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在和本我的关系上,自我好像是骑在马背上的人,他驾驭着这匹桀骜不驯的马,约束着它前进的方向。”------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前言“自我是个人心理宇宙的中心。”------威廉.詹姆斯前言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的内涵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知、体验和调节控制的心理活动。自我意识几乎是所有人文学科都会涉及的研究对象,有哲学角度的睿智阐释,也有社会学的精彩剖析。从心理学的视角来探析自我意识问题,主要是以个体的正常状态下的处于发展状态中的成人为基点的,是个体人的个别的自我意识,而不是群体人的类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内涵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大脑机能,是意识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所代表和象征的是一个人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觉醒和升华,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殊标志。自我意识的形成和成熟使得人由自觉走向自主,由被动走向主动,由感性走向理性,它是人类得以不断自我超越和开拓创新的根本力量之源。自我意识的形式结构1、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认知部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评价,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自我认知解决的是“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自我认知层面存在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冲突。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认识你自己”也是一个终生课题。自我意识的形式结构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部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产生的情绪体验,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上产生的,以体验的形式表现出个体对待自己是否悦纳的情绪。如自我感受、自爱、自卑、自信、自尊、责任感、优越感、成就感、羞耻感、自我效能感等。自我认知决定自我体验,而自我体验又强化着自我认知,自我体验主要涉及“我是否满意自己”“我是否悦纳自己”等问题。自我意识的形式结构3、自我调节。自我调节体现了自我意识的意志特征,它总是为自我实现服务,主要表现为个体为达到自我目标,而对自己心理和行为进行的监控和调节。其中,自我检查是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自我监督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难则对自己的言行实行监督的过程。自我监控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的掌握。自我意识的内容结构1、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体验和调节。例如,身高、体重、容貌以及温饱感、舒适感、病痛等,也就是生理的自我。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生理自我不能接纳,如嫌自己个了矮、不漂亮、身材差、皮肤黑等,就会讨厌自己,产生自卑感从而缺乏自信。2、个体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体验和调节。如智慧、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爱好、意志等的认识和体验,也就是心理的自我。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理自我评价低,如嫌自己能力差、智商不高、情绪起伏太大,自制力差等,就会否定自己。3、个体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体验和调节。包括个体对周围客观环境和人的影响、作用的认识和体验,也包括对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责任、力量的认识和体验,也就是社会的自我。如果一个人认为周围的人不喜欢自己,不接纳自己,找不到知心朋友,就会感到很孤独、寂寞。自我意识的内容结构每个人的自我意识都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而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首先是形成对外部世界、对他人的认识,然后才逐步认识自己。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人的一生都在进行。自我意识的理论发展(一)(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八个阶段)其中,青年期: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角色的形成。自我意识的理论发展(二)(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1、本我,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2、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3、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神经病,危及人格的发展。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过程分化与矛盾---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要理解熟悉。统一与转化---积极自我探究要重点自学思考。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大学阶段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矛盾突出的时期,也是使其趋向统一和转化的关键时期。一般来说,大一学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和盲目性;大二、大三的学生理想成分较多,容易想入非非;大一到大三,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矛盾冲突,常常是急剧的,大三以后才显得沉着稳定了;以后自我意识再变化发展就没有大学时这样急剧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功能个体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对自我的接受和认可,即有成熟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自我形象。良好的自我意识不但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一个人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获得成功的基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功能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自我意识的确立,就是树立自己独立的需求结构与价值观,是告别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个人全面发展、走向成功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有的大学生之所以常常感到失落、无聊,就是因为没有能真正达到自我确立。大学生如果以错误的观念看待自己与环境,要么自卑多疑,要么抑郁敏感,把自己放在一个不恰当的位置,以不恰当的方式评价自己、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缺乏自知之明,就会使自己的心理无法平衡,严重的还会引发心理障碍。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功能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自我意识的确立,就是树立自己独立的需求结构与价值观,是告别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个人全面发展、走向成功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有的大学生之所以常常感到失落、无聊,就是因为没有能真正达到自我确立。大学生如果以错误的观念看待自己与环境,要么自卑多疑,要么抑郁敏感,把自己放在一个不恰当的位置,以不恰当的方式评价自己、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缺乏自知之明,就会使自己的心理无法平衡,严重的还会引发心理障碍。第三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常见自我意识偏差(一)过度的自尊心与自卑感适度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个人健康成长所必不可少的一种心理品质,同时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种主要表现。常见自我意识偏差(二)过度的自我接受或拒绝过度的自我接纳会使自己犹如井底之蛙,盲目自信,并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而过度的自我拒绝会使自己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自己、否定自己的自卑感,从而失去应有的进取心。这两种认识的偏差对青年心理的健康成长与成熟是极其有害的。常见自我意识偏差(三)过度的自我中心或从众自我中心的人凡事从自我出发,不能设身处地进行客观思考。大学校园中的从众现象常见的有学习从众、消费从众、恋爱从众、娱乐从众、择业从众等。从众效应最值得注意的是“班级效应”和“宿舍效应”。自我意识形成的主要因素(一)社会经济地位一是影响有关自我隶属于某一阶级、阶层的社会自我意识,从而决定自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态度。二是影响个体心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例如自我成就、自我实现欲求的高低等。这些自我意识成分在情绪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重或自卑、自贱,对个体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产生重大影响。自我意识形成的主要因素(二)社会文化环境文化是自我形成的生活背景,是自我整合的关键。不同的文化模式对个体自我的影响不同。例如价值观和规范严密的文化易于形成个人的集体自我和社会自我,而多元价值关和更少规范性的松散文化有利于个人自我形成。文化差异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同一个国家社会内部的不同群体之间。自我意识形成的主要因素(三)家庭教养个体最早的社会环境是家庭,家庭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许多研究者认为,儿童对自己的看法是他们父母如何看待他们的反映,因为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属于“重要他人”,是文化的传递者,父母通过对儿童行为的奖惩来影响其自我意识的形成。经常受到父母肯定奖赏的儿童倾向于形成肯定的自我;相反,苛刻的父母所给予的否定评价则易使儿童形成否定的自我,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自我分裂。由“留守儿童”考上的大学生,受隔代教养方式的影响,自我意识出现的偏差很大,自我中心和自卑感比较突出。儿童在童年期的自我意识将严重影响成年后的自我意识的整合。自我意识形成的主要因素(四)角色扮演角色指与某种社会身份相称的行为规范的集合。个体角色扮演成功,易于形成自信、自尊的自我意识,能促使更高的成就意识的发展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自主自知增强自主意识,“做一个更好的我”正确评价自己,做到有自知之明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确立自尊自信加强自我修养,保持自爱自尊积极悦纳自我,不断自强自信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会自控自立优化管理策略勤学榜样人物第四节“自我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内容略)自我是个人心理宇宙的中心个体心理活动与人的自我意识有密切关系,它决定着我们下一步将如何行动。历史的道路从来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车尔尼雪夫斯基(俄)(2013年3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特别引用此句)青春的路,绝不会平坦。但无论如何,最后都会有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
本文标题:个体自我意识及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512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