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原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类型序号指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1综合管理1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①按照各级政府职能分工的要求,设立独立的专业管理机构;②依照法律法规有效行使行政管理职能。2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维护专项资金①近三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资金逐年增加;②政府财政预算中专门列项“城市园林绿化维护资金”,切实保障园林绿化日常维修养护及相关人员经费,并逐年增加。3城市园林绿化科研能力①具有以城市园林绿化研究、成果推广和科普宣传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研究机构;②近三年(含申报年)有园林科研项目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推广。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具有相关规划资质的单位编制,经政府批准实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与之相协调。5城市绿线管理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要求划定绿线,并在至少两种以上的公开媒体上向社会公布。6城市蓝线管理划定城市蓝线,蓝线的管理和实施符合《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5号)的规定。7城市园林绿化制度建设绿线管理、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养护管理、公示制度及控制大树移栽、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义务植树等各项管理制度健全。8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技术应用①已建立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信息库、信息发布与社会服务信息共享平台;②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实施动态监管;③保障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9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90%2绿地建设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2建成区绿地率(%)≥35%3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建设用地大于100㎡的城市≥11.00㎡/人4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70%5城市各城区绿地率最低值≥25%6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5.00㎡/人7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0%8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0.079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100%10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100%类型序号指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2绿地建设11城市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95%12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90%13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2%14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80%15大于40hm²的植物园数量≥1.0016林荫停车场推广率(%)≥60%17河道绿化普及率(%)≥80%18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80%3建设管控1城市园林绿化综合评价值≥9.002城市公园绿地功能性评价值≥9.003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性评价值≥9.004城市公园绿地文化评价值≥9.005城市道路绿化评价值≥9.006公园管理规范化率(%)≥95%7古树名木保护率(%)100%8节约型绿地建设率(%)≥80%9立体绿化推广已制定立体绿化推广的鼓励政策、技术措施和实施方案,且实施效果明显。10城市“其他绿地”控制①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求,建立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②城市郊野公园、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等“其他绿地”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11生物防治推广率(%)≥50%12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率(%)≥70%13水体岸线自然化率(%)≥80%14城市历史风貌保护①已划定城市紫线,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或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经过审批,实施效果良好;②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得到有效保护。15风景名胜区、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或自然遗产严格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管理。4生态环境1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300天2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地表水达标率100%,且市区内无IV类以下水体3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00dB(A)4城市热岛效应强度≤2.5℃5本地木本植物指数≥0.906生物多样性保护①已完成不小于城市市域范围的生物物种资源普查;②已制定《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实施措施。7城市湿地资源保护①已完成城市规划区内的湿地资源普查;②已制定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和实施措施。类型序号指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5节能减排1北方采暖地区住宅供热计量收费比例(%)≥35%2节能建筑比例(%)严寒及寒冷地区≥50%夏热冬冷地区≥45%夏热冬暖地区≥40%3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10%4单位GDP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千克/万元)≤255城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0%6城市再生水利用率(%)≥30%6市政设1城市容貌评价值≥9.002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100%3城市污水处理率(%)≥90%,且不低于申报年全国设市城市平均值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90%,且不低于申报年全国设市城市平均值施理率(%)5城市道路完好率(%)≥98%6城市主干道平峰期平均车速≥40.00km/h7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城市地下管网、道路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档案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完善,监管到位,城市安全运行得到保障。8城市排水城市建成区实施雨污分流,雨水收集、排放系统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规定的高限建设;有专门的排水设施管理机构和专项维护资金保障。9城市景观照明控制除体育场、建筑工地和道路照明等功能性照明外,所有室外公共活动空间或景物的夜间照明严格按照《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进行设计,被照对象照度、亮度、照明均匀度、照明功率密度(LPD)及限制光污染指标等均达到规范要求。7人居环境1社区配套设施建设社区教育、医疗、体育、文化、便民服务、公厕等各类设施配套齐全。2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建成区内基本消除棚户区,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实施物业管理。制定城中村改造规划并按规划实施。