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基本熟悉企业供配电系统结构、原理,初步掌握变配电运行及管理、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供电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及排除等技能。养成安全、文明的操作习惯,从而基本具备供配电系统岗位群所需的职业素养。(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产岗位需求为方向,以培养学生一定的理论基础、规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专业的发展为依据来设立课程目标。本课程以供配电系统的结构和组成及其合理运行为主线,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突出必要的专业理论,坚持必需的职业能力,兼顾企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并采用项目化任务为组织形式进行课程设计。(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根据供配电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合理运行这条主线,把课程分为供电与配电(主线路)、供配电的控制与保护(二次线路)、供配电系统的安全与维护(线路安全运行)三大技术模块,每个模块按系统结构分别设置若干项目,再在各个项目中落实体现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具体任务,通过讲练结合、学做相辅、形成理实一体、融会贯通,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供配电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本课程的结构框图如下:项目一供配电概述任务一供配电系统的认识任务二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与特点项目二供配电系统的主要任务一电力变压器和互感器电气设备及选择任务二电力开关、熔断器和避雷器任务三无功补偿设备和成套配电装置项目三电力负荷及短路任务一电力负荷的计算电流的计算任务二短路电流的计算任务一企业变配电所主结线的基本结构项目四企业供配电系统的任务二车间用电的规划与设计结构、线路安装任务三企业输电线路的安装任务一继电保护装置项目五供配电系统的保护任务二漏电保护装置任务三过电压保护装置任务四过电流保护装置项目六供配电系统的二次任务一供配电系统的二次回路回路和自动装置任务二供配电系统的自动装置任务一安全、环保、节约用电项目七安全、环保、节约和计划用电任务二供配电系统无功补偿任务一供配电系统运行维护项目八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检修试验任务二供配电系统测量与检修本课程突出必要的专业理论,坚持必需的职业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本课程在内容组织形式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在每个项目实施前,先提出学习目标,再进行任务分析,使学生在实施每个项目开始就知道学习的任务和要求,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然后针对本项目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介绍,最后给出技能目标、内容,及评分标准,让学生目标明确地去进行学习、实践和自我评价。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终身发展必备的供配电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供配电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科学实践方法,供配电的控制与保护(模块二)供配电系统的安全与维护(模块三)供电与配电(模块一)供配电技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安全、节能、环保的思想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2、具体目标(1)知识与技能1)熟悉企业供配电系统;2)了解负荷计算、短路电流计算;3)掌握变压器、高低压电器等设备选择及使用4)掌握继电保护、过电压保护等各种供配电保护;5)掌握供配电安全技术;6)掌握供配电系统操作、运行、维护的基本知识。7)具备电力系统图、设备图纸的识读能力8)具有企业与车间的变、配电容量估算的能力;9)具备高、低压用电安全知识10)熟悉供配电设备日常保养、维护规范,并具备日常保养、维护能力11)能正确进行电力线路的安装、排故12)初步具备变电运行及管理、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供电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及处理等技能。(2)态度与价值观1)热爱劳动,有牢固的专业思想,积极参加生产实践、勇于进行科技革新,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能体验技术改革的艰辛与喜悦。2)领略本领域科技发展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求知欲,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改进生活和生产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信心。3)具有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4)有主动与他人进行合作,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团队精神,有良好的安全生产、规范操作的文明习惯,有强烈的环保和节约能源提高效益的意识。5)关心国内、外的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三、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一)项目一供配电系统概述(6课时)教学目标:明确工厂供配电的意义、任务|、及对工厂供配电的基本要求。能识读、分析工厂供配电系统图、掌握电力系统供配电质量和和供配电电压的选择、掌握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及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特点。活动安排:参观单位或企业的供配电房及其演示,通过观摩活动让学生对供配电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的组成及功能建立感性认识,并为学生识读、分析工厂供配电系统图打下基础。考核要求:本项目采用目标考核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互评的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总成绩的五成,考核评价的手段为本项目技术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学生的自查互评的评价占总成绩的五成,评价的手段通过学生对本项目各实践实验情况的自查、自评(占40%)、互查、互评(占60%)两方面组成,教师主要是把握其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实践的积极性。