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高中语文专题-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0高中语文专题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知人论世,以意逆志1题型一分析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题型二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题型篇——从“题型角度”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2(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张元【注】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张元,宋代爱国词人。“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题型一分析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解题思维3(1)对于写景抒情类的诗歌而言,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时要联系诗歌中的景物、典故、表达技巧等。本词中的“起舞闻鸡”化用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考生需要熟悉这个典故的本来意义,并通过诗歌内容感受作者的感情倾向。在这里作者用闻鸡起舞和后面的“酒未醒”,表达了自己有报国之志却难以实现的悲愤之情。(2)后一句写江潮退落、秋江冷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突出“落”和“冷”,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3)不管是化用典故还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都要先点出手法,然后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思想情感。解题思维4答案:①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②寓情于景,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每答出一点2分。)5(2014·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暮春[宋]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暮春山间[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解题思维6解答本题要抓住意象特征来把握情感。抓住两首诗的意象特点,就能把握其感情的不同之处。(1)《暮春》写了落花、柳绵、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因暮春引发的惜春伤感之情。(2)《暮春山间》写诗人缓步春山,看到莺、燕各自轻盈飞翔和桃花凋谢,又闻到涧水香,描绘了一幅幽美静谧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愉悦闲适之情。解题思维7答案:《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感之情,(步骤1)是通过写落花、柳绵、子规等暮春意象来表现的;(步骤2)(2分)《暮春山间》一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欣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悦闲适之感,(步骤1)是通过写诗人缓步春山,看到莺、燕各自轻盈飞翔和桃花凋谢,又闻到涧水香来表现这种情感的。(步骤2)(2分)8概括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在历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中都有重要体现。这类题的设题角度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从诗词的全局入手,要求概括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提问的方式往往为“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词)的主旨是什么”“这首诗(词)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词)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人生态度)”等;一种是就某几句或某一句设题,结合具体诗句的内容、意境、语言或表达技巧等来考查。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准确把握并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鉴赏古代诗歌的目的和前提,近几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均涉及了对思想感情的考查。9一般设问方式:①直接设问。格式为“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如2015年高考全国卷Ⅱ就采用了这种形式。②间接设问。如“诗中诗人的感情有无变化?请简要分析”。③比较两首诗歌的不同情感。如“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10把握思想情感要做到“六抓”1.抓住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许多古诗的诗题本身就透露了感情基调,如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首,一个“送”字表明了此类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2.抓住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关键词,也就能够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由“故园情”便可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113.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常把古典诗歌按题材分成若干类。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诗(词)所属的类型,就可快速把握该诗(词)的感情基调。如思乡诗,毫无疑问要抒发思念故乡、亲人之情;送别诗,多写离情别恨和深厚友情。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优美闲适、色彩明丽、壮观奇伟、气势雄浑)和“哀景”(冷清凄凉、色彩暗淡、低沉萧瑟)两类。“乐景”表示“乐情”,“哀景”表示“哀情”。不过特别要留意的是古诗常用“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如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用境界雄浑阔大的远景(乐景)反衬诗人孤独寂寞的哀情。125.抓住典型意象。意象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所以要注意分析诗中意象来揣摩诗人的情感。6.抓住注释。注释有时很短,却是命题者给考生的暗示。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诗的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介绍别人评价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13答题模板感情产生的原因+表达情感的词语(形容词或表达心理活动的动词)14(2015·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残春旅舍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题型二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5【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1)读懂诗句大意,了解基本内容“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是说诗人通过悟禅,压制住诗魔,获得心灵的纯净;通过饮酒,冲破层层愁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是说诗人要好好地保护好官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要擦拭着官帽上的簪饰,等着眼前光明的时刻。解题思维解题思维16(2)理解诗句言外之意,揣摩诗歌的内在情感诗贵含蓄,诗人的情感有些直接表达出来了,有些通过言外之意,如用典、双关,或通过景物描写等间接表现出来。第三联,诗人写悟禅、饮酒,以压制内心的不安躁动,消除愁情,其实正暗示了内心的愁苦。第四联,诗人不愿意官帽被尘埃玷污,“尘埃”一般指官场上的污浊,是奸邪小人的象征,而“眼明”则表达了诗人对光明前景的向往。(3)结合注释、全诗,分析诗歌情感产生的原因从注释①“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和注释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以及首联的“忆咸京”三字可以发现,诗人愁苦源于流徙南地,但诗人对京城依然恋恋不忘,满怀眷顾之情,可见诗人对大唐王朝的忠心和信念。17答案: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3分)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3分)18解题思维(2014·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苏轼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注】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②翁:苏轼自称。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19(1)抓→抓住表现人生态度的关键词句。本题一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思想特征,二要结合本诗内容。本诗是诗人被贬海南后写作的,“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两句表现作者的人生态度。(2)析→分析作者的人生态度。“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表现了黎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作者与他们亲密的关系。“莫作天涯万里意”直抒胸臆,说明他被政敌迫害、漂泊天涯却不以为意,始终乐观向上、超脱旷达。“溪边自有舞雩风”用典,表明作者的欣慰。解题思维20答案: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思对即可,共6分。)21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类题主要考查对诗歌所抒之情的理解、对诗歌内涵的揭示、对诗歌主旨的理解。纵观近年高考试题,评价与探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类试题一直受到命题者的青睐。题目往往带有探究的意味,解题难度较大,考生要格外重视。一般设问方式:①诗歌表现出诗人的某种情趣(心境或人生理想或人生态度),你是怎样理解的?②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③诗人的情感有哪些变化?④探究诗歌的思想感情。22多角度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1.联背景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是作者对特定历史事实的感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的态度,总是带有时代的烙印。因此,评价诗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联系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结合诗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如2014年江西卷《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其背景是苏轼被贬海南后写作的,“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两句表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232.品意蕴大多古诗词的作者是通过写景或写事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情感态度。因此,鉴赏诗歌要注意分析景物、人物的特点,把握其含蓄意或理趣意,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态度。3.析典故诗人常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诗作所表达的观点与态度。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提到了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历史人物及他们的故事,借以曲折地表明了自己对时事的看法,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感叹。244.涵泳意境诗的主旨是通过意境来体现的。涵泳诗的意境,有助于我们把握诗作的观点与态度。意境可以从诗的意象组合、色彩组合等来表现。25答题模板观点+阐述理由+结论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专题-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571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