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鱼我所欲也+++中考知识点解析+2010--2016
鱼我所欲也中考知识点解析2010--2016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一、注解1、所欲有甚于生者甚:超过,胜过2、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3、死亦我所恶恶:厌恶4、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辟:同“避”,躲避5、贤者能勿丧耳丧:丧失6、蹴尔而与之蹴:践踏,用脚踢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8、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有什么益处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激10、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原先,从前11、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二、翻译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翻译: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翻译: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它不致丧失罢了。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翻译: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4、此之谓失其本心。翻译:这就叫做丧失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译文:先前(有人)宁可死也不愿意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6、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翻译:然而,如果你(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三、问答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中“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中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一生活常理为喻的作用是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从论证方法看,这句话用的是比喻论证。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舍生而取义者也),体现中心(或主旨)的句子: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而取义。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用的是对比论证;句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的是举例论证;“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4、文中所说的“甚于生者”指的是义,“甚于死者”就是不义;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愿领取美国的救济粮。6、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2分)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7、简要概括作者在第二段中阐述的观点(4分)答:人不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8、第二段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举出其中一例。(3分)[答: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②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④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对比。9、“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10、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指的是什么?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去本心?舍生取义之心(或善良的本性);为物欲所诱惑。11、《鱼我所欲也》表明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你是怎样看待这种情趣和态度的?(4分)答:孟子表明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的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高尚的气节,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1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强调人生本来就有羞耻心,这是一种善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有的人却因经不起利欲的诱惑,丧失了这种善心,干出见利忘义的事;而那些敢于坚守正义的“贤者”,只不过是能够自觉保护和发扬这种固有的善心罢了。13、本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14、孟子的文章以善辩著称,请结合文句进行说明,(1)善于使用比喻,本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把抽象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2)善于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3)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本文标题:鱼我所欲也+++中考知识点解析+2010--201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518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