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历代广州城址变迁广州自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统一岭南,设南海郡,郡尉任嚣在番禹(广州)筑“任嚣城”至今已有2223年历史。而历代的城址变迁都在今越秀区域内。公元前206年,赵佗建立南越国,筑建“城周十里”的“赵佗城”。三国东吴时期,建安二十二年(217),交州刺史将交州治所由广信东迁至番禺,扩大“赵佗城”,称之为“步骘城”。后梁贞明三年(917),南海王刘在广州建立大越国,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刘凿低番、禺二山,筑建“新南城”。两宋时期,广州的城堩扩建和修缮10多次,修筑了中城、东城和西城。明代广州三城合一。清代广州城进一步扩大。从明新城东西两侧伸出建“鸡翼城”。1、广州最早的城垣—任嚣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后,为了扩大疆域,继而进攻岭南。是年,秦将屠睢受命率领50万大军南征百越。因战失利,陷入困境,最后连主帅屠睢被越人所杀。秦始皇随即增派兵将,命任嚣代屠睢为秦军主帅,率赵佗等楼船之士(水军)再攻百越。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统一岭南,秦将任嚣遵从秦始皇之令,在这片荒蛮之地建立政权,推行郡县制。当时原战国七雄的地区已建立了三十六郡,所谓“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史记.秦始皇本纪》)。任嚣在岭南置南海、象、桂林三郡,率兵统一岭南的秦将任嚣出任总摄岭南三郡军政事的南海郡尉。当时,别的郡设郡守以掌政务,郡尉以掌军事,郡监御史以掌监察,而南海郡则不设郡守,而让郡尉任嚣集政、军、财权于一身,并同时负统制桂林郡和象郡之责,是岭南最高军事长官,故后人称“东南一尉”。南海郡辖今广东大部分地区,下设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赵佗任龙川县令。任嚣就任郡尉,经对地形一番考察后,认为“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形势极佳,于是就在统一岭南的当年(前214)在番禺县内(今广州仓边路以西的古番山和禺山上)建城作为郡治(治:地方政府所在地),史称“任嚣城”。任嚣城虽是“袤四里”的小城,却是广州建城见之于文献的最早的可靠记载。“任嚣城”在当时背倚越秀山、白云山,南临珠江,这是肯定的,但城的具体位置至今未有定论。主要有三种说法:一,在今仓边路以西,西界广大路,北界越华路,南界今中山四路稍南。如此,这座城几乎是正方形。二,在今仓边路以东,东到广州图书馆,北界豪贤路,南界中山四路稍南,如此,城的形状和面积跟上差不多,只是位置东移了。三,在今仓边路东西两侧,即今旧仓巷至芳草街之间。如此,那城的面积要比上两说要大些。一般笼统的说法是:当年的“任嚣城”城址在仓边路一带。南宋方信孺《南海百咏》引北宋初郑熊的《番禺杂志》说:“今城东两百步,小城也。始嚣所筑,后呼东城,今为盐仓,即旧番禺县也。”2、赵佗建都番禺城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暴死,太监赵高、丞相李斯伪造遗诏,小儿子胡亥继位,即秦二世,迫大公子扶苏自杀。当时群雄并起,天下大乱。这时任嚣病重,急召好友时任龙川县令赵陀至病榻前,说:“秦为无道,天下苦之……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忧乱,未知所安。豪杰叛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意思就是要赵佗相机行事,割据岭南,以拒战乱骚扰。说完便诈作诏书,委任赵佗为南海郡尉。不久后病故。赵陀继任南海郡尉后,采纳了任嚣的建议,封锁与中原的交通,拥兵自重。随后攻取了桂林郡和象郡,统辖整个岭南。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率兵攻占咸阳,秦朝覆亡。汉高祖三年(前204),中原楚汉之争俱烈之际,赵佗建立了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这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国,赵佗便是第一帝王。