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唐诗宋词选读之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诗宋词选读寄扬州韩绰判官学习目标1、理解诗意,结合背景感悟情感2、鉴赏诗歌的形象、技巧和思想感情晚唐诗总论晚唐时社会状况急转而下,宦官专权、藩镇割剧、又爆发了最终令唐王朝轰然坍塌的黄巢大起义,面对这种情况,诗人们大都忧时嗟生、消极悲观,关注对象从社会转入自身情感,吟诵男女之情蔚成风气,艺术格调上,一方面继承中唐精工雕琢的“人工之美”诗风,另一方面也推重天真隽永、平淡的诗风。依风格可大致分为五类:以杜牧、许浑为代表的清丽感伤风格,追求语言典丽、空灵飘逸的感伤诗风;以李商隐、温庭筠为代表的深婉绮艳风格,李深婉蕴藉,是晚唐最有成就的诗人,而温则开香艳一派;以司空图、陆龟蒙为代表的隐逸诗风;以贾岛、姚合为代表的苦吟诗风,贾凄清幽曲,姚平淡含蓄;以郑谷、韦庄、罗隐、杜荀鹤、皮日休等人为代表的乱世悲慨与怨刺诗风。知人论世(一)作者简介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杜牧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二)创作背景此诗是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或开成元年(836年)秋。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至大和九年(835年),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与韩绰是同僚。唐代的扬州,是长江中下游繁荣的都会,店肆林立,商贾如云,酒楼舞榭,比比皆是,“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数万,辉罗耀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太平广记》卷273引《唐阙文》)。“性疏野放荡”的杜牧,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出没于青楼倡家,有不少风流韵事,韩绰在这方面是他同道,所以回到长安后写诗寄赠。理解诗意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玉人,现在何处听人吹箫?鉴赏诗歌1、“隐隐”“迢迢”叠词用得很好,请试分析。2、诗歌用什么手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3、诗歌用什么手法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赏析“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1、“隐隐”“迢迢”叠词用得很好,请试分析。(1)“隐隐”“迢迢”两对叠字,写出了隐隐约约的青翠山峦、悠长邈远的江东水流等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2)隐约暗示着诗人与朋友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流露出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2、诗歌用什么手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1)远近结合,远景写青山逶迤,绿水如带;近景绘二十四桥,月夜听箫;(2)视听结合,青山绿水秋草明月是视觉;箫声悠扬是听觉;(3)想象,诗人想象扬州的青山、绿水、明月、箫声,描绘了明丽幽远的意境,寄托诗人对扬州的无限怀念。3、诗歌用什么手法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感情?(1)借景抒情,诗歌描绘明月之下,青山逶迤,绿水如带,二十四桥,箫声悠扬的明丽幽远之景,表达诗人对扬州的怀念之情;(2)想象手法,诗人设想友人韩绰远在扬州,二十四桥上教吹箫的生活图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4、赏析“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1)运用想象手法,设想友人韩绰在月明桥上教吹箫的生活图景;(2)明月之下,二十四桥上,玉人吹箫,箫声悠扬,飘散在江南秋夜,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营造这明丽的境界;(3)表达诗人对江南风光的无限向往,对友人的思念。
本文标题:唐诗宋词选读之寄扬州韩绰判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546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