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大而不倒》观后感以及七个核心问题的思考
《大而不倒》观后感以及七个核心问题的思考《大而不倒》揭密了金融危机幕后的重重阴谋,也提供了很多在最动荡无序、最让人绞尽脑汁的特殊历史时期如何进行有效领导以渡过难关的案例。在这场震惊世界的金融危机中,全球经济岌岌可危。《大而不倒》不仅讲述了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发生的故事,更讲述了华尔街和华盛顿精英们的故事,这些精英们自认为拥有巨大的权力和无穷的手段,可以决定这场游戏的胜负,但他们看不到抑或不愿意接受这场游戏的真正结果:最糟糕的时刻正在到来。这是一个关于冒险家们的故事:他们敢冒一切风险,并已承受着巨大的风险,但又固执地认为自己没有冒任何风险。这也是一个关于华尔街文化的故事,现在这种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世界各国。华尔街上人们总说:“还可以去做另一桩交易,还可以去打另一张牌”。但是,在这场危机中,他们已经无牌可出了,这场金融危机真的是一场“想象力的失败”。从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过程来看,通过同业及其他行业的传导,大型金融机构的破产会产生巨大的外部效应。监管当局从稳定金融业、保护存款人和投资人广泛利益的角度出发,往往对大型金融机构破产所带来的蝴蝶效应持十分审慎的态度,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大而不倒的状况。这将带来两个后果,一方面,从大而不倒的内在逻辑看,一旦对一家金融机构实施了救助,那么救助规模更大的机构也就自然成为选择,于是政府在无形中鼓励了数量更多、层次更深的风险经营行为,因为金融机构不仅可以据此获得巨额收益,而且通过自身规模的扩大,可以博取更多获得救助的筹码;另一方面,政府的救助行为将给普通大众带来强烈的信号,这种隐性担保极可能刺激针对这些机构或相关金融产品的投资,危机再次出现时,政府所面临的救助压力也将更大,否则预期的覆灭往往会带来更为严重的损害。因此,单从理论角度看,考虑到控制金融业的道德风险,大而不倒的救助策略应深刻反思。然而,现实往往比抽象的逻辑复杂得多,在道德风险与经济崩溃之间,政府往往优先选择前者。要真正理解华尔街各大投资银行之间及其与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和美国财政部之间的关系,不得不从这场危机的根源——次贷危机讲起。次贷危机是什么?是一场全球性的金融溃败,意味着这些你听过的名词,次级贷款,债务抵押债券,信贷市场冻结,以及信用违约掉期。那么谁会受到影响?回答是所有人!这是怎样发生的?是这样的。次贷危机拉拢了两群人,房主和投资者。由于互联网泡沫破灭和911事件,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将利率降低到1个百分点来维持经济增长。投资者说,一个百分点的回报率太低了,不用,谢了。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意味着银行能够以1%的利率从美联储借款。再加上贸易顺差从日本,中国,中东不断涌入,所以有大量的低息贷款,使银行借贷轻而易举,于是他们疯狂地使用“杠杆”。“杠杆”是用借贷来扩大交易收益的手段,它是这样来操作的,某人的一笔普通交易,用自己的1万美元,买了一个箱子,然后以1万1千美元卖给其他人,净赚1千美元,这桩买卖还不错,但是如果用杠杆操作,一个有1万本金的人,会去再借99万美元,现在他手里有100万美元,可以买100个箱子,用掉那100万美元以后,再以110万卖给其他人,还掉99万贷款本金和1万利息,除开最初的1万,他净赚9万美元。而另一个人只能赚1000美元。杠杆能把不错的买卖变成不凡的交易,银行也就是这么赚钱的。因此,华尔街借入大量的信贷,做了很多大生意,赚得盆满钵满。最后还掉本金。投资者们看到以后也想分一杯羹,于是华尔街就想到了,他们可以拉拢投资者和房主,通过利用房贷。是这样的.,有家人想买房子,他们要存足足够的首付,和房贷经纪人联系,这家人通过房贷经纪人找到房贷公司,房贷公司给他们房贷,经纪人拿到佣金,这家人买到房子,成为房主。这对大家都很好,因为房价事实上永远在上涨。一切都太完美了!有一天,房贷公司接到投资银行的电话,他想买下房贷。房贷公司用一个不错的价格卖给他。投资银行家借到数以百万计的资金,然后买了成千上万的房贷,放到一个漂亮的小盒子里。于是乎,每个月,他就可以拿到盒子里房主还的房贷。然后他呼唤银行“巫师”,施展金融魔法,把房贷分成三部分——安全、还行、有风险。分别放到盒子里。取个名字叫债务抵押债券,简称CDO。CDO像三个小瀑布一样工作,当资金回笼的时候,最上面的盒子先装满,再流到中间盒子,剩下的装到最底层。