赵佗立国后,原来只是作为南海郡治的“任嚣城”就显得太小。于是赵佗增筑旧城,扩大到“城周十里”,后人称为“赵佗城”或“越城”以示区别,但正式名称叫番禺城。城址在今广州中山四、五路一带,甘溪的东西两侧。具体范围也有三说:一说在今仓边路以西,西至广卫路华宁里,北界越华路,南界中山四、五路稍南。如此,城则长方形。一说其东至今中山三路芳草街一带,西至广宁路到教育路一带,南至西湖路。北到越华路。如此,这城还是长方形,但面积比上说要大些。最后一说还是笼统的说法,在今仓边路的东、西两侧。3、交州刺史建“步骘城”汉元鼎五年(前112),汉武帝刘彻调集十万大军南下攻打南越,史称“汉武帝平南越”。于元鼎六年(前111),越王赵建德与丞相吕嘉被捕杀,南越国历五主,93年,至此灭亡。汉武帝灭了南越国后,复置南海郡,隶属交州治域(交州的治所在广信,即今广西梧州)。进入东汉末年,中国的政治形势已经出现了吴、蜀、魏三国鼎立的局面。赤壁之战后,孙权派步骘为交州刺史。步骘经略岭南,镇守并开发南方,他来到南海郡治番禺,见巨海浩荡,原野殷阜,大为赞赏,于是在这里修筑城廓,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把交州州治由广信东迁至番禺。《水经注·泿水》记载:“建安中,吴遣步骘为交州,骘到南海……骘登高远望,睹巨海之浩茫,观原薮之殷阜,乃曰:斯诚海岛膏腴之地,宜为都邑。建安二十二年,迁州番禺,筑立城郭,绥和百越,遂用宁集”。南越王赵佗约于公元前204年建国,其皇城就在今广州市北京路北段财厅前一带。步骘把交州治所迁至番禺,扩大赵佗城,后世称之为步骘城,“其南门在番、禺二山之间,中间为南下海边大道,即今北京路到西湖路段。”(见曾昭璇:《广州市志·建置志》)步骘移治南海郡番禺县,进而控制了岭南形势。为了加强对岭南的行政管理,吴国黄武五年(226)交州广州正式分治,分合浦以南为交州,合浦以北为广州。因为州治是从广信迁来,便取“广”字为州名,从此,“广州’的名宇诞生了。“步骘城”具体位置说法不一,一般认为:东至文溪(今大塘街),西至西湖(今南方剧院九耀池),南至西湖路路以北(今北京路与西湖路相交处),北至赵佗城地王宫所在地(中山四路文化局附近)。4、刘称帝筑“新南城”刘(889~942),汉语拼音:yǎn,原名刘岩,又名刘陟。刘岩于926年为自己改名为“刘”,自创“”字,取自《易经》中“飞龙在天”之意。刘是五代十国时南汉(917~971)开国者,原籍上蔡(今属河南),其祖因经商南海,迁居泉州(今属福建)。唐代广州城从南到北依次为南城、子城和官城。今财政厅所在地为隋唐广州刺史署。唐朝末年,刘的父亲刘谦在岭南的封州(现广东封开)任刺史,拥兵过万,战舰百余。刘谦死後,刘的兄长刘隐继承父职。唐天祐二年(905年),刘隐任清海军(岭南东道)节度使。907年,刘隐受後梁封为南平王,次年改封为南海王。刘隐死后,其官爵授予刘,封南海王。刘凭借父兄在岭南的基业,于後梁贞明三年(917),下令停止向后梁朝贡,在番禺(今广州)称帝,建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为“大汉”,史称“南汉”。升广州为兴王府,作为都邑。南海王刘大兴土木,凿低番、禺二山,取土垫高,拓展城垣,名为“新南城”。城区突破了唐城的南界,扩展到约现在大南路、文明路一线。“新南城”的南城门叫鱼藻门,约在今北京路与大南路、文明路相交处。刘在造昭阳殿时,以金为顶,以银铺地,还耗费了大量珍珠、水晶、琥珀作装饰。同时遍筑离宫别院,在城西开凿西湖(又称“仙湖”,在今教育路南方戏院北侧),长500丈,地连南宫。5、宋三城宋代广州为广东东路治。两宋时期,广州的城亘扩建和修缮10多次,修筑了中城、东城和西城。北宋庆历五年(1045),知州魏瓘在修筑中城(子城)。“环五里”、“雉堞三百”,以南汉的宫城为基础。中城分衙署区、商业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官衙所在,包括南越国宫署、南海郡和广州府治均设在这里,以今省财政厅所在地为中心(今中山四路以北地区);南部为商业区,以北京路为中心,直到西湖路附近,珠江沿岸即大市所在,也就是沿江商业区,包括河边码头,位于今惠福路一带。熙宁元年(1068),知州张田在子城东面建起东城,东城范围较小,“环七里”,紧附于中城之东。范围约在今德政路西面至小北路、豪贤路。