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浅论儿童画教学方法内容摘要:儿童画在少儿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儿童画创作是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仅使学生具备完美的智能结构。获得美化生活的知识能力,而且可以促进人的各种感官的协调发展,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使人的感情高尚,而且培养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未来社会培养最有价值的人才。儿童画教学能否取得成功,是检验美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关键词:艺术创作造型样式因人施教自由创作儿童画一般泛指少年以下年龄段孩子们所画的画,是儿童为传达自己的思想、意识、情感,反映对世间事物的认识感受,用形象符号、色彩意蕴和画面形象关系表现出来的可视造型样式,是儿童陈述事物和表现自我的一种特殊形式。有人说,好的儿童画是一片“没有污染的领域”。事实确实如此,几乎所有同龄儿童的绘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落笔大胆、用色单纯、形象简练、随意夸张、不加修饰,或拘谨细腻,融入自己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力。所以,儿童画的画面往往是天真活泼的,甚至怪诞而不符逻辑,但正是这种鲜明的特征,使得儿童画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这是所有成人画所无法比拟的。伟大的画家毕加索就曾说过:“成人应该向儿童学习美术。”由此可见,儿童画在少儿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指导儿童画好儿童画不但能养成儿童良好的心理品质,而且能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对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如何更好地开展儿童画的教学,使之达到预期的目标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激发兴趣,鼓励幼儿画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唤起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儿童的发展,他强调解放儿童,教育工作者“应化为儿童”,加入儿童的生活中去。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游戏,尤其是很小的幼儿,这与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密切关系。由于年龄小,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低,幼儿会认为生活中的布娃娃、玩具小汽车甚至一切事物都跟他们一样是有生命和感情的,即“物我同一”性,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儿童泛灵论”。所以,教者应顺乎涂鸦期幼儿这一明显的心理特征,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针对这一特征,可以将幼儿的绘画活动与游戏结合起来。1、涂鸦游戏幼儿对涂涂画画非常的感兴趣,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只能看到很多杂乱的线条、大块的色团、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轮廓。实际上,涂鸦画也是儿童画,这个时期的幼儿有初步的视觉形象的感受力,能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象征物体的外部轮廓,但不注意形体的完整,侧重意趣的表现,往往按照自己的愿望,任意夸大所画对象的形象。可是这样的画对幼儿来讲已经有了很重要的意义,应保护幼儿的这种涂鸦欲望。在我们开展的涂鸦游戏中,我们并不要求幼儿要画出什么形象,而是满足幼儿随意作画的需要,鼓励幼儿用各种绘画工具任意涂鸦。比如,在一次户外活动时,一个孩子突然对我说:“老师,天上的云就象蘑菇!”孩子们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他们仔细观察着天上的各种白云,不断的猜想着形状。看到孩子们如此兴趣,我说:“我们把白云搬到地上吧!”于是,我给孩子们提供了粉笔,让他们饶有兴致地在地上涂画着所谓的“白云”。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曾指出:“婴儿智力的发达,因其生活环境是否有刺激而有明显的差别”。在幼儿的涂鸦绘画中也是如此。教师必须利用实物、语言、图片、影视等多种方式的刺激,激发幼儿感知事物的兴趣,并从对事物形状、色彩等的初步认识,来激发幼儿的审美动机,唤起他们的绘画愿望。熟悉的、生活化的情景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和好奇,从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绘画动机,产生通过线条、色彩来表现生活经验的愿望。