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判断正误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Y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Y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Y4、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Y5、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Y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Y7、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Y8、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N9、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N10、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相统一的。Y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Y12、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N(核心是国家政权)13、时势造英雄。Y14、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的。N(没有英雄)15、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思想理论水平也越高。N(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之间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1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N(劳动的二重性)17、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N(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18、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N(越小)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N(相对过剩)2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政党制度。N(国家制度)21、普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一样的。Y22、经济全球化也就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N23、垄断是在自由竞争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垄断统治形成后可以消除竞争。N24、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规定的市场价格,它的出现使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受到破坏。N(没有破坏)25、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Y二、名词解释:绪论: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第一章:2、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3、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4、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5、规律:规律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6、联系: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7、发展: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第二章:8、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9、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第三章10、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11、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10、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1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设施。12、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向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13、人名群众:人名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四章14、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15、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16、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1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第五章15、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16、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18、经济全球化: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第六章:19、新经济政策: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20、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全体劳动者,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2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也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2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它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第七章22、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必然从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绪论1.试结合当前的现实问题,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尊重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就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最后,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3.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1850年前后,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应该是把坚持与发展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而言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掌握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运用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要求。要努力做到: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统一起来,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于应用。大学生必须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要努力做到: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特别是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试运用这一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如何统一于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综上所述,全部是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3.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就是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4.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5.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b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6.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客观世界联系与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也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中思维发展的规律,它的丰富内容成为科学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无论是对自然、社会、思维这三大领域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宏观把握,还是对实际工作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细微分析,唯物辩证法都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因此,唯物辩证法是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2.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统一及其重要意义?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说:首先,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其次,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应当是历史的。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再次,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
本文标题:马哲课后答案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860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