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绿水青山的国家战略――论生态流域建设
绿水青山的国家战略——论生态流域建设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文献一: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保护工作。中央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到2012年“十八大”和2017年“十九大”,生态文明的战略定位持续提升。在国家战略布局下,各行各业各级政府都在全力投入环境治理及生态保护工作,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创新模式,践行国家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但目前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很多工作存在散碎化倾向,各自为战,谋一域而没有谋整体。笔者根据个人的工作体会,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基于生态流域的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主要应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将流域作为绿色发展的统筹单元流域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产汇流水循环空间,也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重要单元。很多行政区划甚至按照流域边界的分水岭划分。因此,一个流域不仅是一个大的生态空间,也是社会经济活动场所。在这个空间内,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必须严格控制在流域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否则就会出现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我国海河、淮河、辽河乃至更大的黄河等流域出现的问题,都是因为流域内的社会经济活动影响超过了流域本身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流域不仅是水循环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单元,也是大气和土的循环空间。很多城市空气质量不好,就和所处的流域地貌位置及大气的局部循环不畅有关。流域的不同地区大气的承载能力也有很大差异。不仅水和大气存在流域的尺度效应,土地也是以流域为单元的。平原区的泥沙土壤都是通过本流域上游水的侵蚀和搬运,最后沉积到平原形成了肥沃的耕地。因此,一个地方要实现绿色发展,要优先从流域视角出发,统筹考虑流域上下游左右岸的水、土、气及生物等诸多资源环境与生态要素,逐步建立起基于流域的绿色发展模式。跨流域的资源调配仅是辅助性措施,核心要基于本地的承载能力谋发展。目前全国推行的河长制、湖长制等就是流域层面的生态文明体制创新,具有深远意义。黄河流域重视生态海绵型流域建设,明确“三区三线”流域是我们的家园,也是绿水青山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体。这个生命体一定要有生命力,处于健康的状态,而不是只有人类活动空间而自然空间全部被挤占和破坏的大开发区。“十九大”提出“人与自然共生”,与以往提的“共存”或“和谐”有内在和实质性差异,关键词就是这个“生”字,体现了人和自然是密不可分的生命共同体,含义更加深刻。因此,在绿色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把一个流域分出人和自然相对独立的空间,即目前正在开展的“三区三线”工作。把流域内的自然空间留足留够,让流域保持水、土、气、生(生物)的良好状况,建设海绵流域,同时,严格资源和环境红线管控,给自然不仅留出空间,还要留出水土资源,不能吃光喝净。开展生态海绵型流域建设,要从“流域统筹、分区负责”的角度画好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图,即按照流域进行“三区三线”及资源环境管控谋划,而具体的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省、市、县、乡、村。在流域内的生态空间划定中,也要在保护主导功能的同时,兼顾自然和人类的相互依存关系。海河重视绿色发展的流域评估及补偿激励机制一个流域是否是生态海绵型流域,是否在生态文明建设方向上取得进步,需要一套系统科学量化的评估体系。这个体系不仅针对全流域,更要针对每个省、市、县、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考核。将绿色GDP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评估体系,将生态资产损益作为核心衡量指标。为此,需要建立统一可对比的流域生态文明监测体系,需将目前全国各方面的生态环境监测进行整合和管理,实现信息的全面资源化及共享。在监测基础上,确定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估体系,既反映分区生态建设的工作成果,也反映生态保护的成就及效果,尤其要考虑不同地区的持续改进和进步程度,因为地域不同,特点各异,不能全部都横向比较。监测评估不是目的,最终要落实到考核上,将分区评估结果纳入自然资产审计、干部任用考核等工作。同时,不仅要有惩罚的“大棒”,也要有奖励和激励性的“萝卜”,即对生态保护工作好的分区进行生态补偿,让其从生态保护中真正受益,从而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淮河重视流域“一张图”式的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河长制湖长制是目前水方面的生态文明顶层体制设计,影响深远。同样,对于流域尺度的生态文明及绿色发展来说,也要从体制上深化改革,打破体制瓶颈。例如,长江大保护就需要从全流域着手,按照分区功能及承载能力,明确不同省、市、县的绿色发展目标。核心是打破过去的各自为政状态,不能把责任推给别人,把利益留给自己。流域的综合规划应该作为绿色发展的“一张图”,统筹流域的国土开发、水资源利用、环境整治、产业布局、城镇发展、新农村建设等事务。过去的流域综合规划主要是水资源,实际上内涵需要大幅度地扩大和充实,将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作为总纲,全面规划产业布局和管控各项开发活动。总之,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的核心,是生态保护的基础。水、土、气、生等资源环境要素,都应该在流域的空间内进行谋划和保护。修复流域生态,实现流域内“人和自然共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任务和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今后我国的流域治理思路、内涵、理念、任务、体制等都要继续大胆地改革创新和丰富,适应新时代绿色发展的需要。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的各个大小流域保护和建设成绿水青山的家园;把河流修复成一条条自然健康的生态廊道、美观秀丽的风景线、绿色发展的高地,使各流域内居住的人民享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福利,造福子孙后代。文献二:特殊国情催生“生态流域”理念说起“生态流域”这一理念的提出,王浩院士解释,该理念是基于中国国情逐步形成的。