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10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白继龙教材分析:本课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教材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比较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二、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在这一课中,学生们要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去发现食盐、沙子和面粉在水中的状态有什么不同。教科书上又介绍了过滤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食盐、沙和面粉能否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这一课将帮助学生发展他们关于溶解的概念以及观察和实验的技能,当学生们掌握了一些观察和实验的技能之后,他们就会在课外继续探究,并能有意识地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学会科学的生活,从中培养学生参与活动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行为习惯。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如把少量糖或盐放在水里,就会慢慢化掉,类似这样的现象学生们都见过,甚至亲手做过,一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甚至已经在生活中使用它,但还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也还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本课,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变化的不同,发现溶解的主要特征,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并期望通过过滤发展对溶解和不溶解本质特征的理解和认识。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知道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难点:描述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不同现象以及用过滤的方法把沙和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三、教学准备:1、分组准备:玻璃杯6个、水、沙、食盐、面粉、滤纸3张、漏斗1只、筷子3根、铁架台1个。2、教师准备:泡好的糖水、过滤装置。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拿出先准备好的两杯溶液,一杯糖水,一杯食盐水,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味道,质疑糖、食盐都溶解到水里去了,所以水变甜了,变咸了,说明水能溶解一些物质。那么溶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二、设计实验展开活动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实验活动活动一:食盐、沙子在水中的溶解我让学生利用我为他们提供的材料,自己尝试做实验,自行观察食盐、沙子在水中的变化,并将它们在水中的现象进行对比,通过研讨和汇报初步渗透溶解的概念。活动二:面粉在水中的溶解让学生利用初步形成的概念去猜测面粉在水里的情况。对于学生的猜测我不急于下结论,而是让他们自己动手去验证。(任何的发现、发明都建立在大胆猜想的基础上。通过猜想活动,激活学生思维,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这样基础上进行的验证,学生印象才更深刻)三探究实验过滤的过程活动二的验证中学生们能很容易感受到面粉的溶解特征处于食盐、沙子两种物质的中间状态,但是学生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在这里引出“过滤”顺理成章。我先拿出一张滤纸,给学生讲解它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之后我出示这样的课件:做到:“一贴二低三靠”1.滤纸紧贴漏斗内壁2.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3.液面低于滤纸边缘4.烧杯紧靠玻璃棒5.玻璃棒斜靠三层滤纸的一边6.漏斗下端较长管口紧靠烧杯内壁播放完课件后,我把实验过程进行演示,演示完以后教师演示实验。在实验中,提示学生要注意观察留在滤纸上的物质,并做好观察记录,最后师生交流,得出结论:⑴溶解了的物质不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⑵不能溶解的物质通过过滤后,颗粒会留在滤纸上。(四课后延伸开阔视野理解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到生活生产中去,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以下的练习题:通过几道练习题和一碗汤中所溶解的一些物质。小结:通过今天的活动探究,使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溶解,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课后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会被水溶解,哪些物质是不容易被水溶解的?
本文标题:10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710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