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在选课走班上破冰前行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新课改助推学校全面发展
在选课走班上破冰前行——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新课改助推学校全面发展在选课走班上破冰前行——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新课改助推学校全面发展李庆平编者按:自2004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2004年10月,承办山东省校本教研工作会议,推广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做法。2005年4月和2006年12月,山东省学校文化建设现场研讨会议、全国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新时期师生关系论坛分别在该校举行。2005年3月,国家教育部专家组对该校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调研。2007年11月,山东省教育厅专家评估组对该校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试评估。教育部及省厅专家成员对该校实施新课程的情况都给予了较高评价。作为山东省50所课程改革省级定点联系校之一的诸城实验中学,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此,于2009年6月13日,通过QQ,陶继新先生与该校李庆平校长就新课程改革遇到的问题及实施中的新思路、新办法,进行了一场对话。点上突破初战告捷【李庆平】2008年9月,山东省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提出全面落实课程方案的要求。我校本着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原则,在课程规划、学生选课走班等方面开始了“局部试点”式的探索和实践。2008级在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我校率先在体育课中实施学生自主选课,尝试走班教学,并及时发现问题,探索合理的解决方案。刚开始走班时,四个班为一个单元,四位老师上四个行政班的课,尽管已打乱班级,分选项上课,但每位老师都带着50多位同学,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为此,学校及时调整师资,增加了一位老师,高一级部又重新安排课程,合理设置走班单元,调整为三个班一个单元。这样每位老师每节课负责30多位同学上课,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陶继新】你们选课走班的开端并没有“全面开花”,而是从点上突破。这有点“试点”兼“试验”的味道。因为一项新的改革,如果一开始就拉下很长的“战线”,一旦遭遇波折,就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尴尬状态之中,由此在老师们心理上埋下不战自退的阴影。事实上,即使在这一个“点”上试验,也出现了始料不及的问题。不过,你们及时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在这个点上突破的成功,为以后更大层面的选课走班奠定了成功的基础。【李庆平】学生选课制的产生,必然引起教学管理制度和课程管理制度的变革,从客观上要求采用走班制进行教学管理,采用学分制进行课程管理。因此,针对学校实际,我们初步制定出操作性较强的“诸城实验中学学分认定方案”并予以实施,这不但保证了选课制和走班制的顺利实施,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水平。通过学分认定过程,老师们的教学管理有了依据,同学们的学习过程得到了体现,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陶继新】改革,既需要胆识,也需要制度特别是评价制度的保障。“诸城实验中学学分认定方案”则是选课走班走向成功的一项重要保障。课程改革,如果没有相应高水平的管理相和谐,就会中道败北,甚至一开始就误入歧途。【李庆平】正是我校这些卓有成效的实践,我校先后被确定为山东省教育厅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省级定点联系学校潍坊市三校之一和潍坊市教育局普通高中科学发展评价试点学校诸城市两校之一。同时,我校的语文、化学两个学科还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改革省级教学联系学校十校之一。【陶继新】先行一步,且得到认可,这是你们的骄傲。不过,这也给你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试点”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你们都要一往无前地走下去,而且要取得可供其他学校借鉴学习的经验。探寻问题个个击破【李庆平】针对课程计划和选课、走班,很多到访的学校领导、老师都提出了很多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觉得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我们凭借高一学年在体育、语文选修课程、英语校本课程、数理化生分层次教学、研究性学习中进行的选课走班的实施与研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有效措施。这为高二年级的课程实施提供了保障。问题1.学生选课的主要倾向是选择课程还是选择教师?我校的做法:学生选课,主要是选择课程,即选择同一科目的不同模块,各模块任课教师由学校根据班主任、备课组等具体情况综合安排。因为目前对大多数学校来说,同一学科不同教师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果选择教师,必然给选课走班带来很大的阻力。那么怎样避免任教同一模块的教师教学效果出现较大差距呢?首先尽可能将业务水平基本相当的老师任教同一模块,减少同一模块任教老师间的原始差距;其次,每位教师尽可能担任两个模块不同班级的教学;再次,进一步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实施“全组教师集体备课所有模块、模块教师小组负责”制度,要求上课的学案、作业的布置都要实施“统一套餐、自助实施”的原则。这样不但保证了授课效果,还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培养了任教各个模块的师资。【陶继新】选择课程而非选择教师也是在“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取其一的。如果有的老师的课无人问津,无疑会挫伤其教学的积极性。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还会扩而广之,在教其他课以及做班主任工作的时候,都会产生负面的情绪,进而波及到更多的层面,生成更大范围的劣质情绪场。你们可谓“煞费苦心”,既有效地解决了老师层面的问题,又使学生的选课质量有了一定的保障。【李庆平】问题2.学生选课后,选择哪一种适合自己学校的走班模式?我校的做法:针对我校实际,主要探索的是“基于行政班教室与走课教室基本共用、单元走班、适度调整教师”的走班模式。这样操作的优势首先是教学班和行政班班数变化不大,教室、师资容易解决;其次是学生近距离走班,转换教室耗时少,原来的课间时间不需调整;再次,教学班与行政班教师变化少,便于教学管理和课后辅导。【陶继新】因地制宜地选择走班模式,首先是从学生层面考虑的。“行政班教室与走课教室基本共用”使得学生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地赶到选课场所。由于课间时间有限,如果选课地点太远,学生就会急急忙忙地“赶场”,虽然侥幸没有晚课,可是,气喘吁吁地跑到教室之后,心情很久难以平静下来,自然就会影响到上课的质量。在考虑学生的时候,你们也自然考虑到了老师。这样,不但“便于教学管理和课后辅导”,教师也不至于匆匆忙忙“赶场”,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容地走进课堂。看来,不但要让学生选课走班,还要考虑如何高效与人文。心里装着师生,就会产生师生满意的方案;学校心有师生,师生就自然也会心有学校。这样,教育教学的正效应就会自然生成了。【李庆平】问题3.怎样解决选课走班后部分学科的师资缺乏问题?我校的做法:选课走班后,各学科都面临着严重的师资缺乏问题。