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 黄冈市城区蓝线专项规划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城市和水域概况..............................................................................................-3-第三章城区水系现状概况与存在问题......................................................................-6-第四章上位规划情况................................................................................................-14-第五章规划对象........................................................................................................-15-第六章水系连通规划................................................................................................-17-第七章防洪排涝规划................................................................................................-18-第八章蓝线划定标准................................................................................................-18-第九章蓝线规划管制................................................................................................-22-第十章规划控制图则................................................................................................-23-第十一章环境保护规划............................................................................................-23-第十二章规划实施的措施与建议............................................................................-24-黄冈市城区蓝线专项规划-1-第一章总则一、研究背景黄冈是湖北省水利大市,水资源总量丰富,为解决一系列水系问题,借助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和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的设立,以及《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出台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的机遇,结合《黄冈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黄冈市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本次蓝线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层面上的研究,是基于加强黄冈城区水系的保护与管理,保障供水、防洪防涝和通航安全,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进行编制。二、蓝线的概念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水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三、规划目的解决现状主要问题,加强城区水系的保护与管理,保障城市供水、防洪防涝和通航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界定蓝线控制范围,提出蓝线界定原则,方便于管理与实施。四、依据及参考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10.2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2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8.2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12.25)《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6.10)《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2008.12.27)《城市绿化条例》(1992.6.22)《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5.11.28)《城市水系规划规范》(2009.7.8)《河道等级划分办法》《湖泊等级划分办法》《湖北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黄冈市城区蓝线专项规划-2-《湖北省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实施办法》《防洪标准》(GB50201-9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黄冈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参考资料《黄冈统计年鉴》《黄冈市老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黄冈市城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黄冈市城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黄冈市安国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黄冈市遗爱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黄冈市南湖工业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黄冈市东坡赤壁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黄冈市城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黄冈市城东新区概念规划》《黄冈市环白潭湖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黄冈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黄冈市城铁三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黄冈市化工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其它相关资料等。