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课件:高考复习古诗词比较鉴赏命题角度及解答
古诗词比较鉴赏命题角度及解答课件制作:桂阳一中资秋平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05年湖南卷)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登崖州城作柳宗元李德裕海畔尖山似剑芒,独上高楼望帝京,秋来处处割愁肠。鸟飞犹是半年程。若为化作身千亿,青山似欲留人住,散向峰头望故乡。百匝千遭绕郡城。两诗写作之时,诗人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首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和心境是不相同的。高考示例:1、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2、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涌而出的强烈感情。薛宝钗咏白海棠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林黛玉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06湖南卷)“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清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古诗的比较阅读,命题人常在哪些方面设题来“比”①诗作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出来的情感。②诗句的意思和作用。③诗作塑造的主要形象、创设的具体意境。④遣词的生动、形象、精巧。⑤诗句的前后勾联照应。⑥修辞手法的功能、作用。⑦诗作结构的总体安排等。⑧一些典故的运用、反向衬托的作用等。概括地说,常见比较点有:诗歌形象诗歌语言表达技巧诗歌结构思想内容情感态度解题要领:看诗题,读注释,审题干,研提示,知其人论其世,有术语,求规范。①读懂示范性文字,找出示范性文字的鉴赏角度,认准鉴赏点。②结合示范性文字的鉴赏角度,读懂另外一首诗歌。③理解分析要求鉴赏的诗句,对照示例,逐一落实各个要点。不要随意添加、丢失鉴赏要点,最好也不要随意更改要点顺序。规范作答:⑴不能唯模式而模式。⑵有所变通,不能单找反义词。⑶角度相对,用词相称,笔墨相当。【课堂链接】: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出浴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叫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①,莫辞醉,此花不与鲜花比。清平乐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②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注】①绿蚁:一种美酒。②挼:搓揉。这两首词都是李清照的咏梅之作。1、前首词中的“梅”:开在雪中但春意已露,有明月照耀,娇媚半开,玲珑清新,像一个出浴美人。后首词中的“梅”:开在雪中受狂风摧残,零落难看。2、前“醉”:梅花的娇美姿色使人欣赏,雪缀琼枝、月照梅花的清新意境使人迷恋,劝人饮醉,表达的是依恋梅花、欣喜春信的陶醉喜悦的感情。后“醉”:年年都醉,但是伤心泪,是感伤自己天涯海角飘泊不定,感伤世事动荡变化、岁月流逝,而人生衰老。提示:(抓住作品中写梅和写情的词句加以分析)一、对古诗中某一字词的比较鉴赏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示例解析: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题型示例二、古诗中某一诗句的比较鉴赏例: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此诗第四联多病所需惟药物,有的版本作但有故人供禄米,你觉得哪一句更好,为什么?示例解析:“但有故人供禄米”更好。此句表面上虽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说“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说“更何求”,正说明已有所求。诗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正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可见,此句包含着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三、不同诗人同一题材诗句的比较鉴赏例:酒泉子(潘阆)长忆观潮,满郭①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②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注】①郭:外城。②几:几回。下面是南宋词人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潮》中写涨潮的句子,试与潘词中画线的句子作比较,说明你更喜欢哪首词的描写,为什么?鳌①戴②雪山龙起蛰③,快风吹海立。【注】①鳌:传说中海中的神龟。②戴:头顶着。③蛰:动物冬眠、蛰伏。示例解析:周密连用三个比喻,将“潮”喻为神龟背负雪山,蛰龙从海底惊起,飓风将海水吹得竖立,虽写出惊人气势,但虚拟的物象难以让读者感受到。而潘阆能从观潮人的心理感受中写出沧海仿佛要倒空的气势,而且伴之以“万面鼓声”似的轰鸣,令观者为气势、为声威所慑服,夸张而不失实,形象鲜明具体而真实可感,较之周词要超出许多。四、对同一诗人同一题材的两首诗的比较鉴赏例:小池(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泉水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朝杨万里的这两首小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试作简要分析。示例解析:我更喜欢甲诗。它从“大”处着眼,境界开阔。诗前两句虚写,直陈西湖六月的风光不与四时相同;后两句实写,互文辞格再现西湖六月的特异风景。