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2015最新远程研修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作者信息姓名康树军电话15006735420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邮件单位滕州南沙河镇仓沟小学教学设计教学主题青岛版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时分的认识一、教材分析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会通过钟表认识整时和半时,了解了时间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建立了时间的观念。教材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呈现元旦联欢会的情境图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由联欢会上的不同节目的开始时刻,如:第一个节目的开始时间是8:31,让学生顺其自然地进行相关的学习。教材还设计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的版块,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合作探究的版块中教材呈现出了学生自主提问,自主探究的设计意图。如:三个带点的问题都是由学生提出,学生经过讨论进行解决得出预设结论的。教材设计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时、分的相关知识。二、学生分析《认识时分》是在一年级认识钟表,会看几时、几时半、大约几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这个知识点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十进制的关系,学生往往感到不习惯,这样就给学习时间单位的换算带来了困难。如今的学生家里孩子都少,父母没有习惯让学生看表说几点,也很少刻意教孩子认识表,再加上手机电视上都有时间,这种圆形表盘形式的表很多家庭中也少见了,学生接触少实践少,造成学习的困难。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初步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提出合理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数学学习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一、在创设情境,复习归纳,引入新课时使用课件导入,多媒体教学(课件出示“钟面”—认识时间),大家认识吗?一年级我们对钟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老师就考考大家。(课件:复习“时针、分针”,拨“整时、几时半、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的时刻,学生说时间)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时使用多媒体教学(一).观察钟面,集体交流(这个环节课件投影出大的标准表盘)学生看着幻灯片1.认识大格2.认识小格3、课件演示每大格有5小格4、课件演示:60个小格(二).学习时针和分针各怎样计时使用课件多媒体1、学习时针怎样计时。课件演示时针和分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请仔细观察时针的走动。课件演示得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板书)演示:时针从12走到2,让学生说说时针走了几小时。2.学习分针怎样计时。(1)认识1分分针走了多远?(课件演示)学生观察得出: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2)体验一分钟的长短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圈时间,学生感觉3.学习1时=60分课件演示:时针走分针也走,学生仔细观察屏幕上的时针和分针各走了多长时间好吗?(三).认时刻课件出示每个节目开始的时刻生回答交流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自主练习题目,课上解决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上课时以上环节均使用上多媒体,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课一开始就出示课件观察钟面,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钟面,特别是认识了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间又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还通过课件一一让学生去数一数。使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操作,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全面地认识了钟面,并且也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使学生能从抽象的知识点转为更形象直观的认识理解,上起课来变得更轻松自然,学习接受也更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课件教学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增强了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听课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习惯于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即主要以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教师的讲解为主,这种单纯的口头讲解有时连最起码的板书和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交流也不存在,使教学内容又比较枯燥和抽象,显然学生的听课兴趣难以被调动。利用课件教学,则改变了这一状况。教师在课堂上应用课件进行教学,师生之间可以更好地互动,学生的听课兴趣也就调动起来。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一、创设情境,复习归纳,引入新课导入:1、老师还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出示“钟面”—认识时间),大家认识吗?一年级我们对钟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老师就考考大家2、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像这样的用“整时、几时半、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表示时复习“时针、分针”,拨“整时、几时半、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的时刻,学生说时间。学生介绍自己对表的认识。课件出示“钟面”—认识时间间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精确到几时几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用时分来表示时间。(板书:时分的认识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一).观察钟面,集体交流(二).学习时针和分针各怎样计时1.学习时针怎样计时。1.认识大格师:在这个钟面上,除了刚才我们说到的有“时针、分针”,还有什么2.认识小格钟面上还有什么?(预设:有小格)师:每个大格被分成了几小格?(课件演示每大格有5师:2大格、3大格、6大格、9大格有几小格?你是怎样很快算出来的?那钟面上一共有几小格?(小格)有什么1.学习时针怎样计时。师:这些大格小格的作用可大了,时针和分针就是通过走大格,小格来计时的?你们知道这两根针是按什么方向转动的吗?时针走几大格是1小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学生可能汇报的情况有12个数字,学生交流回答,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用手比画一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请仔细观察时针的走动。学生观察、交流,幻灯片演示1.认识大格122.