3林荫路推广率(%)≥85%4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70%5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建设制定专项规划,并经批准实施,建成较为完善的步行、自行车专用道和公用自行车租用系统。8社会保障1住房保障率(%)≥85%2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率(%)≥100%3无障碍设施建设主要道路、公园、公共建筑等公共场所设有无障碍设施,其管理、使用情况良好。4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90%5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线高于本省(自治区)同类城市平均水平,实现应保尽保,正常发放。注:一、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否决项1.尚未编制(或修编)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或未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要求划定绿线,并在至少两种以上的公开媒体上向社会公布;2.建成区绿地率不达标;3.城市污水处理率不达标;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达标;5.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不达标;6.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达标;7.林荫路推广率不达标。二、部分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1.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计算方法: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调查满意度总分=大于或等于8的公众人数(人)/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调查被抽查公众的总人数(人)×100%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包括屋顶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及零星树木的垂直投影面积,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能重复计算。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K㎡)/建成区面积(K㎡)×100%3.建成区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包括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其他绿地,建成区绿地率为各类绿地总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比率。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内各类城市绿地面积之和(K㎡)/建成区面积(K㎡)×100%4.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指城市建成区内各类公园绿地总面积之和。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城市中居民人均占有公园绿地的面积。计算方法: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建成区内公园绿地总面积(㎡)/建成区内的城区人口数量(人)统计和计算时注意事项(1)道路绿地面积计算:只栽植行道树的道路,单侧绿地面积按栽植行道树总长乘1.5米计算;行道树下建植绿地的,绿带宽度小于1.5米的按1.5米计算,大于1.5米的按实际面积计算。道路绿化覆盖面积计算:只栽植行道树的道路,按行道树垂直投影面积计算;行道树下建植绿地的,按行道树垂直投影面积与绿地面积相加,减去行道树垂直投影中与绿地重叠部分的面积。(2)孤植树面积计算:孤植树是指孤立种植的树木,既不是行道树,也未栽在绿地内,其绿地面积按每株2.25平方米计算,绿化覆盖面积按树冠垂直投影面积计算。(3)垂直绿化作为一项考核内容,垂直绿化面积不计入绿地面积。屋顶绿化面积计入绿地面积。(4)水面面积计算①公园内符合《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园内用地比例要求(绿化用地比例≥65)的水面,水面全部计入公园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面积;②城市内部河流,沿岸(单岸)绿化带宽度<30米,水面不计入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面积;③城市内部河流,沿岸(单岸)种植植物形成宽度≥30米的滨水公园绿地,水面面积≤滨水绿地面积的50%,水面全部计入公园绿地面积,不计入绿化覆盖面积;水面面积>滨水绿地面积的50%,水面按滨水绿地面积的50%计入公园绿地面积,不计入绿化覆盖面积。④城市内湖泊,沿岸种植植物形成1000平方米以上的滨水公园绿地,水面面积≤滨水绿地面积的50%,水面全部计入公园绿地面积,不计入绿化覆盖面积;水面面积>滨水绿地面积的50%,水面按滨水绿地面积的50%计入公园绿地面积,不计入绿化覆盖面积。5.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建成区乔、灌木垂直投影面积(h㎡)/建成区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h㎡)×100%6.城市各城区绿地率最低值计算方法:城市各城区绿地率(%)=建成区内各城区各类城市绿地面积(k㎡)/城市各城区的建成区面积(k㎡)×100%7.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计算方法: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城市各城区公园绿地面积(㎡)/城市各城区建成区内的城区人口数量(人)×100%8.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是对面积在5000平方米,按照500米的服务半径计算覆盖居住用地的百分比(%);计算方法: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h㎡)/居住用地总面积(h㎡)×100%9.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计算方法: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综合公园总数(个)/建成区内的城区人口数量(万人)×100%10.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计算方法: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道路两旁(单排或者不连续的按两旁栽植折算)种植有行道树的城市道路长度(km)/城市道路总长度(km)×100%11.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新建、改建居住区应为2002年(含2002年)以后建成或改造的居住区(小区)计算方法: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绿地达标的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面积(h㎡)/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总面积(h㎡)×100%12.城市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公共设施用地是指城市中为社会服务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及设计等机构或设施的建设用地。计算方法:城市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绿地达标的城市公共设施用地面积(h㎡)/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总面积(h㎡)×100%13.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防护绿地规划面积应包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的现状建成区内的防护绿地面积,已建成防护绿地面积应以现状建成区内的防护绿地面积为准。计算方法: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已建成的城市防护绿地面积(h㎡)/城市防护绿地规划总面积(h㎡)×100%14.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计算方法: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生产绿地面积(h㎡)/建成区面积(h㎡)×100%15.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绿地达标的城市道路应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3.1.2中对道路绿地率的要求,设区市道路红线宽度小于12米的城市道路(支路)可不计入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绿地达标的城市道路长度(km)/城市道路总长度(km)×100%16.林荫停车场推广率计算方法:林荫停车场推广率(%)=林荫停车场
本文标题:(原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908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