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一轮复习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4课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什么是西学东渐?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科技文化思想的传入。利玛窦1840年(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器物(科技)制度(经政)思想文化学西方—资本主义学苏俄—社会主义-----向世界学习千年变局184018601895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欧美资本主义崛起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瓜分狂潮苦苦求索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强国御侮坚船利炮开眼启迪中体西用仿造器物西学落户维新变法变革制度思想解放推动变法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知识分子无产阶级思想民主科学陈独秀李大钊激进派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三民主义孙中山革命派制度君主立宪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维新派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洋务派地主阶级器物师夷长技以制夷林则徐魏源抵抗派层次思想主张代表人物派别阶级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年代)1、含义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反映了其核心和目的。核心内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2、背景A晚清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B西方资本主义崛起——侵略扩张中国惨败——惊醒志士3、代表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抵抗派)C思想基础:(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经世致用材料一155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官员在《会典》书籍上查不出有意大利这个地方,就坚决否认世界上有意大利。幸而《会典》上有大西洋国,于是利玛窦只好自封为大西洋国民。材料二因为许多洋人不肯向中国官员下跪,于是许多中国人便认定洋人的腿弯不了,倒下就站不起来。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当时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无知,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发展。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内容①设立译馆,翻译夷书;②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③仿制西方战舰炮车。地位《四洲志》介绍世界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情。《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基础: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地位:《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宗旨:《海国图志》的宗旨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意义: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着人们的思想•“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扮演了两大角色:他是黄昏时的猫头鹰,理性地预告了天黑后的凄凉;他是黎明前的云雀,清脆地预告了天亮后的雾霭。——周兴旺《海国图志》在1853年流入日本,一度成为日本追求海外知识幕府志士的必读书。……《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大国崛起.日本》(在中国)《海国图志》问世后却很少有人问津。然而,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朝川济世《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对中国、日本的不同影响》【历史现场】《海国图志》的不同境遇《海国图志》:墙内开花墙外香正如当代历史学家戴逸所说的“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材料一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材料二魏源:“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①林则徐和魏源关注的焦点(共同点)是什么?②魏源思想突出的特点是什么?③从“师夷”的内容和“救亡”途径上看,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有何局限性?4、评价:进步性:(1)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也体现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和效仿。(2)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对外部世界的无知和封闭,揭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3)“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后来洋务派思想的形成以及洋务运动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局限性:以保存封建制度为前提;基本未付诸实践二、“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1、含义“中学为体”——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的具体措施,通过洋务运动来挽救清王朝。师夷长技以自强(行动的理论依据,指导思想)(口号)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内忧)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强经济侵略(外患)2、背景3、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论洋务运动•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勤远略。”洋务运动的内容•(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70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60年代开始)开创近代教育制度。:洋务运动4、实践洋务运动的影响1、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和工具2、培养了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3、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4、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经济扩张5、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6、在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结局: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温故知新“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双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李鸿章请回答:(1)材料中的“破屋子”指的是什么?(2)“裱糊匠”指的是哪些人?(3)“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东贴西补?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洋务派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洋务运动失败根本原因: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变革封建制度。5、评价积极性:(1)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冲击了传统的保守思想,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进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局限性:”中体西用“思想无法使中国真正走向富强,洋务运动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最终以失败结束。问题探究: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何异同点?•相同:①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②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③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同:①洋务派侧重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林则徐、魏源侧重于对外抵御列强侵略;•②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等实践活动;•林则徐、魏源实践较少。早期维新派为何与洋务派分道扬镳?•“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郑观应《盛世危言》•王韬到过英国、法国和俄国;•郑观应在外国资本企业做买办,并参与创办轮船招商局1、维新思想的产生——早期维新思想2、维新思想的发展——康梁维新思想3、维新思想的传播——论战三、维新变法思想4、维新思想的实践——戊戌变法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2)代表人物——转化中的资产阶级的新型知识分子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民族危机)②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不断传入(来源)③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经济、阶级基础)(1)背景:王韬薛福成郑观应……改革制度——君主立宪制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发展工商业——商战救国(3)主张:积极:反映了资产阶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4)评价: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更没有付诸行动。2.维新思想的发展——19世纪90年代康梁思想1).背景①甲午战争的失败,帝国主义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②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级力量壮大③早期维新思想奠定思想基础2).代表人物及主张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康有为(1858——1927)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主张:在《新》中将封建统治者奉为正统的古文经说成是伪经,从根本上支援了封建者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在《孔》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从而借助经学外衣,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作用:有力地抨击了封建顽固势力,被称为是“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为”。拓展历史思维材料一“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中国通史》材料二《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借助于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人教版教材探究一(1)有人评价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依据材料一、二说明“造反”和“跪着”的含义。造反: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跪着:借助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梁启超(1873——1929)代表作:《变法通议》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指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严复(1854——1921)主张: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①原因:维新思想传播遭到封建顽固势力反对3、维新思想的传播——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②焦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要不要变法维新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最基本核心论战的焦点封建顽固派维新派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祖宗之法不可变宁亡国不可变法变者天下之公理反对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政权坚持科举取土,反对西学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A.实质: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B.影响:推动维新思想传播推动维新变法运动高涨③作用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5、维新思想的实践:戊戌变法4、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原因: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为减少阻力;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程度不高,力量弱小;维新派对自己的理论认识肤浅(他们的思想是从西方引进来的,然后把外国的东西加以民族化,并非社会实践的产物)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具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戊戌变法影响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作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一次资产阶级的改革运动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积极性: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民的觉醒。6、康梁维新思想的评价局限性:康梁维新思想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这一思想无法在中国实现。拓展历史思维材料1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出版的译著数量之巨、种类之多、范围之广,为所罕见。封建传统的思想文化和顽固守旧的社会风气,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中国通史》材料2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陈独秀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探究一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康梁维新思想产生的社会影响。最大历史功绩拓展历史思维实现了思想由愚昧封闭到学习西方技术的转变实现了学习西方技术从思想到实践的转变实现了学习西方由“器物”到“制度”的思想突破实现了学习西方制度由“思想”到“实践”的突破
本文标题:一轮复习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525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