评价分为专业能力(占60%)和基本素质(占40%)两块,评价内容及依据按权重分别是项目实验实践的结果占30%、按规范操作,文明实践占20%、能正确使用相关的工量具占(10%)、遵守纪律情况(10%)、作业情况(20%)团结协作、环保节能、创新意识(10%)、评价以任务的实践实验为积分单元,最终汇总的均分为项目实践实验得分。(见学生自查互评表)1、任务一:供配电系统的认识知识要点:1.供配电的意义、任务、及基本要求。2.供配电系统及供配电系统图。3.电力系统供配电质量指标和和供配电电压的选择。技能要点:1.参观供配电房,初步形成供配电系统整体和分部结构及功能的印象。2.能识读、分析供配电系统图。任务目标:通过供配电系统的学习和参观,让学生明确工厂供配电的意义、任务、及对工厂供配电的基本要求。能识读、分析工厂供配电系统图、掌握电力系统供配电质量和和供配电电压的选择。2、任务二: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及特点知识要点: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运行及特点。2.中性点接地系统的运行方式及特点。技能要点:1.知道中性点运行方式及特点。2.清楚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各适用于什么场合。任务目标:通过演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及特点,让学生掌握什么是电力系统中性点,中性点的运行方式和特点及其适用于什么场合。(二)项目二供配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及选择(10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供配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掌握各主要设备的功能、结构以及参数选择,熟悉各设备的接线和检验。活动安排:组织学生观摩各类电气设备及其接线,让学生清楚变压器、互感器、各开关类电器、保护类电器、控制类电器和其他电器仪表的结构、组成、型号、规格等,达到熟悉器件,掌握其基本功能和特征的目的。考核要求:本项目采用目标考核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互评的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总成绩的五成,考核评价的手段为本项目技术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学生的自查互评的评价占总成绩的五成,评价的手段通过学生对本项目各实践实验情况的自查、自评(占40%)、互查、互评(占60%)两方面组成,教师主要是把握其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实践的积极性。评价分为专业能力(占60%)和基本素质(占40%)两块,评价内容及依据按权重分别是项目实验实践的结果占30%、按规范操作,文明实践占20%、能正确使用相关的工量具占(10%)、遵守纪律情况(10%)、作业情况(20%)团结协作、环保节能、创新意识(10%)、评价以任务的实践实验为积分单元,最终汇总的均分为项目实践实验得分。(见学生自查互评表)1、任务一电力变压器与互感器知识要点:(1)电力变压器和互感器的功能及原理。(2)电力变压器和互感器的结构、参数及选择。(3)设备检验及使用注意事项。技能要点:(1)熟悉并能正确选择电力变压器和互感器。(2)掌握电力变压器和互感器的选择、安装、检测方法。任务目标:熟悉和了解电力变压器和互感器的结构、组成、型号和规格。掌握其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功能和安装使用方法。2、任务二电力开关、熔断器和避雷器知识要点:(1)高低压电力开关、熔断器和避雷器的功能结构和工作原理。(2)高低压电力开关、熔断器和避雷器的参数及选择。(3)高低压电力开关、熔断器和避雷器的设备检验及使用注意事项。技能要点:(1)高熟悉并能正确选择高低压电力开关、熔断器和避雷器。(2)掌握高低压电力开关、熔断器和避雷器的安装和检测方法。任务目标:熟悉高低压电力开关、熔断器和避雷器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型号规格。掌握其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功能并能正确选择、检测、安装、使用。3、任务三无功补偿设备和成套配电装置知识要点:(1)无功补偿设备和成套赔垫装置的工作原理。(2)功能、结构、参数及选择。(3)设备检验及使用注意事项。技能要点:(1)熟悉并能正确选择无功补偿设备和成套赔垫装置。(2)掌握无功补偿设备和成套赔垫装置的安装和检测。任务目标:熟悉无功补偿设备和成套赔垫装置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型号规格。掌握其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功能并能正确选择、检测、安装、使用。(三)项目三电力负荷及短路电流的计算(10课时)教学目标:理解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掌握常用的负荷计算方法(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掌握尖峰电流的计算方法,理解尖峰电流对供电系统的影响。理解短路电流的有关概念,理解描述短路电流的相关物理量。了解短路电流的电动机效应和热效应。活动安排:组织学生进行短路电流的效应与设备短路稳定度校验的模拟实验。安排学生进行电力负荷的计算、短路电流的效应与设备短路稳定度校验的相关计算,加深学生对电力系统科学性和技术性的认识。考核要求:本项目采用目标考核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互评的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总成绩的五成,考核评价的手段为本项目技术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学生的自查互评的评价占总成绩的五成,评价的手段通过学生对本项目各实践实验情况的自查、自评(占40%)、互查、互评(占60%)两方面组成,教师主要是把握其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实践的积极性。评价分为专业能力(占60%)和基本素质(占40%)两块,评价内容及依据按权重分别是项目实验实践的结果占30%、按规范操作,文明实践占20%、能正确使用相关的工量具占(10%)、遵守纪律情况(10%)、作业情况(20%)团结协作、环保节能、创新意识(10%)、评价以任务的实践实验为积分单元,最终汇总的均分为项目实践实验得分。(见学生自查互评表)1、任务一电力负荷计算知识要点:(1)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2)需要系数法、二项式法和利用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3)设备容量的确定,供电线路、变压器功率损耗的计算。(4)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5)熟悉尖峰电流的概念、计算方法。技能要点:(1)掌握变配电所无功功率补偿计算。(2)掌握计算负荷概念、计算负荷的确定方法及无功功率补偿、供电系统的总负荷的计算。任务目标:通过该任务的学习:掌握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掌握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了解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方法。熟悉尖峰电流的概念、计算方法;掌握变配电所无功功率补偿计算;掌握计算负荷概念、计算负荷的确定方法及
本文标题: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613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