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测试及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试卷第1页,共8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绝密★启用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测试及答案解析考试范围:第三章;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第I卷(选择题)得分评卷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1.化学实验员在制造实验滴管时,经常用锉刀将长玻璃管截成6厘米左右的短管,由于切口粗糙易划破手,往往将两端分别放到酒精喷灯上烧烤,一端做成滴管状,另一端做成平口状,截面非常光滑。在烧烤的过程中,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B.汽化C.升华D.熔化2.大理苍山一年四季风光秀丽,下列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知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初春,苍山顶峰的积雪开始消融-熔化(放热)B.夏季的傍晚,苍山半山腰云雾缭绕-液化(放热)C.深秋的清晨,苍山的树叶上沾满了露珠化-汽化(吸热)D.寒冷的冬天,苍山顶上白雪皑皑-凝固(放热)3.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装置的功率不变,不考虑热损失),从图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吸收的热量相等B.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4minC.处于0℃的该物质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该物质在B、C两点时温度、内能都相等4.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所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瀚海阑干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B.“天接云涛连晓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冷露无声湿桂花”,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窗含西岭千秋雪”,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5.下列与热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干冰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B.冬天搓手手会变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北方冬季人们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凝华放热的道理D.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放热初中物理试卷第2页,共8页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B.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内能一直增大C.甲物质在第5分钟和第7分钟的内能大小相等D.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其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都不断增大7.下列对自然界中一些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春天,河中的冰雪消融是冰放热熔化B.夏天,游泳时刚从水中上岸时感觉冷,是因为水汽化要吸热C.秋天,早晨树叶上出现的露珠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D.冬天,附在草木、屋瓦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8.对下列景色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的描述中,判断错误的是()A.仙人台山峰上的雪-凝华B.蕲艾叶上的霜--凝固C.长江上的雾一液化D.蕲竹竹笋上的露珠--液化9.如图,纳米布沙漠甲虫有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一段时间,甲虫的体温会低于周围温度,它将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在它的背上就会出现水珠。此过程水珠的形成属于()A.液化现象B.海市蜃楼C.汽化现象D.凝华现象10.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固B.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C.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属于升华现象D.烧杯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1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此过程放热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此过程吸热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汽化现象,此过程放热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此过程吸热12.舞台上经常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这种白雾是()A.干冰升华使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升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D.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13.诗人笔下包罗万象,多彩、多姿的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中也包含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诗词中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B.“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冰的形成是凝固吸热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D.“舂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14.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是()A.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B.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C.冰的熔解现象,吸热D.冰的汽化现象,吸热1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初中物理试卷第3页,共8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A.高压锅内的气压越高,锅内的水越不容易沸腾B.深秋的清晨,草地上白色霜的形成属于升华现象C.水烧开后,从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D.炎热的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热传递16.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A.90℃的水也可以沸腾B.冰不经过熔化也可以变成水蒸气C.从冰箱里用手直接取冷冻食品有时会感到“粘”手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17.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烧开水时冒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是凝华现象C.吃冰棒解热是熔化现象D.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的细是升华现象18.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C.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D.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19.以下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衣柜里放樟脑片,利用了汽化B.气温低于水银熔点的地方,测气温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C.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利用水的汽化吸热D.电冰箱使用的制冷物质工作时,在冷冻室要液化,在冷凝器要汽化得分评卷人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20.如图画出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相等B.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C.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物质吸热较多D.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21.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吸热的有()A.运输食品时,为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B.北方的冬天,常在菜窖内放几桶水防止冻坏蔬菜C.夏天吃冰糕时,常看到冰糕周围冒“白气”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零下18℃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B.固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体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23.小亮家新购买了一个电水壶,下列关于电水壶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要使用三孔插座保证金属外壳接地B.水的温度升高时,内能不断增大C.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D.电水壶比原来煤气炉上烧水污染小初中物理试卷第4页,共8页24.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A.异同点蒸发沸腾发生地点液体表面液体内部温度条件任何温度一定温度(沸点)剧烈程度平和剧烈相同点汽化吸热B.物态变化过程吸放热举例液化气态变液态放热雾凇的成因凝华气态变固态放热霜的形成C.固体熔化异同点相同点不同点温度是否降低有无熔点晶体吸热不变有非晶体吸热升高无D.溶液凝固异同点相同点不同点温度是否降低有无凝固点晶体溶液放热保持不变有非晶体溶液放热降低无得分评卷人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25.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震,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呈现在室______一侧(选填“内”或“外”)。在此期间,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到室内,眼镜上______出现小水珠(会/不会)。26.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______。如图所示为同一支温度计测量不同的温度,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______℃,甲的示数是______,乙的示数是______℃。27.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物质水银酒精甲苯铅萘熔点/℃-38.8-117-9532880.5沸点/℃35778.51111740218(1)-80℃时酒精呈______态;(2)铅在328℃时呈______态。1740℃时呈______态。(3)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制成的。若要测量铅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做测温物质,初中物理试卷第5页,共8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做测温物质。28.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得冰水混合物时的读数为2℃,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时的温度读数为98℃,若此温度计测实际温度为25℃的某物体,则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29.民谚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霜前冷,雪后寒”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_。30.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_____。夏天,在天平左盘中放一敞口玻璃杯,杯中有一块冰,右盘中放有一定质量的砝码,这时天平是平衡的,过了几分钟后,天平失去了平衡,天平向______倾斜了。夏天我们吃冰棒时,撕开冰棒包装纸,会发现冰棒冒“白气”,据你的观察,冰棒冒的“白气”是向______(填“上”或“下”)的。31.图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喜爱。人们制作冻豆腐主要是想办法去除新鲜豆腐中的水分。制作冻豆腐的过程经历了_____________的物态变化。32.热升华技术属于一种特种打印,是传统打印技术的一次突破。热升华打印出来的图象色彩鲜艳,层次丰富,其效果可与印刷媲美。热升华打印是在高温下使色带上的油墨(颜料)受热______,渗入物体的表面,温度降低后会发生______,即形成色彩亮丽的图象。热升华的图象经久耐用,图象不会脱落、龟裂和褪色。(填物态变化名称)33.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形成的.34.炸油条、炸土豆用菜油;煮玉米棒子、煮鸡蛋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______(选填“热量”或“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不同.3
本文标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测试及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78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