虚实结合写法的运用,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我更喜欢乙诗。因为它从“小”处入手,细致入微。“流”是“细流”,荷是“小荷”,叶是“尖尖角”,且立着个小小的蜻蜓。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稍纵即逝的一瞬,让蜻蜓和荷花相依相偎这一自然界的和谐情景在一瞬间留下永恒。这是甲诗所不具备的。五、对不同诗人同一题材的两首诗的比较鉴赏例: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两首诗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的咏史之作,其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但都能言之成理。你认为哪一首更好,为什么?示例解析①杜诗好。杜诗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好男儿应包羞忍辱,永不言败。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全可以东山再起的。全诗格调昂扬乐观,积极向上。②王诗好。王诗冷静客观理智地思考了当时的形势,指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指出江东父老是不会跟随他卷土重来的。六、对原诗和改诗的比较鉴赏原诗:清明时节雨纷纷,改诗:清明时节雨,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遥指杏花村。原诗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唐朝诗人杜牧的诗歌,后来有人将原诗作了改动。你认为原诗与改诗相比,哪一首更好,为什么?示例解析:原诗更好。改诗第一句删去“纷纷”,失去雨的形象;“路上行人”在雨天奔走,本是一个非常清晰的画面,第二句删去了“路上”,就破坏了这个画面,使形象变得有些朦胧;“借问”和“遥指”描绘了两个人的对话,第三句删去“借问”,就去掉了对话的一方;第四句再删去“牧童”,就把对话的另一方也去掉了。改诗去掉了原诗的形象,破坏了原诗的意境。没有形象,没有意境,只有概念的东西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诗歌。求同存异型题的比较鉴赏①没有明确给出比较点的,请找准比较点。②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分析。③同时兼顾两首诗歌,对两首诗歌的鉴赏并重。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6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①凤城:京城。(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答案】(1)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2)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优劣评价型比较鉴赏题①正面回答,观点要鲜明,至于孰优孰劣,则可自由选择。②比较鉴赏时应有所偏重,可采用正反对比的方式进行鉴赏,得出“一有一无”的结论。阅读下列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宁夹口三首(其三)舟下建溪宋王安石宋方惟深落帆江口月黄昏,客航收浦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野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系船犹有去年痕。问: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简析:用词用句的好坏,主要看是否更利于作者抒发情感,因而,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答案。答题时不能把该字(词)孤立起来谈,而必须将其放入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①“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涵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②“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得分技巧1、把握比较类古诗鉴赏题的题型特点考题开放,答案多元是比较类古诗鉴赏题的突出特点。此类试题旨在倡导“个性化阅读”,考题给考生在内容和形式上以较大的发挥自由度,而且以开放性的评价鼓励考生发表独到的见解。考生无论喜欢哪个字、哪句诗或哪首诗,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谈出各自的特点,均为符合要求。这就要求考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以及认识能力来完成眼前的考题。2、掌握比较类古诗鉴赏题的解题要领古诗中字句的比较鉴赏可从词法(词类活用)、句法(特殊句式)、修辞(拟人等辞格)、意境、音韵、心理感受等角度展开,言之成理即可。3、积累解答比较类古诗鉴赏题的专用术语比较类古诗鉴赏题重在比。回答此类试题,重在理解,重在分析,重在感悟,但也要注意用语准确,表达到位。与古诗鉴赏有关的常用的名词术语有:意境、意象、联想、想像、咏物、衬托、韵律、虚实、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以及比喻、拟人、借代、对比、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关注表现手法的同时,要学会答题,学会从动态、静态、正面、侧面等多方面去分析,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去欣赏。
本文标题: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课件:高考复习古诗词比较鉴赏命题角度及解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867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