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 上海中心项目介绍 压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中心大厦项目介绍一、项目定位及功能目标项目选址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区Z3-1地块,基地邻近有上海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多幢超高层建筑项目定位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上海中心”设计成为满足公众审美层面与专业审美层面的标志性、地标性建筑,成为建筑、人、城市和谐共生的领袖之作功能目标商务活动“中心”商务交流休憩“中心”市民休闲娱乐“中心”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二、技术经济指标用地面积:30370m2容积率:12.51地上建筑面积:38万m2地下建筑面积:16万m2绿化率:30%建筑密度:45%建筑总高度:632m三、国际化设计团队建筑设计:Gensler——设计总包合作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咨询及全部施工图设计结构设计:ThorntonTomasetti——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机电设计:Cosentini——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机电设计三、国际化设计团队景观设计:SWA(美国)风洞试验:RWDI、西安大略大学(加拿大)工料测量:利比工料测量师事务所酒店咨询:HVS(酒店)咨询公司、大班(酒店)咨询公司垂直交通:高纬环球公司其他提供咨询的公司:I.DEA誉德上海建科院柏诚(亚洲)有限公司增德防火技术服务咨询公司Koopx建筑设计集团四、设计、施工总体进度安排方案设计:2008.6~2008.11初步设计:2008.8~2009.4施工图设计:2008.9~2009.11精装饰设计:2009.1~2011.5施工:2008.11.28~2014.5低区办公及裙房部分试营业:2012.9.30全部营业:2014.12.18一、区位分析上海中心大厦项目选址于中国上海陆家嘴CBD金融区Z3-1地块,位于东泰路以西、花园石桥路以南、银城路以东、陆家嘴环路以北,地块面积约3公顷。上海中心大厦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用地相连,在区域总体布局中三者的主要朝向相互错开,避免了对视干扰,也有效保证了各自展示形象的可能。1992年,浦东开发开放,一幢幢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不断刷新着陆家嘴区域的高度和城市天际线。上海中心出现后,又将呈现怎样一番景象?二、陆家嘴的变迁建成后的上海中心,将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共同构成一个品字型的超高层摩天大楼组群,以其独一无二的形态屹立于黄浦江畔,集中体现了城市发展的高度和速度。金茂大厦--过去环球金融中心--现在上海中心--未来三、城市天际线天际线是一个城市的轮廓,体现城市形象、彰显城市魅力。世界上各大著名城市均十分注重对天际线的规划,并都由某个超高层建筑物作为其天际线的统领。三、城市天际线曼哈顿芝加哥三、城市天际线络杉矶香港三、城市天际线东京多伦多三、城市天际线吉隆坡新加坡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高层群体构成的天际线,已经形成了以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为制高点的起伏有致的轮廓线,未来上海中心的建成,将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呈三足鼎立之势,并与东方明珠相呼应,成为统领天际线的最强音。三、城市天际线三、城市天际线未来上海中心将与东方明珠遥相呼应,成为统领浦江两岸的制高点上海中心以其柔和、旋转的优雅造型,屹立于全球摩天大楼殿堂摩天大楼比照几何特征由三段圆弧构成的圆导角三边形(其中之一切角)作为上海中心外围几何的基本构形,旋转上升并均匀缩小,演进为一个平滑光顺的非线性扭曲面,形成了大厦独特的立面造型。柔和的、旋转上升的优雅曲面,与金茂大厦的传统宝塔造型和环球金融的现代简约风格形成的显著的区别和互补,进而在小陆家嘴地区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品字型超高层组群。Zone1Zone2Zone3Zone4Zone8Zone7Zone6Zone5几何特征塔楼整体透视内外双重幕墙概况建筑高度:632m结构高度:574m塔楼层数:地下5层,地上124层大楼竖向划分为9个区1个裙房商业区4个办公区2个酒店/服务公寓区1个全球企业馆1个观景区每个区被两层高的设备层分隔空调设备电力设备逃生区域电梯设备维修保养设备裙房/商业办公酒店/公寓全球企业馆观景/设备地下室Zone1Zone2Zone3Zone4Zone5Zone6Zone7Zone8Zone9竖向业态分布Zone1--裙房商业区效果图Zone2~5--办公区典型平面布置Zone6~8--酒店区典型平面布置商务休闲层中庭功能排布餐饮健身多功能厅艺术展厅便利店前台中庭挑空近70米Zone9--顶部功能区剖面风力发电冷却塔顶部皇冠雨水收集观景平台结构体系——抗侧力体系抗侧力体系:巨型框架-核心筒体系核心筒巨型柱环带桁架(8道)伸臂桁架伸臂桁架伸臂桁架伸臂桁架伸臂桁架抗侧力体系基本单元--外围巨型柱通过伸臂桁架与核心筒协同抵抗侧向荷载抗侧力体系基本单元--外围巨型框架由8根巨型柱、4根角柱、环带桁架构成结构体系——巨型柱一、巨柱布置方案比选优点:传力途径明晰、结构形式简洁。可为建筑营造较开阔的空间。不足:底部1~4区的环带桁架跨度较大,挠度难以变形难以控制8根巨柱,每侧设2根与核心筒内隔墙对应,周边另设12根小钢柱传递竖向荷载方案A普通楼层加强层(伸臂+环带)优点:下部若干区每两根巨柱间距较为均匀,可解决方案A的不足不足:从zone5开始,角部巨柱会交汇在一起,构造上难处理;且由于上部核心筒切角,伸臂无法连接8根巨柱,每侧设2根与核心筒外墙对应,周边另设16根小钢柱传递竖向荷载方案B下部普通楼层下部加强层上部普通楼层优点:可设置四道伸臂,巨柱及伸臂的截面相对较小,构造相对容易实现不足:对室内空间影响较大,建筑师较难接受16根巨柱,每侧设4根与核心筒内、外墙对应,周边另设8根小钢柱传递竖向荷载方案C普通楼层加强层(伸臂+环带)结论:巨柱的布置宜结合建筑布局及结构性能综合确定。主巨柱设置于核心筒内隔墙对应位置,通过伸臂桁架协同抗侧力,可获得相对较大的力臂次巨柱主要作用是减小环带桁架跨度,故不设伸臂桁架与核心筒连接,避免伸臂与核心筒角部连接构造的困难巨柱拟采用钢管混凝土,含钢率控制在10~12%。可有效减小巨柱截面,并提高延性。经过多轮结构体系选型分析,并与建筑布局充分协调,确定以下巨柱布置方案最终实施方案1~5区普通楼层加强层6~8区普通楼层ZONE6~8典型平面8根主巨柱ZONE1~5典型平面8层主巨柱+4根次巨柱最终实施方案
本文标题:上海中心项目介绍 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895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