如绘画活动《泡泡》,我带着孩子们到室外玩起了吹泡泡的游戏,并引导孩子展开丰富的联想,最后,孩子们在纸上画满了泡泡,并兴奋的向同伴讲述着自己的“泡泡”故事。在想象和涂鸦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2、拼图游戏“授人以渔”所传授的捕鱼本领是用之无穷的。绘画指导方法就是要象“授人以渔”一样教给幼儿一些绘画所必需的本领,如多种颜色、多种几何图形、多种实物图形的认知等。采用一套节省智力资源的教法,让幼儿容易掌握又可以举一反三。帮助幼儿把技能与所掌握的符号结合起来,在头脑中进行转换,通过技能整合而变成自己的绘画技能和技巧,其效果远远胜于模仿来的技巧。由于小班幼儿对枯燥、单一的临摹不感兴趣,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绘画学习的原则,我们开展了这种可举一反三的“拼图游戏”,让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先用各种几何图形拼摆,感知物体的整体与各部位造型,帮助幼儿提升经验。比如,《可爱的小鸡》活动中,通过“我与小鸡”的游戏,让幼儿观察小鸡的特征,并为幼儿提供各种几何图形,鼓励幼儿拼摆出小鸡的不同造型,同时引导幼儿感知可以用哪些图形来表示。在活动中,幼儿对小鸡的特征有了感性的经验,在绘画中,只要指导幼儿学习用线条画不同的图形,并加以组合,就能画出小鸡的造型了。而且,由于在与小鸡的游戏中,幼儿对小鸡已经产生了兴趣,因此,在绘画过程中,幼儿兴趣浓厚,表现出“小鸡吃虫”、“在草地上的小鸡”、“许多的小鸡”等不同的内容。有时,当幼儿对绘画一种事物出现困难时,他们往往会放弃绘画。这是,我常常会通过“找一找,看哪些图形能帮助你画画?”等形式,鼓励幼儿先找图形,再尝试拼摆,从中获取经验。如,在绘画活动《小朋友》中,部分幼儿在画到身体部位时遇到了困难,于是便放弃了。看到此情况,我组织幼儿进行“我来拼”的游戏,让幼儿用不同的图形进行组合成人,游戏中,幼儿发现用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等都可以用来表示人的身体,有了这些经验的积累,幼儿在绘画时就会不知不觉地迁移这些经验。3、颜色游戏幼儿对色彩掌握得不是太好,从幼儿的绘画作品中不难看出幼儿大都喜欢用同一种颜色涂色,为了让幼儿感受丰富多彩的颜色世界,体验色彩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我组织幼儿开展了《有趣的颜色》活动。活动中,我让每个幼儿手拿装有颜色的喷桶,往墙壁上、纸张上自由喷洒颜色,当他们看到墙壁上、纸张上被颜色喷洒得花花绿绿、五彩缤纷时,孩子们异常高兴,不断的对我说:“老师,墙壁变成五颜六色了!”“老师,看!我的纸张漂亮吗?”…在活动中,我还受到了启发:我将平时不用的白色的衬衣、手帕、桌布等带到幼儿园让孩子们在上面喷洒颜色、晒干,立刻,孩子们被这些鲜艳、奇特的作品吸引住了,他们感受到丰富多彩的颜色所带来的不同体验。结果,在以后的绘画活动中,孩子们不再使用单一的颜色了,他们开始尝试使用平时被他们遗忘的色彩。4、什么都能画对于幼儿,如采用单一的油画棒、水彩笔作画,时间一长,幼儿就会失去兴趣。为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棉签画、吹画、水彩画等。在一张作品中,也用集中作画形式,幼儿不能掌握的,教师可以帮助完成。如在绘画“太阳与月亮”中,当幼儿画好了各种造型的太阳和月亮的形象后,为幼儿提供多种水彩颜色,指导幼儿用指点画、毛笔画丰富背景,使画面更加生动、完美,幼儿也从中尝到了成功的愉悦。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很高,为了唤起幼儿的绘画的兴趣,我们将绘画与手工相结合。由于手工与绘画相结合,不象单纯绘画那样追求作品效果,而是更加注重动手操作的乐趣。二、大胆想象,引导幼儿画画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包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重点是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传授,我们可以利用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让他们无拘无束地、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给所画物体注入生命注入热情,特别是用拟人化,主观情绪化的手法画一些人物、动物,他们就像画他们自己。鼓励幼儿自由想象,自由创造,为他们新奇、离奇、夸张、变形、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而加油,让全体幼儿为他们敢想、敢画的求异精神鼓掌,这样孩子就会发现只要有趣,画什么都行,画的不好老师也不会怪我,扫除了幼儿创作时的心理障碍,让他们勇敢地、大胆地、毫不顾虑地安排好自己的想法去画,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欲望,传统的教育总是喜欢让孩子适应成人的世界,要让幼儿照样画葫芦,孩子的想象受到束缚,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创造的兴趣和信心。美术教育没有既定的模式,每次在上课时都像是带幼儿做一次探险,做一次想象中的旅游,不拘形式,不择手段,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创作。