认识小格每个大格5个3、课件演示每大格有5小格4、课件演示:60个小格课件演示时针走一大格的过程学生观察2.学习分针怎样计时。(1)认识1分(2)体验一分钟的长短看。(课件演示)师板书: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师课件演示:时针从12走到2,想象一下时针走到8是多长时间?小结:钟面上时针走几大格就是几小时。我们来编首儿歌帮助记忆:时针走了几大格,就是走了几小时。(1)认识1分我们观察了时针,再来观察分针。提问:分针走了多远?(课件演示)师板书: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2)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我们认识了一分钟,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现在我们来体验一下。(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口算题,一分钟计时,看能做多少道口算题)提问:你感觉一分钟怎么样?谈话:老师这还收集了一些一分钟能做事情的资料,一起读一读。师:看到这些资料,你想说些什么?得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让学生说说时针走了几小时。学生和老师一起总结学生观察得出: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学生快速完成口算题学生交流自己的感觉学生可能回答:一分钟很短;一分钟很快课件演示:时针从12走到2,课件演示:分针走一格的时间(3)认识几分3.学习1时=60分小结:一分钟能做这么多的事情,我们一定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做个珍惜时间的人。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珍惜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在下面的环节中,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是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学生。(3)认识几分课件展示2分钟提问:分针这样表示几分?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想表示5分,分针从12走到几呢?分针从12走到1。想象一下分针从12-3是多少分?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让钟面上的分针走20分钟吗?走40分钟呢?60分?我们可以继续编儿歌: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走了几分钟。3.学习1时=60分师:时针和分针是两个好朋友,时针走分针也走,现在请你仔细观察屏幕上的时针和分针各走了多长时间好吗?(师演示分针转一圈)师:时针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2分。学生思考交流回答学生操作、演示、交流。男生观察时针.女生观察分针。并交流课件展示2分钟(三).认时刻师:分针有什么变化?师:时针和分针同时走同时停,1时和60分什么关系?师板书1时=60分体验1时,一小时有多长呢?闭上眼睛想一想一节课40分,课间休息10分,再加多少分是1时?(三).认时刻1、为了庆六一,同学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课件演示)你能说出每个节目开始的时刻吗?你是怎样知道的?师总结:先看时针过了几是几时多,再看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是几时几分。2、学习电子表的记录方法,用两个小圆点把时和分隔开,这个时刻也读作7时32分。(提示学生:“:”后面的几分为了规范一般是两位数,不满的要补位。)提问:你在哪里见过这种表示时刻的方法?小朋友们真是生活中的细心人。(出示“时间表”)回答男生汇报时针走一大格式是一时女生汇报分针转了一圈是60分生:1时=60分学生回答:一节课40分钟,课间10分钟,再加10分钟就是一小时学生交流回答,可以在本子上写出时刻学生交流课件演示分针转一圈课件出示每个节目开始的时刻学习电子表的记录方法学生在本子上练习书写学生回答:电视上,汽车上、手机上…让学生读一读上面的时刻课件演示写好的例子三.巩固练习1.用两种方法写出下面的时刻2.连一连3.画一画4.做鸟巢5.拼图游戏学生动手操作,动笔画一画,连一连,做一做课件出示练习四.总结:回想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回答学习了这节课,你打算怎样珍惜时间呢?五、布置作业回家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做个时间的小主人。学生记下作业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认识时分》是在一年级认识钟表,会看几时、几时半、大约几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在教学这节课时,我很好地利用了课件,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一、利用课件激发兴趣,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课一开始就出示课件观察钟面,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钟面,特别是认识了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间又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还通过课件一一让学生去数一数。使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操作,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全面地认识了钟面,并且也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然后再引导学生认识时分,使学生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随后通过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走动,得出结论:1时=60分。在这个环节中,利用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去观察,在观察、思考中理解。同时在最后的练习中设计的“拼图游戏”,也激发了学生很大的兴趣,这道题不但进行了认识时分的练习,也起到了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作用。二、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思想这节课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德育教育。在教学中,我向学生发出邀请,让他们来体会“1分钟有多长”和“1分钟内你能做哪些事情”,然后教师又展示收集到的资料“一分钟的价值”等等,这些都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一分钟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却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珍惜时间。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直观认识、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方式,获得感性认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直观认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一个清晰的演示能够给孩子建立起直观的表象和清晰的概念。本节课知识比较抽象,为了便于学生观察,发现新知,我精心设计了动态课件。认识钟面时,在学生观察自己小钟表的基础上,借助课件形象的演示,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到钟面上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在认识“时分的关系”这个难点时,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有了更直观的印象;在学习8时31分时,我又借助课件形象地告诉学生如何准确地认读时间;在体验1分钟时,1分
本文标题:2015最新远程研修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86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