五、规划范围《黄冈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范围。城市规划区363平方公里范围,即黄州区的行政管辖范围;中心城区范围为建设用地规模110平方公里,包括主城区和五个外围组团。六、规划层次1、中心城区以外规划区以内的水系蓝线控制采取蓝线控制宽度的形式划定。2、中心城区内蓝线控制以图则的形式对每条水系做到定性、定量、定位,规定蓝线范围内的保护要求和控制指标,并附有明确的蓝线坐标和相应的界址地形图。七、规划期限与《黄冈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保持一致,规划期限为2013-2030年。八、规划目标落实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规定,保障黄冈市城区水系的完整性,实现蓝线在空间上的强制性管制和保护,充分展示水体景观资源,形成富有生气和灵气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构筑“滨江环湖、水城共生”黄冈市城区蓝线专项规划-3-的生态园林城市。九、规划要求(一)满足堤防建设、防洪安全、原水供应、环境保护、景观营造、生态修复的需要。(二)贯彻落实合理用地、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政策方针,实现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有机协调,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取得有机平衡。(三)与同阶段城市规划的深度保持一致;(四)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十、规划原则(1)完整性原则统筹考虑城区水系的完整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实现水系连通、景观和谐、功能协调。改善城区水系生态和人居环境,保障城区水系安全。(2)强制性原则对在城区蓝线范围内进行的各种建设活动和行为进行约束,实现城区河流水系、水源工程在空间上的强制性管制和保护。(3)可操作性原则蓝线保护与控制范围界定清晰,实现线界落地,做到“定性、定量、定位”。定性:确定蓝线所涵盖范围的性质或功能;定量:确定蓝线所涵盖的大小或圈定的面积;定位:线界落地,确定坐标。(4)动态性原则蓝线划定应有计划地进行更新与完善。各层次规划修编和调整时,应同时进行蓝线规划的修编和调整,条件允许时应适当扩大蓝线控制范围,禁止压缩蓝线控制空间。十一、规划指导思想在研究黄冈城市自然条件、历史人文的基础上,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理论和以人为本的生态景观理论为指导,解决城市防洪、排涝为前提,把握黄冈城区水环境特色,创造良好的水生态和水文化环境。第二章城市和水域概况一、城市概况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东西宽约180公里,南北长约200公里。北接河南,东连安徽,西接武汉、孝感;南隔长江与鄂州、黄石以及与江西九江相望。黄冈市党、政、军机关驻地黄冈市城区蓝线专项规划-4-黄州,是中外闻名的文化古城,西距省会武汉78公里。黄冈市辖红安、英山、罗田、浠水、蕲春、黄梅、团风7县,麻城、武穴2市和黄州区、龙感湖管理区两区。全市总人口726万人,国土面积17446平方公里,占湖北省总面积9.4%。全市总面积中,平原占12.10%,岗地占10.34%,丘陵占43.31%,山地占34.25%。东西最长距离为166公里,南北最宽跨度为209.5公里。二、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黄州区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地跨东经114°50′至115°05′,北纬30°25’至30°29’。西南濒长江与鄂州市相望,东面临巴河与浠水县毗邻,西北部与团风县接壤,三面环水,北靠山丘。黄州区版图东西宽21.5km,南北长26km,2010年城市建成区25平方公里。地形地貌比较单一,海拔高程线14.2m至81.8m,相对高差小,相对高差l0m至30m,区域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为低丘陵岗地,西南部为平原湖区,整个地形如同一只大海星栖卧在长江与巴河交汇的三角处,全区地貌可分为平原、低丘岗地两种类型。平原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占全区版图面积68%。呈甲鱼裙状,主要分布在东西滨河和南面滨江以及江中叶路洲,海拔在14.2m到50m之间,相对高差不超过45m,属长江及支流巴河冲积而成的河积——湖积平原。地势平坦湖泊密布,耕作、养殖条件优越,盛产棉花、小麦,宜种蔬菜,适宜养殖。低丘岗地面积约123平方公里,占全区版图面积32%,主要分布在中部的路口和东北部陶店、王家店。低丘与岗地相连,开阔的的田垄杂间其中海拔一般低于60m,相对高差小于35m,低丘岗地起伏小,地势平坦,呈放射状伸入田垄,低丘岗地和垄田的土层深厚宜于种柿发展水果,盛产水稻。2、地形地貌黄州境内无高山,境内多为低岗丘陵,海拔一般在I00m以下,谷宽岭低,岗丘形状浑圆、斜面较缓,树木稀疏。主要山丘有:烽火山、龙王山。烽火山位于陈策楼、回龙山镇(现属团风县)、马曹庙镇(现属团风县)三地交界处。面积3.8平方公里,海拔186m。山顶有翌明庵,周围有石砌寨墙(现己毁)。建国后,山周围的大队,在各辖区内,建立大队林场,植杉育林,现已大部分成材。龙王山位于黄州北侧,由原来赤壁矶、玉几山、聚宝山、龙王山组成;山体黄泥土质,山形如盘龙,故名。面积1平方公里,海拔82m,为黄州城区最高点。境内以白垩系东湖群及第四系为主。东湖群分布在陶店、路口、黄州等地,其岩性为红色砂岩、红色砂砾岩、粉砂岩。第四系为松散堆积物,主要分布在巴河下游河谷和长江沿岸湖区,其岩性主要为冲积砂土,亚砂土冲积,湖积壤土、亚粘土和腐殖质淤泥。地貌沿袭古老的长江中下游拗掐构造格局,主要干线呈近东西走向。其特点是褶曲平缓,断裂稀少,在地貌上主要表现为平原湖区。3、气象特征黄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但春有低温,春夏之交有梅雨,入伏多干旱。黄冈市城区蓝线专项规划-5-据多年观测统计,黄州年均日照时数为2082小时,一年四季的日照时数分别依次为384.3、638、644和415.4小时;年均降雨日为100.1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235.6mm,春夏秋冬的降雨量分别占年降雨量的27.4%、43.5%、18.1%、11%;年均气温为17℃,最高气温通常在7—8月份,为36℃以上,最低气温在1—2月份,在-4℃至6℃之间;年均无霜期黄261天,初霜日始于11月24日至12月1日,霜期止于3月8日至16日。4、社会经济黄州区下辖赤壁街道、南湖街道、东湖街道、禹王街道4个街道,路口镇、堵城镇、陈策楼镇3个镇和陶店乡,共有33个居委会、89个村委会。根据((2012年黄冈市统计年鉴》,2012年末黄州区常住人口36.9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2012年,黄州区全区生产总值115.01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4亿元,同比增长1
本文标题:黄冈市城区蓝线专项规划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91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