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比较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为学生的想象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在探索的乐趣中寻求知识,培养动手参与能力。以《我做的动物明星》一课为例。这是一节难度较大的课,学生必须对某一个动物非常熟悉的情况下,才能利用废旧用品来进行制作较为有个性的动物明星。为了更好的启发学生,我是这样来操作这一课的:上课时,我就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来制作一些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动物明星。”我话音刚落,就有学生在犯愁了:“用一些废旧物品怎么来制作动物啊?”“就是啊,还要做动物明星呢?那好难啊!”听着孩子们的疑问,我就请我们班的小调皮居殷同学走到教室前面来,我对孩子们说:“看好啦,老师要变魔术了哦!”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干净的黑色大垃圾袋,套在了这个小男生的身上,接着我在他的嘴巴那个部位用小剪刀剪了一个大洞,这时这个小家伙的整个脸就露出来了,接下来我用两根橡皮筋在小家伙的头顶上扎了两把,这时就有学生在小声说了:“那不是两只兔子耳朵吗?”“好现象,”我在心里告诉自己,“孩子们估计已经明白我要做的动物明星是谁了。”此时,我还是不动声色继续完成我的创作。紧接着我又把小家伙的两只手用橡皮筋固定住,学生们兴奋地喊:“兔子,兔子,老师做的是一只小黑兔。”我被孩子们纯真的笑容所感动。我就是这样来启发学生的:“同学们,通过老师的示范可以看出,我们可以用从家里带来的废旧物品对周围的小朋友来进行打扮、包装,把他们装扮成我们喜欢的小动物明星。你们说是不是啊?”就这样,孩子们你一言,他一句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用这种方法把孩子们的思维越迁越宽,让他们仿佛置身于动物王国之中。瞧,他们的想法是多么的好啊:妈妈的旧丝巾成了小孔雀美丽的羽毛;爸爸的白围巾成了小狐狸可爱的尾巴……孩子们造出了许多形象生动的动物明星,并且这些动物明星们还登台表演了一番。你要是来到他们中间,肯定会对他们的动手能力大嘉赞赏的。三、循序渐进,因人施教注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由创作,并不意味着教师不用去教,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在指导中要有的放矢,做到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在指导中都有所得。美术活动是一种智力活动,既有思维又有表达,强调幼儿会想再会画,思维在先,表达在后,过去教学中只重视技巧表达而忽视了思维的训练,现在不能因强调思维的训练而忽视基础知识、技能。在美术活动中,美术技能是幼儿将自己的情感、意向和观念托付于材料,使材料变为表现的媒介,如同语言一样,人不可能不用语言或者用自己不懂的语言去表达思维。教师应通过教学指导和帮助幼儿探索和驾驭美术材料,进行不同的启迪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儿童来讲,绘画的范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扩大的。对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讲,绘画的题材相当广泛,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乃至脱离生活的想象都可以成为绘画表现的题材。当然少儿有着与成人完全不同的经历,命题提出一定要符合少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历,只有根据儿童个体的绘画特点出发,这样才能被少儿接受与表现。四、欣赏幼儿的作品,并给予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在美术活动中,当孩子作品和教师所要求的有出入区别时,我们不应该用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他们或盲目的否定他们,应该敏感地捕捉孩子们创造的“闪光点”,为孩子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活泼的气氛,让他们能够大胆思索,自由想象,主动选择,并作出决定,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促进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萌芽和发展。教学活动的结束不应以作品的结束而结束,评价作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首先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作品,画的虽然不美观,却是孩子丰富内心世界的体现,评价幼儿的作品是一个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要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发表看法。每次活动结束,将幼儿全部的作品展览,让孩子互相审视、交流,教师欣赏每一幅作品却不必给作品
本文标题:浅论儿童画教学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872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