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异氰酸酯的特征一异氰酸酯的结构特征异氰酸酯:分子中含有异氰酸酯基(-NCO,即-N==C==O)的化合物,其化学活性适中。其化学活性主要表现在其特征基团-NCO上,该基团具有重叠双健排列的高度不饱和健结构(-N=C=O),它能和各种含活泼氢的化合物进行反应,化学性质极其活泼。共振理论:Baker提出异氰酸酯基团的共振理论,由于异氰酸酯基的共振作用,使其电荷分布不均匀,产生亲核中心及亲电中心,共振结构电荷分布如下在该特征基团中:根据异氰酸酯基团中N、C、O元素的电负性排序:O(3.5)N(3.0)C(2.5),三者获得电子的能力是:O>N>C。另外:—C=O键键能为733kJ/mol,-C=N-键键能为553kJ/mol,所以碳氧键比碳氮键稳定。N,C,O原子的电负性顺序为ONC。因此,由于诱导效应在-N=C=O基团中氧原子电子云密度最高,氮原子次之,碳原子最低。氧原子(O)电负性最大,是亲核中心,可吸引含活性氢化合物分子上的氢原子而生成羟基,但不饱和碳原子上的羟基不稳定,重排成为氨基甲酸酯(若反应物为醇)成脲(若反应物为胺)。碳原子(C)电子云密度最低,呈较强的正电性,为亲电中心,易受到亲核试剂的进攻。当异氰酸酯与醇、酚、胺等含活性氢的亲核试剂反应时,-N=C=O基团中的氧原子接受氢原子形成羟基,但不饱和碳原子上的羟基不稳定,经过分子内重排生成氨基甲酸酯基。异氰酸酯与活泼氢化合物的反应,就是由于活泼氢化合物分子中的亲核中心。进攻NCO基的碳原子而引起的。反应机理如下:RNCORNCOH]R1[RNCR1HOHR1dddd二异氰酸酯的化学特征1、R基的电负性(R-NCO)若R为吸电子基,-NCO基团中C原子电子云密度更加降低,更容易受到亲核试剂的进攻,即更容易和醇类、胺类等化合物进行亲核反应。若R为供电子基,通过电子云传递,将会使-NCO基团中C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使它不容易受到亲核试剂的进攻,它与含活泼氢化合物的反应能力下降。实际中,异氰酸酯的R母体上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其它基团,这些基团电负性的强弱,同样对-NCO基团的反应活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当芳环上引入吸电子基团,如硝基、氯、氟等基团时,会使-NCO基团上C原子电子云密度下降,使整个异氰酸酯亲核反应能力增加。而当芳环上引入甲基、甲氧基等供电子基团,会使-NCO基团上C原子电子云密度增加,异氰酸酯反应活性降低。脂肪族异氰酸酯:烷基为供电子基团,使-NCO活性下降芳香族异氰酸酯:芳基为吸电子基团,使-NCO活性更高异氰酸酯中R的吸电子能力:硝基苯基苯基甲苯基甲氧基苯基苯亚甲基环己基烷基。苯环上取代基对异氰酸酯反应活性的影响2、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的诱导效应诱导效应:由于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中含有两个NCO基团,当第一个-NCO基因参加反应时,由于芳环的共轭效应,未参加反应的-NCO基团会起到吸电子基的作用,使第一个NCO基团反应活性增强,这种作用就是诱导效应。3、空间位阻效应在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分子中,假如两个-NCO基团同时处在一个芳环上,那么其中的一个NCO基对另一个NCO基反应活性的影响往往是比较显著的。但是当两个NCO基分别处在同一分子中的不同芳环上,或它们被烃链或芳环所隔开,这样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就不大,而且随链烃长度的增加或芳环数目的增加而减小。位阻效应亦影响-N=C=O基团的活性。甲苯二异氰酸酯有两个异构体: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2,6-甲苯二异氰酸酯,前者的活性大于后者,其原因在于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中,对位上的-NCO基团远离-CH3基团,几乎无位阻;而在2,6-甲苯二异氰酸酯中,两个-NCO基团都在-CH3基团的邻位,位阻较大。另外,甲苯二异氰酸酯中两个-NCO基团的活性亦不同。2,4-TDI中,对位-NCO基团的活性大于邻位-NCO的数倍,因此在反应过程中,对位的-NCO基团首先反应,然后才是邻位的-NCO基团参与反应。在2,6-TDI中,由于结构的对称性,两个-NCO基团的初始反应活性相同,但当其中一个-NCO基团反应之后,由于失去诱导效应,再加上空间位租,故剩下的-NCO基团反应活性大大降低。
本文标题:异氰酸酯的特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61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