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第六、七单元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
第六、七单元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学业要求识记了解张謇兴办的实业;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的成就;了解魏源、严复的主要思想;了解科举制度的废除、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的主要成就。导学问题1、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清末状元实业家是谁?2、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现象发生于何时?3、请分别写出詹天佑和侯德榜的主要成就。4、请分别写出魏源和严复的主要代表作或译著各一部。5、请分别列举出鲁迅、徐悲鸿、聂耳和冼星海的代表作各一部。6、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哪一所学校?它是今天哪一所高等院校的前身?7、科举制度废除于何时?参考答案1、张謇。2、辛亥革命以后。3、詹天佑设计和主持修筑京张铁路;侯德榜研制出“侯氏制碱法”,比欧洲将低成本40%,著有《制碱》一书。4、魏源:《每国图志》;严复:《天演论》。5、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已》;徐悲鸿:《愚公移山》;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6、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7、1905年。知识结构一、经济:张謇“实业救国”二、社会生活的变化——社会习俗的变化三、科学技术1、詹天佑与京张铁路2、侯德榜与制碱四、思想1、魏源《海国图志》2、严复《天演论》五、新式教育的开端1、京师大学堂2、科举制的废除六、文学——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七、美术——徐悲鸿《愚公移山》八、音乐1、聂耳《义勇军进行曲》2、冼星海《黄河大合唱》考点梳理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用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礼服。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其他不好看社会习俗也逐渐得到了改变。科学技术1、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时间:1904-1909年;设计和主持修建者:詹天佑。2、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时间:20世纪20年代;他还撰写《制碱》一书。意义:打破碱业的垄断,比欧洲的制碱方法,降低成本40%。为表彰他的贡献,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1、魏源:地主阶级思想家(1)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2)批判:批判闭关锁国政策,对封建顽固派自甘落后,把西方科技视为“奇技淫巧”的愚昧言论,加以猛烈抨击。认为“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3)代表作:《海国图志》。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抵御西方的侵略。(4)实践:地主阶级洋务派进行的洋务运动。2、严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1)主张: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进行维新改革。(2)影响最大的译著《天演论》,书中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该书的作用: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严复还在书的按语里,激励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3)实践: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的戊戌变法。新式教育的开端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2、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意义: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3、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1、文学巨匠鲁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已》等。2、美术大师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3、人民音乐家聂耳: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注:聂耳是曲作者)。4、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代表作有《黄河大合唱》。考点解读1、对比唐朝和明朝两个时期的科举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1)唐朝与明朝科举制最大的不同是内容不同。唐朝的科举制考试内容除考儒家经典,更注重时务与诗赋,考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明朝的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不允许有个人见解。(2)说明了明清的科举制已经僵化了,跟不上历史潮流。2、选择题:中国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是指(B)A魏源B林则徐C李鸿章D严复3、改错题:魏源是清末资产阶级爱国思想家。错误:资产阶级更正:地主阶级4、魏源和严复放的主张最终的实践者分别是哪一派别(或阶层)?请分别写出该实践的名称。(1)魏源: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2)严复: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派),戊戌变法(百日维新)。中考模拟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近代著名的“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的口号是()A.实业救国B.自强、求富B.C.自由、平等D.民主、科学2、辛亥革命时期,某一学子要到中国最高学府去学习,你为他推荐的学校应是()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B.C.北京大学D.黄埔军校3、把“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等进步观点介绍到中国来的是()A.严复B.魏源C.康有为D.洪秀全4、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A.滇越铁路B.唐胥铁路C.淞沪铁路D.京张铁路5、“剪辫”“易服”“改称呼”等社会现象发生于()A辛亥革命之后B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C抗战胜利之后D、新中国成立之后ABADA二、改错题1、《黄河大合唱》是聂耳的代表作。错误:更正:2、1911年清政府宣布废除在我国存在1300年科举制度。错误:更正:聂耳冼星海1911年1905年再见!
本文标题:第六、七单元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626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