资金来源于房主偿还的房贷,如果有人欠债不还的话,那回笼的资金就少了,最底层的盒子就装不满了。所以最底层的盒子风险最大而最上层则更安全。为了弥补高风险,底层盒子的收益会更高一些。而顶层盒子的收益最低,但也还不错。银行还给顶层盒子套上保险,这叫信用违约掉期。做这一切是为了让信贷评级机构,把顶层认证为三A安全投资,安全性最高的评级。中间盒子评为三B,也还行。风险最高的部分就懒得评级了。有了三A评级,投行的银行家可以把最安全的部分卖给承担低风险的投资者,还不错的部分卖给其他银行家。把最有风险的部分卖给对冲基金和其他风险投资者,投行银行家赚了几百万,最后还掉贷款,投资者终于为资金找到了好的出路。这可比1个百分点的短期国债好多了。投资者很满意,想买更多的CDO,于是,投资银行家找到房贷公司,想买更多的房贷,房贷公司找经纪人要更多房主,但经纪人再也找不到买房的人了。能申请房贷的人都已经有房子了,但他们有个主意,在房主付不起房贷的时候,房贷公司就收回房子,而房子总是在升值,因此房价已经覆盖了断供的风险。房贷公司只需提高新房贷的风险,而不要求首付。不需要收入证明。他们也真就是这么干的,不是借款给值得信赖的房主,也就是所谓的优级贷款。他们开始找那些不那么可靠的人。于是就出现了次级贷款,转折点出现了,经纪人和往常一样,用房贷拉拢了这家人和房贷公司,拿到佣金。这家人买了一所大房子,房贷被房贷公司卖给了投资银行家,又被包装成CDO,卖给了投资者们。一切都很顺利,大家都发财了!只要能把房贷卖给下家,自己就不用担心了,让大家去操心好了。如果有房主还不起房贷。没关系,只要能把风险转嫁给下家,自己就能赚几百万。这就像在抱着定时炸弹玩击鼓传花。由于次级贷款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低信用和低收入者凭贷款买了房,毫无悬念,房主还不起房贷了。而房贷在银行家手中。这就意味着,他无法偿还月供,房贷变成了房子。没关系,他还能选择卖掉房子。但是越来越多的月供,变成了房子。市场上待售的房子越来越多。供应远远大于需求,房价就再也不会上涨了。事实上,房价开始下挫。这对仍在还月供的人来讲,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局面。他们邻居的房子都挂牌出售的时候,自己的房子也跟着跌价。那为什么还要偿还30万的房贷,而自己的房子只值9万美元。他们觉得继续还贷毫无道理,即使他们还得起房贷,他们也弃房而去。断供潮横扫全国,房价跳水。现在投行银行家手里,只是一批跌价了的房子。他给投资者打电话推销CDO,但是投资者也不傻,他们答道“不用,谢了”。他也知道,一滴资金流也没有了。银行家开始向所有人推销。但谁都不愿意买他的炸弹。他现在惶惶终日,借了数百万。甚至借了数十亿才买下这些炸弹,现在却还不起了。不管他怎么折腾,就是无法脱手。但他并不孤独,投资者们自己也买了成千上万的炸弹。房贷公司在打电话想卖掉炸弹,但银行家根本不会买。经纪人则被炒了鱿鱼,整个金融系统被冻结了。黑暗时代到来了——大家都破产了。这还没完,投资人找到房主,告诉房主他的投资已经一文不值了。现在你看到危机是如何轮回的了。我们就是这样进入次贷危机时代的!格林斯潘是幸运的,他将利率定到1%,成功将美国经济从信息泡沫和911事件的阴影中带了出来,受到民众的追捧和政府的嘉奖。但他却制造了一颗定时炸弹,那就是持续的低利率会让金融泡沫被越吹越大。而他幸运的地方在于这颗定时炸弹爆炸的时间在他卸任以后。(为什么说格林斯潘有运气?)相比格林斯潘,亨利·保尔森似乎很不幸。他早就声名鹊起。他已经拥有世界上最棒的工作:在华尔街最受尊崇的机构——高盛担任首席执行官。作为公司行政总裁,保尔森周游世界。他把大部分注意力投向中国,在中国,他已经近乎是非官方的美国资本主义大使,与包括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在内的华盛顿任何一位官员相比,他与中国领导人建立的关系都更为深厚。布什总统新任白宫办公厅主任博尔滕竭力促使保尔森加入总统班子。博尔滕说服总统,使之确信保尔森与中国之间的紧密联系会成为巨大优势,因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在地缘政治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博尔滕曾效力高盛,并与保尔森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他的强力推荐,是保尔森出任财长的直接原因。保尔森在正式担任财长之前,曾两度拒绝了出任财长,这时保尔森认为自己之所以拒绝,实际上是出于对失败的恐惧。他在高盛一向以“直面困难”著称,现在是不是想在困难面前当逃兵呢?保尔森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科学派信徒。