同年七月,吕居简、王靖主持烧砖,改建东城、子城,这是广州见诸史籍记载最早的砖城。熙宁四年(1071)左右年,广州经略使程师孟觉得城西商业区更需要城墙保护,命人设计了西城墙图纸,奏报宋神宗。神宗非常重视,不但迅速批准,还派熟悉修城的官员左藏库副使张节爱带着中原先进的筑城技术设备到广州,指挥建西城。西城环13里,城广180步,高10米,历时10个月筑成,约在今北到百灵路稍北、南至濠畔街、西至人民路的范围。从此,广州城池形成中、东、西三大区域。当日从城墙上俯瞰广州三城,可见高门映日、楼宇生烟、濠水泛波、桥影荡漾、商品缤纷、人头攒动的繁华景象。由于商贸不断发展,至南宋中期时,三城容纳不下增加的商民。于是,商民又在三城之南的珠江边拓展居住地与贸易场地。此时,珠江北岸又向南淤积起不少地面,经新居民开发,这里渐成街道。嘉定三年(1210),广州经略使陈岘主持修筑东西雁翅城,从三城南面城墙向江边延伸,东翅并建“番禺都会亭”,西翅并建“南海胜观亭”。这东西雁翅城也有人称之为南城。元初,广州城池平毁。6、明清新老二城、东西翼城明代广州三城合一。洪武十三年(1380),坐镇广东驻广州的永嘉侯朱亮祖下令扩建广州城,把宋代三城合一,城周长21里,称“老城”。此城辟东北越秀山麓扩建城墙800余丈,即在光孝寺东北伸延筑到象岗山脚,沿越秀山北至桂花岗南;东沿今越秀路接大东门,南至宋三城的北界。依地形凿象岗(今解放北路北段)设大北门,东面截文溪建小北门,这就是今日越秀山西门一带称“大北”、东门一带称“小北”的原因。在越秀山城墙最高处,还建了一座五层城楼,大壮广州观瞻。登此楼可远看珠江烟波浩渺,故命名为望海楼,后称镇海楼,俗称五层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广州城又向南扩展。明代时,广州范围内的珠江北岸线已南移至今万福路一线,故城墙再扩展到珠江边,称为“新城”,周长6里多。以后,城墙多次修葺或扩建,北倚越秀山、南临珠江,颇为壮观。清代广州城进一步扩大。由于珠江北岸新积滩地渐多,江岸线约在今珠光路、太平沙、一德路稍南、十三行一线。这一片滩地商铺渐多,亟需保护,故官府于清顺治四年(1647)又从明新城东西两侧伸出建城墙,犹如鸡翼,故又称“鸡翼城”。东翼城即从今万福路转南至越秀南路北段,西翼城在今一德路至人民南路一带。城西也渐有开发,最突出的是西关一带。宋西城之西,俗称西关,原多为低洼之地。明代时,西关已发展有“十八甫”街墟商业区。“十八甫”包括第一津、第二甫、第三甫……十七甫、十八甫。清代时广州众多纺织工场集中于西郊一带,纺织工人(俗称机房仔)聚集于此。后来,西关成了富人聚居之地。千年古道—北京路一、北京路话旧北京路名堂颇大,2002年北京路步行街改造过程中,意外地在路面下挖掘出南汉、唐、宋、明、清五朝11层古代路面遗迹和宋代“双阙”楼遗址。由此,这条路的漫长历史渐渐为更多人所了解。北京路千年来的长盛不衰,由于珠江水退,路基抬升,如今的北京路又铺设在历代路基之上,使路面越来越高,掩埋了古道的千年倦容。犹如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宋代重新敷上泥土,作画其上,覆盖了唐代的壁画,而唐代的壁画之下,又有南北朝时期的典型作品,以至考古学家难以取舍。北京路和广州城一样的古老。公元前204年南越王赵佗建国,其皇城就在今北京路北段财厅前一带。三国时,交州刺史步骘把交州治所迁至番禺(古广州名),扩大赵佗城,世称步骘城,“其南门在番、禺二山之间,中间为南下海边大道,即今北京路到西湖路段”(见曾昭璇《广州市志·建置志》)。秦汉时,广州城称为番禺城,是因为城内有番山和禺山两座山冈,而北京路的位置就在这两座小山冈之间。今天北京路西侧还有禺山路可作为见证。当时,北京路一带是广州城的古代中轴线和商业中心,后来北京路逐渐成为广州市中心区的一条繁华大马路。北京路历史悠久,曾四度易名。老广州会把北京路中段叫“双门底”。917年,南汉王刘,改建清海楼,因有两个并排的门洞,人称“双阙”。故俗称为“双门”,这是“双门底”的最初由来。元、明、清三代,双门楼都是羊城的权威报时楼。元代制作的报时器“铜壶滴漏”一直放于楼上(今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广州博物馆有复
本文标题: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730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