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中医内科学-08总结与复习题
中医内科学第八章肢体经络病证第一节痹证第二节痉证第三节痿证第四节颤证第五节腰痛学习目的掌握肢体经络病证的发病特点,以及痹证、痉证、痿证、颤证、腰痛等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等。学习要点痹证的概念,基本病机,痹证与痿证鉴别,分证论治;痉证的概念,分证论治;痿证的概念,基本病机,分证论治;颤证的概念,分证论治;腰痛的基本病机,分证论治。肢体经络病证是由于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机体失养或气血瘀滞等病变,出现肢体经络相关症状,甚或肢体功能障碍、结构失常的一类疾病,其临床特征多为肢体疼痛、麻木、震颤、肢体不用或屈伸不利。肢体即四肢和外在的躯体,与经络相连,具有防御外邪、保护内在脏腑组织的作用,在生理上以通利为顺,在病理上因瘀滞或失养而为病。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纵行人体上下,沟通脏腑表里;络脉横行经脉之间,交错分布在全身各处。《灵枢·海论》篇云:“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揭示了经络与人体的有机联系。《灵枢·本脏》篇云:“经络者,可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络在人体,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骸,是沟通内外,联系上下,运行气血,输布营养,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网络系统。经络与脏腑、肢体有着独特的对应关系。若肢体受邪,邪气可以通过经络内传脏腑,脏腑病变也可以经络为通道外达肢体。因此,经络肢体的功能状态实质上取决于脏腑气血的盛衰。如风寒湿热等邪气痹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可致痹证;邪壅经络,或阴虚血少,筋脉失养,形成痉证;精血受损,肌肉筋脉失养,肢体软弱不用,可致痿证;气血阴精亏虚,或痰瘀壅阻经脉,扰动筋脉,出现颤证;筋脉痹阻,腰府失养,则为腰痛。因此,临床将痹证、痉证、痿证、颤证、腰痛归属于肢体经络病证。肢体经络病证以通经活络、缓急补虚为大法。邪壅者,宜祛邪为主,有疏风、散寒、除湿、清热之法;经脉失养而挛急、疼痛、抽搐、痿者,宜调养脉络为主,也可遵循“独取阳明”之原则,给予补肾、健脾、养肝等;腰痛感邪者,宜祛邪活络。另外,慎起居,适寒温,根据病情需要,适当运动和采用外治法、理疗法,亦是本类病证的常用辅助疗法。疾病分证论治思考题肢体经络病证痹证风寒湿痹:①行痹:防风汤;②痛痹:乌头汤;③着痹:薏苡仁汤风湿热痹: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痰瘀痹阻:双合汤;肝肾两虚:补血荣筋丸1.痹证日久可发生哪些病理演变,如何治疗?2.治疗痹证常使用一些有毒药物,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3.如何理解“治痿独取阳明”?4.为什么说滋养营阴是治疗痉证不可忽视的一环?5.如何掌握腰痛的辨治原则?为什么要重视补肾培本?痉证①邪壅经络:羌活胜湿汤;②肝经热盛:羚角钩藤汤;③阳明热盛: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④心营热盛:清营汤;⑤痰浊阻滞:导痰汤;⑥阴血亏虚:四物汤合大定风珠颤证①肺热津伤:清燥救肺汤;②湿热浸淫:加味二妙散;③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④肝肾亏损:虎潜丸;⑤脉络瘀阻: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腰痛①寒湿腰痛:甘姜苓术汤;②湿热腰痛:四妙丸;③瘀血腰痛:身痛逐瘀汤;④肾虚腰痛:‘肾阴虚,左归丸;肾阳虚,右归丸
本文标题:中医内科学-08总结与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949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