我们经过研究,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高一必修课程的部分学科中实施“学科对开”,减少并行科目,减少师资需求。其次,分学科改变过去长期形成的年级管理制,由学科首席教师负责协调,任课教师跨年级授课,盘活学校资源。再次,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采用“小单元多组”排课方式进行调整,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各科各模块中按原行政班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特长学生担任组长,帮助老师管理。【陶继新】学校资源是固定的,如何使用这些资源,却是大有学问。它可以变死,也可以“盘活”。而且“盘活”的不仅是资源,更重要的是人心。看了您的这三条办法,真有点匠心独运的感觉。这令我想到了“智慧”一词。拥有智慧之后,不但可以破解困难,还可以创造奇迹。这给人们一个启示,选课走班困难吗?困难。可是,不用智慧去解决它,困难永远是困难;而用智慧去破解它,就可以绝地逢生,甚至享受奇迹出现的快感。这样一来,教师的“心”也就活了起来。【李庆平】事实证明,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各环节的效率,就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近一年来,我校以新课程改革为总抓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我校课题《学校文化的实践与研究》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奖,“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层次研究——领导力执行力·从优秀迈向卓越”作为国家级课题,上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并已获中央教科所立项。在刚刚揭晓的2009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山东省赛区高中组预赛中,我校均以优异成绩再次荣获诸城市第一。在“全国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山东赛区决赛中,我校赵志凡同学的作品《酒精焊枪》荣获省一等奖第一名,并被推荐参加全国比赛;在山东省第六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我校又荣获高中组机器人足球冠军,将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比赛。在去年取得山东省中学生运动会4金5银3铜的基础上,最近在山东省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中,我校高一(20)班的王斌同学奋力拼搏,获得中学组男子单打第一名。【陶继新】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实在可喜可贺!这样的佳绩绝非“应试教育”中“拼命”拼出来的。学生在大赛中频频获奖,不但给学校赢得了荣誉,还给自身带来了更多的自信,进而还会影响到身边更多的同学。而一个在“应试”中拼命学习者,尽管可能一时取得比较好的学习成绩,可是,消耗掉的是其一生的潜能。特别是这种生命状态还会波及到其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使其生活与工作变成了无情趣。而你们的这些学生,不但可以在大赛中取得佳绩,相信他们的考试成绩也会越来越好。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在为自己良性发展的未来奠基。目前,好多学校的高中课改还处于观望状态,而你们已经做了许多:让学生尝试着按自己的意愿选课,探索出了有利于学生选课的“走班制”教学模式,非学术性课程都能认真开设起来,并落到实处,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做得很好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等等,这几个方面可以说是衡量新课改到底有没有真正启动的主要标志,而你们都已经创造了经验。希望你们作为山东省新课改的样本校,伴随着最新教育理念的渗透,向着纵深发展,能够成为新课程试验的骨干,在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起到核心辐射作用。知难而进全面推展【李庆平】是的,随着我校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我们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难。例如,体育课开始选课走班了,但毕竟只涉及到师资问题,不涉及教室资源,那么怎样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语文、数学等学术性课程中实施选课走班?怎样进行学分认定才能使其不流于形式而成为教学管理的有效手段?怎样加强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薄弱课程的开设?怎样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真正促进每位学生健康发展?怎样科学开发校本课程,凸显我校办学特色?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怎样加强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怎样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等等。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有的老师希望暂时放一放、等一等,先看看其他学校的做法。对此,我跟全体教师讲:我们不等不靠,要边实践边研究,在前面探索的基础上,重点突出选课制、走班制和学分制的研究,逐步扩大课程改革的范围,创出适合我校的课程改革经验。【陶继新】您的这一系列“?”,都是选课走班必然遇到且要解决的问题,而且每个问题都有一定的难度系数。所以,有的学校在这个时候往往退避三舍、等待观望,甚至产生了能拖多久就拖多久的消极思想。你们之所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你们充分认识到了选课走班对学生发展的巨大意义,是为了学生的生命成长,才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的。而且您提出的这些问题,绝非凭空想象的,而是在学习理论与研究实践之后形成的具有真正价值的核心问题。这恰恰是改革必需经历的一个关键性过程。有了为学生发展的责任意识,有了对选课走班的深入研究,才能去摘食选课走班的成功果实。【李庆平】为此,我们加强与北京师范大学、山东省教研室、曲阜师范大学、潍坊市教科院的联系与请教,加强与其他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校长沙龙”制度,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做法,在全校开展对新课程改革的全面研究。特别是2008级,作为全校的二轮课改起始年级,在校长助理、教务主任张福涛的带领下,针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确立课题,实施备课组小课题研究,在实施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例如,数学组在备课组长赵金言的带领下,承担了《在选课走班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课题研究;生物组在备课组长王雪梅老师的带领下,承担了《在选课走班中怎样加强学生管理》的课题研究。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2008级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例如,张福涛主任充分利用周点评会,向老师们介绍有关课程改革的理念、文件;建立了QQ群——实中2008教师教研平台,加强交流,定期举行
本文标题:在选课走班上破冰前行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新课改助推学校全面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623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