我国的一大基本国情就是人口多,形成的污染物多,因此城市水问题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拿中美相比,两国国土面积差不太多,但美国国土60%~65%是平原区,它有600多个城市分布在广大的区域,比较稀疏,人口比较少,只有3亿多。而我国平原区只占国土面积的12%,我国也有600多个城市,可大多集中在这些平原上,在城市生活的人口有七八亿,比美国总人口还多几倍。从人口密度上看,美国城市一平方公里建成区约居住3000人,我国则是一两万人,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核心区域一平方公里甚至超过4万人,按一个人一天排放1公斤到1.5公斤的垃圾计算,相当于每人每年丢弃450公斤的垃圾,再加上不像有的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我国的产业都是实体经济、制造业,排放的污染负荷多。这种密集型的特点造成中国城市水问题的特殊性。高密度人口产生的垃圾,对江河流域扰动很大王浩院士特别强调了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我国以世界6%的淡水和9%的耕地养活着世界19%的人口,成绩斐然,但高单产的背后是高强度的农业投入,耗水量、化肥用量惊人。他以江苏宜兴市种植茭白为例,一亩地就要使用400公斤化肥,国内东部各省耕地每公顷化肥用量约400~1600公斤,每公顷使用农药35~40公斤。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固废液体污染等结合起来,加上高密度人口产生的垃圾,对江河流域扰动很大。基于上述高强度污染对流域水量和水质形成了很大干扰的现实,王浩院士提出了“生态流域”的理念。他认为流域早已不再是没有人类活动时那种自然的、只发挥生态功能的水循环,而是演变成了“自然+人工”的二元水循环,流域水的属性增加了:原来单一的生态属性由于人类介入后新添了“环境属性”。流域的经济属性、资源属性也变得突出,例如多年来太湖流域的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77亿方,但是该地区经济发展需要370亿方水,就得从别处调水。流域水环境由此产生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人类从自然水循环过程中取水,使自然水量越来越少,影响了原有水体的生态功能;另一方面,排出的水造成新污染,水环境就越来越差。任何一片国土都要“自律式发展”王浩表示,建设“生态流域”的核心就是要保持自然水循环的可再生性,以流域水循环、物理、化学、生态多过程为主线,充分发挥流域对水循环的天然调节作用,规范人类水土资源开发活动,减少对自然水循环的扰动。“也就是自律式的发展,高效利用,社会水循环少向自然水循环排污,要优先布局绿色基础设施(如山水林田湖草),和蓝色基础设施(河流、湖泊、湿地等),优先利用土壤水库和地下水水库,合理布局地表灰色基础设施(即人工兴建的水库、堤防、泵站、污水处理厂),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新进展,实现地表、土壤、地下多过程的水量、水质、泥沙、水生态联合调控,最大限度实现去‘极值化’(最大化地减少干旱与洪涝的产生),系统解决水问题。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的流域就是‘生态流域’。”新的水文化就是“山水林田湖草”,绿色发展、绿色生活、人水和谐。王浩院士进一步阐述了“生态流域”的科学内涵,即“生态流域”建设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良性的水循环,使水与人类社会相适应,实现洪涝的海绵化、黑臭水的清洁化、雨水的资源化。城市要建设成海绵城市,农田要建成海绵农田,进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城市是这样,流域也是这样,任何一片国土都要这样,人自律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生态流域”也就建成了。王院士还强调,应该结合21世纪以来的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配合河长制,方方面面配合好,建设“智慧流域”。顶层设计的8个维度采访过程中,王浩院士谈起了我国流域水量的不均衡性:十大一级流域中的珠江流域、长江流域、东南诸河和西南诸河4个流域只占国土面积的36%,水量却占了全国的81%;相比之下,其他6个一级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和内陆河流域)占了国土面积的64%,水量却只占19%。南方水多,一排了之;北方水少,既怕旱也怕涝,调整工作必须更精细,难度远大于南方,此时从宏观上掌控全局显得尤为重要。王院士引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说法来说明“生态流域”建设的必要性,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生态流域”建设要想更快更好地改善环境,王浩表示还得从顶层设计入手,为此他将“生态流域”的顶层设计分为8个维度:第一是“水安全”,要保障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第二是“水资源”,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到水的供需平衡,饮用水要健康;第三是“水环境”,即治理黑臭河流,提升水质;第四是“水生态”,即水生植物系统、动物系统、微生物系统要均衡,做到生生不息;第五是“水景观”,要把滨河、滨湖所有滨水的地方建设成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变成城市“橱窗”和城市景区;第六是“水文化”,传统的水文化如长江、黄河是母亲河,或老子《道德经》所述“上善若水”,新的水文化就是“山水林田湖草”,绿色发展、绿色生活、人水和谐;第七是“水管理”,即智慧水务、智慧流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第八是“水经济”,如特色小镇,各种水景区的旅游,把傍水变成产业高地。王浩强调,这8个维度分别对自然、人工的二元水循环进行综合调控。“对于自然水循环的调控,我们做到两条:保持它的产水量,保持先天的生态水文节律;把水的自然过程极值化给坦化,适合人类的需要。社会水循环的调控也要做到两条:要自律式地发展,尽可能少地从自然水循环中取水;用水、排水都不要把更多的污染排到自然水循环中,而是再生循环、污水处理。”根本目标是实现三大平衡王浩院士介绍说,西方走了200多年的工业化之路,一般一个特定时期以一种突出污染为主,人们便以一种主打技术应对。相比之下,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要应对的污染在多样化程度和时间的集中程度上,要远高于西方国家,因此治理难度要大得多。他认为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三大耦合平衡:第一个平衡是洪水水量的平衡,做到水量的下泄和分散滞留平衡;第二个平衡是单元、区域、流域的水污染产生和消减平衡;第三个平衡是雨水的控制量和城市乡村的利用量、回用量相平衡。“原位生态修复”技术领跑世界我国的“生态流域”建设和国外的流域治理哪些异同点呢?王浩表示,最大的不同点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包括上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模式上的巨大差异。相同点很多,例如遏制自然水循环的极值性,增加水流的可再生性,大力提倡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绿色生活等。建设“生态流域”,有哪些领域
本文标题:绿水青山的国家战略――论生态流域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867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