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巴洛克时期1.时间:约公元1600年到1750(从蒙特威尔第到巴赫和亨德尔)2.著名作曲家:C.蒙特威尔第、A.斯卡拉蒂、A.L.维瓦尔第、J.S.巴赫、J-B.吕利、J-P.拉莫、G.F.亨德尔①J.S.巴赫(1685-1750)的音乐创作力,近乎无限,由于不停的勤奋研究。精通德、意、法等国的音乐技巧,于是融合了这时代人类所获得的音乐表现法精髓。他的音乐尽管是极高度的对位法音乐,但有着无穷的变化。②亨德尔(1685-1759)凭着歌剧打下一片天,后来以优异的神剧终结,他的作品并不刻意于表面的精致化,而是在探求内在的深度,音乐中洋溢着雄浑的力感。③斯卡拉蒂(1685-1757)的创作风格与巴赫、亨德尔完全不同,在钢琴史上是一个天马行空的人物,他吸收了意大利、西班牙民间音乐的因素,与德国风格是两个不同的范畴。④蒙特威尔地(1567——1643),主张音乐应该动人,这是他音乐创作思想的核心。他创作出了第一部意大利歌剧《奥菲欧》,被称为“器乐之父”。他的创作体现了巴洛克艺术风格所强调的“庄严、戏剧性和炫示”。)3.特点:(1)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2)巴洛克音乐是后期发展的一个基础。乐句长度不一,气息较长,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旋律都空前地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装饰音和模进音型。(3)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旋律一样,曲调的进行常常带有形象化、象征性特征。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总体上,它代表了一种对绚丽、激情、宏伟、豪华、运动的热爱,是艺术由严肃和轻松的一种交替。(4)巴洛克风格在其艺术观念中,含有加强形式和视觉效果的因素。它摒弃尺度和规范,逐渐打破内容与形式的平衡。它酷爱曲线和斜线,剧烈的扭转,展示一切可以造成人们惊奇、赞叹的东西。巴洛克风格产生的戏剧性效果和表现力是强烈和巨大的二、古典主义时期1.时间:从1750—1800年,包括前古典主义和维也纳古典主义乐派。(1)古典主义早期:法兰兹约瑟夫海顿(2)古典主义中期: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3)古典主义晚期:路德维希冯贝多芬2.维也纳古典风格的形成:18世纪下半叶,维也纳成为欧洲音乐的中心地。西方音乐在这里获得高度的凝聚发展,形成了对近代西方音乐具有典范意义的维也纳古典风格。音乐大师海顿是古典风格的最重要的奠基者,他不仅确立了古典主义体裁和形式,而且树立了古典主义的精神风范。另一位大师莫扎特以其多面的杰出才能推动了古典风格趋于完美。时代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最终完善了古典主义风格,然而同时他那高度个性和充满时代斗争精神的音乐超越了古典主义精神范畴,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的引路人。①海顿(FranzJosephHaydn,1732—1809):其60年代的交响曲还未完全摆脱巴洛克、古典早期的器乐传统和宫廷浮华的风格。70年代他的交响曲逐渐显露出个人风格,曾短期地出现伤感的色彩。80年代与莫扎特的愉快交往对海顿的音乐在抒情性、形式配器的灵活等方面产生影响。90年代在新的生活环境下,写下12首“伦敦”交响曲,达到了他艺术的顶峰。古典交响曲四个乐章的形式是海顿通过长期探索实践,在他的大量作品中最终确立起来的套曲形式。第一乐章,慢板引子,快板奏鸣曲式,充满活力信心的;第二乐章,抒情的慢板,三部曲式或变奏曲,常有海顿音乐的优美和幽默;第三乐章,小号前曲,较短小;第四乐章,快板或急板,明快的舞曲风格。海顿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在交响曲首尾乐章的奏鸣曲式中,采用以旋律、节奏富有个性、和声明晰的主题或动机来发展音乐的原则,形成富有逻辑性的古典音乐语言风格。海顿的音乐明快、乐观、幽默,充满了生气。②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1756—1791)是西方音乐史上最富有智慧的音乐家。童年受到的神童礼遇和广博见识,培养了他的艺术家的自尊和市民意识,开拓了他的艺术视野。莫扎特创作过程以机敏快捷著称,有些传记甚至记载他边谈话说笑边作曲。