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5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篇一:2016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55×6=7×8=9×5=6×6=2×9=4×8=7×7=6×3=4×7=3×5=8×8=5×2=二、新授。(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1.谈话过渡:2.出示情境图。(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A、20+20+20=60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C、2×3=6,20×3=60(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5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1)完成“试一试”(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5.总结规律。2×3=20×3=200×3=(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6.综合应用。(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二)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1.教学例2(8)出示例2情景图。(9)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9×6≈(10)鼓励学生根据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估算这道题。(11)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48×4≈200(元)50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15(12)完成“试一试”。(13)总结估算的方法: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2.综合应用。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三、综合练习。1.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遇到错题,找找错误的原因,并督促改正。2.想想做做第4题。3.解决实际问题。(1)想想做做第5题。(2)想想做做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每道题自己的想法。四、全课小结。今天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第2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3、第5页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解决实际问题。2.在情景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提高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153.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学会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在实际中运用。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师:“今天大家的上课的精神都特别棒,所以下面的一些抢答题,相信你的举手动作是最快的。做好准备。”1.口答。3个5是()2个4是()8里面有()个220里面有()个52.看图说说有几个几(1)☆☆☆☆☆☆2个3(2)○○○○○○3个2(3)□□□□□□1个5或者5个1二、探究新知师:“前面的知识大家掌握的非常好,老师现在还想考考大家。”1.出示情境图(例3)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15蓝花:2朵黄花:6朵红花:8朵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比一比这三种花的朵数。谁能把比较的结果说一说?2.初步感知”倍”的含义(1)圈一圈,再比较:师:除了用多和少来比较两种花的数量,我们还可以像学习除法那样将它们分成一份一份地比较。如果我们将蓝花看成一份,那么黄花可以怎么分?请大家自己在练习本上圈一圈,看看你圈了以后有什么发现。”(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提示。指名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操作。并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师:“你圈出了几个几?为什么把2个圈一份呢?(黄花的只数是2)你知道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了吗?”(指名回答。预测提示:因为蓝花的朵数是2,所以把2看成一份,6就可以分成3份。也就是3个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讲解:因为6里面3个2,所以6是2的3倍。所以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篇二:2015年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1512345篇三:新版2015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2015年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第九单元第十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混合运算年、月、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小数的初步认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期末复习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15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口算练习。出示口算卡片:1×10=3×32=5×11=2×20=30×3=6×20=学生计算,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15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1)出示教材第1页例1。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探究算法。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全班交流。(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①先算9盒,再加1盒。12×9=108(个)108+12=120(个)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12×2=24(个)24×5=120(个)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12×5=60(个)60×2=120(个)④把算式看成12个十,十个十是一百,二个十是二十,合起来是120。⑤想:把乘法算式看成12个十,那就可以先写12,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5再在后面添上1个0。??追问:比较一下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如果大部分学生选择最后一种方法,教师要提问简便在哪里。(3)试一试。①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前两题:24×10=20×10=学生口答,说说口算的方法。要求:请大家各自出一道这样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题来考考其他同学。学生出题,教师板书:()×10=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能总结出两位数乘十的口算方法吗?师生共同小结:一个数乘十,只要在这个数后面添一个0就可以得到积。②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第三小题。让学生与同桌交流口算方法。指名汇报:生1:可以看成2×3=6,再算20×30=600。生2:先算2×3=6,再在末尾加两个0就是600。提问:为什么要加两个0?师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只要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即可。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52.教学例2。(1)出示教材第2页例2。指名读出例题表格中的数据。师:根据称出的结果,你能想到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约重30千克。追问:你会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约收获蒜头多少千克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再交流反馈,得出最佳的方案。引导:按每袋30千克估算,60袋一共有多少千克?列式为:30×60=1800(千克)(2)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5题。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这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追问:你想怎么估算?集体交流,指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分别把两个乘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提问:这三组题有什么特点?上下两题的答案一样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5吗?为什么?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小结: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多一个0,那么积也应该多添一个0。2.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让学生重点说说“80×50,10×55,60×90”的口算方法。3.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6题。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表格,指名说说想法,再进行计算。最后集体反馈,交流分析、思考的过程,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补充。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2.在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一些简单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15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口算。7×8+3=6×6+4=5×9+7=2.用竖式计算。23×3=21×2=32×4=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3.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生活中的购物问题里就存在着很多的数学知识。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3。(1)出示教材第3页例3主题图。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追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一共多少个?)(2)估算。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15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学生回答预设:方法一:把24看成20,20×12=240(个)方法二:把24看成25,12看成10,25×10=250(个)方法三:把24看成20,12看成10,20×10=200(个)(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明确问题: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估算的结果接近正确答案?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小组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小组做补充。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
本文标题: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801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