与大多数信徒一样,认为“恐惧是疾病的根源,”信奉“必须驱散恐惧,为上帝重建平衡。”所以保尔森抛弃高盛CEO的职位,抛弃比财长高几十上百倍的薪酬而去接管当时的金融烂摊子,根本原因是自己的性格和个人信仰。(保尔森为什么当财长?)保尔森最初制定救市政策时有三个主要原则:流动性可救;政府不可直接购买而只能辅助交易;公司持有者不能从救助中获益。这就解释了保尔森为什么决定挽救贝尔斯登却放弃雷曼。当雷曼融资无望时,巴克莱银行曾试图进行收购,却被英国监管部门坚决制止。在此期间,美国政府并没有为促成交易而做出任何努力,一切均因雷曼资本金不足,首先就不符合流动性可救原则。但随后形势的发展大大超越了保尔森和美国的金融决策者所能预见和控制的范围,他最终不得不放弃这些原则,美国联邦政府也随即在危机中变身为大而不倒的忠实践行者:先后斥资4000亿美元救助房利美和房地美、针对全美大型金融机构推出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拨款2000亿美元救助AIG,甚至为三大汽车巨头提供800亿美元融资,等等。这就解释了美国政府为什么不救雷曼的疑问。(美国政府为什么不救雷曼兄弟?)当然连美国政府都不救的企业,巴菲特更不会去搅这团浑水。巴菲特有句非常著名的投资名言: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足够湿润的雪和足够长的雪坡。他说你只需要知道如何评估一家公司,以及如何考虑市场价格就可以去投资了。其实他的“足够湿润的雪”就是低廉的股票价格,“足够长的雪坡”就是有长期盈利潜力的企业。简而言之,只要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显示它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或者长期来看它将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该公司的股票价格现在又足够低,那你就可以考虑成为该公司的股东了。“股神”的投资方法就这么简单。(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是什么?)很明显,雷曼不符合这两个条件,所以当电影情节中,雷曼CEO富尔德向巴菲特寻求融资时,巴菲特拒绝了。雷曼之所以被众人抛弃,其实跟它的掌门人富尔德的个人性格以及工作作风有很大关系。毋庸置疑,富尔德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不然他也不会在雷曼呆上近50年的时间,而且积累了巨额财富。富尔德头发乌黑,额头宽阔饱满,眼窝深陷,眼神阴郁,气势逼人,令人生畏,这在金融领域你死我活的残酷竞争氛围中绝对是种优势。富尔德酷爱健身和举重,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可能不会有人屑于和瘦小的他交锋,但实际上他相当有耐力。富尔德在公司做交易员时人称“一根筋”,从来不和别人废话。他的眼睛总是紧盯着面前那台旧式电脑的绿屏幕,嘴里不断地咕哝着他的交易。他拥有一种令人惊讶的标榜自我、招纳贤才、讨好客户的才能,他把自己重塑为公司的公众形象,使雷曼从崩溃的边缘跃身成为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富尔德有什么很了不起之处?)而在次贷危机中,雷曼的倒下却成就了高盛的腾飞,那就是看着雷曼股价狂跌的时候,高盛却疯狂地做空雷曼的股票,“兄弟背后捅刀子”,让雷曼雪上加霜,而高盛则赚得盆满钵满。事实上,高盛在历史上曾多次与雷曼合作,但由于银行业残酷的竞争关系,又多次分裂。当它们有共同利益时,它们是合作伙伴,当它们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又成了生死冤家。所以金融界也是一样,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高盛与雷曼兄弟的历史恩怨?)作为银行的监管者,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也对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中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纽约联储主席盖特纳就是重要的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当事人。据新华社华盛顿2012年8月
本文标题:《大而不倒》观后感以及七个核心问题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849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