要求的房间的门洞尺寸应按具体情况确定。实验室的门扇应设观察窗。•外窗的玻地比不小于1/6,可开启窗扇不小于外窗面积的1/3。•底层、半地下室及地下室的外窗应采取防虫及防啮齿动物的措施。2.3走廊与楼梯•实验楼中廊式走道宽度应不低于1.80m。•走道地面有高差时,当高差不足二级踏步时,不得设置台阶,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8。•主通道楼梯,其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17m。•实验楼应安装电梯,且至少设有一部货梯或有一部客梯可兼作货梯。有条件的宜设置独立的污物电梯。2.4卫生间与更衣间•卫生间离最远工作点的水平距离一般不应大于50m。•卫生间应设前室,并配备洗手盆及镜箱。男厕所设大便器和小便器各不宜少于两具,女厕所大便器不宜少于两具。卫生用具间,可独立设置或与厕所结合设置,其内应设拖布池及拖布吊挂设施和地漏。•实验楼各楼层宜设更衣间,每人使用面积不宜小于0.60平方米,且应设更衣柜及换鞋柜。更衣间可采用集中式、分散式或两者结合的布置方式。2.5层高与净高•实验楼层高宜为3.6m-4.2m,带技术层的楼层层高宜为5.0m-5.6m。•普通实验室室内净高宜为2.6m-2.8m;专用实验室的室内净高应按实验仪器设备尺寸、安装及检修的要求确定,如有洁净度、压力梯度、恒温恒湿等特殊要求的专用实验室净高宜为2.6m。•走道净高不应低于2.4m。2.6
本文标题:疾控机构建设规范及建设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466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