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龙源期刊网论城市与建筑作者:王晶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第04期摘要建筑与城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城市,建筑只是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夸的建筑应该融于城市环境中,要提高建筑在城市人文环境和地域环境中的整体水平,为人们提供一个可自由选择和享受的欢乐空间。关键词城市;建筑;空间环境;建筑特色建筑是为人居而建的,是人工所创造的空间环境,它会向外界传达出创作者和居住者的个性、喜好,同时也折射出人们所追求的生活空间环境特征。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它积淀了人们的情感体验,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通过城市的建筑更确切地认知历史,回顾历史,从而认知整个城市。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的建筑有着自己所不同的特点,它是这个时代的象征,体现着这个时代的特点,因此,城市的发展也带动着建筑的变化发展。城市和建筑是一对相互联系的概念。建筑的出现先于城市,建筑通过时间和外力的压力积累形成城市。以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为代表,这种原始的、自发的建造过程形成的是自然、和谐的建筑和城市的关系。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起,城市建筑开始由自然发展转向有序规划。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类型、建筑形制、建筑形式都比以前增多了。建筑师在创作中既体现统一的时代风格,又十分重视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各自创立学派和个人的独特风格。总之,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特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是世界建筑史上一个大发展和大提高的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而导致的人口激增、交通混乱、环境恶化等问题超出了古典城市的解决能力,促使着以“分区”为特征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的出现,但是对功能分区的过分强调。违背了城市生活的具体性和多样性。现代主义之后,在新的社会、技术和人文背景下,城市和建筑出现了新的变化,新的建筑形式、新的建筑技术、各种各样的新理论新观点的不断出现引发了大规模的讨论。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入口、功能和文化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这一时期以来建筑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是以简单的建筑而存在,而是更多地加入了整个城市甚至整个时代的特征。这一时期城市和建筑的发展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和观点,各有各的特色,但同时也有其局限性和弊端: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提出锁状交通系统和中核系统的概念,建立起了城市、交通和建筑空间有机联系和换乘的概念,对后来的设计影响极其深远,但是却与城市现状存在巨大矛盾,难以完全实现;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从感性与实效的角度出发,一反城市规划中理性逻辑式或艺术空间式的思维模式,将城市的构成元素归纳为路径、边界、区域、节龙源期刊网点、路标等基本要素,并以一种格言式的语言,如边界的清晰、形式的简单、接合处的清晰、方向上的差异等,来表述自己的城市理念,主要强调了人们对城市的实际感受。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在现阶段如何实现建筑与城市的相互融合,相互协调发展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就是说建筑或城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现代城市高速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等等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城市要求各种设施具有灵活应变的可能,功能内容相互融合而不是人为分割,建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建筑与城市空间越发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城市空间的立体化和复合化,使各种职能的城市空间相互交叉、融合,具有相应的灵活性与普遍性。近些年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西方理性主义和消费文化的入侵,导致各个阶层盲目地向往现代化、国际化,在转变将城市与建筑独立甚至对立处理的方法上,将城市和建筑作为一个动态有机系统重新考虑。从功能上讲,它应该是城市功能的反映和重组,可以激发周边活力,不仅满足当今时代的要求,并为日后的调整提供余地;从流线上讲,它是城市脉络的延伸和节点,充分利用三维空间里网络的交叉和叠合,在高效服务的同时,提供像传统街道那样促成事件形成的有趣场所和机缘;从形态上讲,“大”的建筑并不被排斥,关键看它所处的地位和与周边的关系,巨构可以有多种形态表达方式,原则是能从视觉、体验、心理等方面与场地有机契合;从意义上讲,场所的概念必须被重新重视,因为它提供了城市和建筑存在的价值,它促使了人们行为、交流、文化的形成,一座没有场所的城市或建筑和没有灵魂的躯壳一样是让人不敢去想象的。城市是建筑的数量累积到一定程度以后形成的一个区域,也许每个建筑都是各具特色,但是它们之间却往往缺乏一定的联系,就像我们现在越来越习以为常的一个个新区、一座座新城。“城市的建筑”,占主导地位的是城市,建筑只是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在其中体验到的,首先是一座城市的氛围,其次才是这个城市里的某一栋建筑。事实上,最初的城市也只是在建筑聚积到一定程度以后形成的,但是城市一旦形成之后,它就成了设计师在做建筑设计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本文标题:论城市与建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801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