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中,在意大利声乐歌剧领域和德奥器乐领域都获得成功的唯一一位作曲家,他并且把二者的风格相互融通。《费加罗的婚礼》以意大利喜歌剧的形式构思,融合了正歌剧的严肃戏剧矛盾主题,音乐充分显示出莫扎特以音乐塑造戏剧角色的卓著才能。《唐璜》则是一部悲喜剧,剧中主要角色唐璜未被写成一个无道德的罪犯,而是处理为无视权威和传统道德的死不悔改的反叛者。《魔笛》是一部德语对白的德国歌唱剧,它把意大利与德国、正歌剧与喜歌剧的不同因素,甚至众赞歌都集于一身,成为第一部伟大的德国歌剧。莫扎特歌剧中,在乐队对于戏剧的烘托、序曲预示和渲染歌剧氛围的效果等方面都是同代音乐家未能达到的。莫扎特尽管有一些作品充满了戏剧性,甚至悲剧性,但他的多数作品是纯真、亲切、阳光明媚的。莫扎特生活的世界充斥着烦恼和阴暗,然而从他笔下涌流出的音乐却是一种升华的,具有古典美的艺术③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827)贝多芬个人生活经历的痛苦与他艺术事业的辉煌形成巨大的反差。贝多芬的作品数量比海顿和莫扎特少,他的创作过程是艰难的,构思一部作品,捕捉到一个理想的乐思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贝多芬的音乐比前两者更富有个人独创性。钢琴奏鸣曲有:《C小调奏鸣曲》(悲怆)、《#C小调奏鸣曲》(月光),《d小调奏鸣曲》(暴风雨)等。贝多芬中期创作明显地确立了个人的风格,后人理解的贝多芬的风格,一般是指这个时期的音乐。主要作品有:《b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贝多芬的后期创作,音乐语言集中、抽象,精神的崇高与形式的奇特结合在一起。他继承了海顿、莫扎特所奠定的古典交响曲体裁和奏鸣曲式的音乐形式,然而他以崭新的时代精神充实丰满了这些音乐形式体裁。他追寻“斗争——宁静沉思——喧嚣戏谑——欢乐凯旋”这样一个哲理性的交响公式,时代的英雄主题、个人与命运搏斗、人类达到理想王国的奋斗无不凝聚其中。以谐谑曲取代了传统的小步舞曲第三乐章,谐谑曲的粗鲁、神秘、惊奇和戏谑正体现了他的生动性格。扩大了规模的凯旋的第四乐章则体现了古典主义的艺术理想。贝多芬的交响性思维和音乐激烈狂暴的气势,大大扩展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改变了昔日人们对这种纤巧、细腻的宫廷娱乐乐器的印象。他的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音乐家的“新约全书”(“旧约全书”常指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他摆脱了音乐为上流社会娱乐装饰的因袭传统,使音乐艺术从一般美的境界进入到崇高的境界,从而在人类文化思想史中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贝多芬既是古典主义的完成者,又是浪漫主义时代的引路人。他的音乐对于时代与个人的情感表现,宏伟的戏剧性和对自然的依恋等都为浪漫主义开启了通向新时代的大门。3.特点:音乐从教堂走入宫廷,并逐步走向社会走向民众。旋律不再采用巴洛克时期连绵不断扩充的音型,而是是短小的二四小节为基本单位而形成的方整型乐句,音乐呈现简单、优美、动听的特质。巴洛克音乐是繁华的,古典时期的音乐则更俭省,更含蓄,更干净清楚和更节制的。但有强烈的皇家和贵族气质,充满了理性。非常清晰的对位:容易上口的旋律配上交响化的伴奏。古典风格音乐很重视清晰的曲式和明朗的和声结构,清楚的终结式。这个时期被历史学家和美术学家推崇为“古典”,在音乐领域,古典的风格表现在艺术上崇尚理性,音乐语言朴素精练,以严谨和谐的形式表达淳朴真挚的感情。三、浪漫主义时期1.时间:1830-1900音乐史上所谓的“浪漫主义”,通常都被当作“古典主义”的相对概念使用。古典主义重视形式和规则,这是重视秩序的封建社会的产物。在音乐方面,“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为中心,写作曲式优美、端正的作品,重视和声学的合理化。浪漫主义则和这样的想法彻底地对立。和理性相比较时,它更为珍惜感受性和想象力,打破所有的形式、规则和秩序。认为要顺应自己的个性,自由奔放地从事创作,必须把人类再以血肉之躯的模样,栩栩如生地把握出来。这就是浪漫主义者的共同想法。2.代表人物早期代表:贝多芬|韦伯|帕格尼尼|舒伯特前期代表:门德尔松|肖邦|舒曼|李斯特中期代表:威尔第|瓦格纳|勃拉姆斯|小约翰·施特劳斯民族乐派代表:格林卡|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西贝柳斯后浪漫主义代表:福莱|马勒|理查·施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①舒伯特(F.P.schubert,1797~1828)把因通俗歌剧而发达起来的德国歌曲,推进到更高的艺术境界中。他的作品并不全部舍弃古典的形态,但曲式相当自由化,使感情的澎湃与外来的刺激,充分在乐曲中表现出来,创造了崭新的音乐。②门德尔松(F.Mendelssohn.1809~1847)出生于巨富之家。他虽然遵循古典的形式,但内容则是以浪漫精神为根基的,在作品中植入自由的抒情味和幻想气氛,有时也有优美的自然描写。③舒曼(R.A.Schumann,1810~1856)舒曼是一位热情似火、个性表现突进的优秀作曲家,和门德尔松温厚典雅的正统手法,正好迥异其趣。舒曼堪称为推动浪漫乐派的精神力量,具有浓厚的诗人气质与渊博的教养。④李斯特(F.Liszt.1811~1886)是近代音乐的拓荒者,也是一位空前的钢琴大师,表现极尽华丽之能事。他的一生对音乐突出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丰富了钢琴技巧的表现力。他的钢琴音乐不仅有诗情画意的小品,也有宏伟、辉煌的艺术效果和具有交响性的乐曲,他使钢琴音乐获得了管弦乐队般的效果,气势宏伟,热情磅礴。二是他首创了单乐章标题交响诗体裁。这些交响诗具有叙事性、抒情性、描写性和戏剧性的特点。此外,在李斯特的作品中鲜明的匈牙利民族特色体现得尤为突出。⑤肖邦:创造了典型的浪漫主义钢琴音乐语言,他对新的音响色彩的探索开辟了新的音乐表现天地,创作中大量半音的运用动摇了由维也纳古典乐派确立的自然音调性体系,大大地强化了和声色彩的功能。不仅如此,他还对旋律、织体、装饰音等各方面进行革新,以利于音乐表现的需要。所涉猎的体裁范围无人能及,玛祖卡、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夜曲、圆舞曲、练习曲、回旋曲、协奏曲、前奏曲等地记载了作曲家由祖国命运危机、社会环境变迁和个人经历的波折,所引发的一系列复杂的情感体验。他的创作风格中还保留着一种含蓄内在、均衡典雅的古典精神气质。贝多芬是欧洲音乐从古典向浪漫时期转变中承上启下的作曲家。整体上他遵循古典形式,但已经在突破。更重要的是他已经着力于在音乐中表现他的个性,努力在人格、精神上争得独立和自由。直到贝多芬为止,音乐家们都是在贵族的“保护”下生存的,这使他们处于依附他人的社会地位。莫扎特、贝多芬都为争取独立的社会地位付出了巨大痛苦的代价,直到浪漫主义时代,音乐家才成为自由、独立的艺术家。但精神上的自由却不等于物质上的幸福,这使他们常常处于“痛苦的自由”的矛盾之中。在古典派作曲家贝多芬、罗西尼和韦伯的晚期作品中,已经明显流露出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正是他们开创了浪漫派的先河。1800年前后出生的作曲家们,形成了初期浪漫主义的中心。舒伯特和柏辽兹可谓初期浪漫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们从传统出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经过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和威尔第等人的进一步完善,在柴科夫斯基、李斯特和瓦格纳的时代达到了巅峰,这些作曲家、钢琴家构成了中期浪漫主义的中心。至于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和拉赫玛尼诺夫等近代名家的作品,则归于晚期浪漫主义音乐。3.特点:(1)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2)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如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重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3)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单乐章题材的器乐曲繁多,主要是器乐小品,如即兴曲、夜曲、练习曲、叙事曲、幻想曲、前奏曲、无词曲以及各种舞曲——玛祖卡、圆舞曲、波尔卡等。在作品里,将一切个人
本文标题:古典主义时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843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