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评价指标体系
1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潜力分析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成熟性先进性成果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性成果推广后的主要作用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主要作用预期经济效益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对保障国家安全的作用预期社会效益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评价指标总体系(框架)23各领域评价指标体系及解释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评价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化、新材料、生物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项目)表一: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评价因素)要素层(评价要素)指标层(评价指标)技术水平成熟性a.该成果推广应用的时间b.成果与相关技术的协调性c.技术性能的完善性d.成果的产业化水平先进性a.解决该领域的技术难题或行业的热点问题b.与同行业相比较达到国内或国际的领先程度经济效益成果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性a.市场的需求量b.市场竞争力c.是否属于市场主导型技术d.市场风险成果推广后的主要作用a.产品更新换代b.创造新产品c.替代进口产品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主要作用a.调整产业结构b.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c.促进国际及国内贸易d.带动其他产业发展预期经济效益a.直接经济效益b.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对保障国家安全的作用预期社会效益4评价因素解释表二:准则层指标序号准则层指标指标解释R1技术水平指成果在技术上达到的水平。主要包括:成熟性、先进性R2经济效益指成果推广及转化为标准后提出提升产业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推动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增长。主要包括:市场对接有效性、成果转化的作用和预期经济效益。R3社会效益指成果推广及转化为标准后对促进整个人类社会公平、和谐、有序地发展,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建立更加文明、完善的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对保障国家安全的作用和预期社会效益5评价要素解释表三:要素层指标序号要素层指标指标解释R11成熟性主要指成果推行的时间、范围、技术性能的完善性以及成果与相关技术的协调性。主要包括:该成果推广应用的时间、成果与相关技术的协调性、技术性能的完善性、成果的产业化水平R12先进性指成果中的创新技术在国际与国内的先进程度。主要包括:解决该领域的技术难题或行业的热点问题、与同行业相比较达到国内或国际的领先程度R21成果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性指成果的市场适应性,即市场能否认可新技术,新技术是否能够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主要包括:市场的需求量、市场竞争力、是否属于市场主导型技术和市场风险来衡量R22成果推广后的主要作用指成果推广后能够在各个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及影响。主要包括:产品更新换代、创造新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等R23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主要作用指如果把成果转化为标准,对成果本身及其他各方面有什么样的影响。主要包括: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国际及国内贸易、增加效益、对其它产业的促进作用等R24预期经济效益指通过经济学等其他方面的方法预测成果可能带来的效益,主要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R31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指成果推广及转化为标准后对环境、生态、资源和社会公共利益产生的影响R32对保障国家安全的作用指成果推广及转化为标准后对增强国防、维护国家科技安全、经济安全等国家安全和利益所起的作用R33预期社会效益指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后预期将产生的社会影响,如增加就业、缩小收入差距等6评价指标解释表四:指标层指标序号指标层指标解释R111该成果推广应用的时间指成果市场化、产业化的时间。通过推广应用的时间从一个角度来反映成果的成熟性,一般推广时间越长,该成果越成熟性越好R112成果与相关技术的协调性指成果与相关的其他技术的相互协调关系。主要包括:可替代性、相互补充性、相互排斥性等。成果与相关技术的协调性、适应性越好则技术的成熟性越好R113技术性能的完善性指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产品技术性能可能存在各种缺陷。技术性能越完善,缺陷越少则说明技术的成熟性越好R114成果的产业化水平指成果在应该得到推广的领域、行业、企业是否已经或可能得到推广。成果的产业化程度越高则技术越成熟R121解决该领域的技术难题或行业的热点问题指该成果是否能解决目前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对热点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大小。主要从技术解决问题能力的角度考察是否在技术上先进,一般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越强则成果的技术越先进R122与同行业相比较达到国内或国际的领先程度指经检索和同行专家鉴定,成果的综合技术水平或理论方法已经达到省(部)内、达到国内、超过国内、达到国际上公开的同类产品的最先进的技术和理论水平程度,可参考获得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奖励确定R211市场的需求量指该成果对应产品市场的潜在需求大小,是否值得推广应用该成果。市场的需求反映了成果是否能够被市场认可,目前或潜在的需求越大则成果的市场适应性越好R212市场竞争力指成果推广后是否在市场上与同类产品相比更有竞争力。成果的市场竞争力越强则成果的市场适应性越好,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性越好R213是否属于市场主导型技术指该成果所使用的技术是否是目前市场上的主导技术,是否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技术的市场主导性应用水平越好则成果与市场对接有效性越好,越容易被市场认可7R214市场风险指产品在定位、促销和开拓的整个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不确定性。主要包括:行业生命周期上的风险、产品认知度上的不确定性和产品产销率上的不确定性三个方面。从风险的角度衡量成果适应市场的能力,市场风险越小则成果的市场适应性越好R221产品更新换代指该技术是否属于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升级换代。成果有利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则成果就有推广的价值R222创造新产品该技术是否创造出新产品。若成果创造了新的产品,新产品能够创造更大的效益,则成果推广的意义更大R223替代进口产品指成果是否能够替代进口产品,成为进口产品的替代品,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成果替代进口产品的效果越好,则成果推广的价值就越大R231调整产业结构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善有促进作用。对产业结构优化效果越好则成果转化为标准后的作用也就越大R232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指成果转化为标准对产品提升竞争力的影响R233促进国际及国内贸易指成果转化为标准对促进国际及国内贸易增加的作用。对贸易促进效果越好则成果越有必要转化为标准R234带动其它产业发展指该成果转化为标准对相关产业(产业链上下游)的促进作用。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果越明显则成果转化为标准的作用越大,越有转化为标准的价值R241直接经济效益指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后对企业增收、增效的直接贡献,可以从投资收益率、利润率等指标,项目净现值等指标衡量。直接经济效益越高则预期经济效益就会越好R242间接经济效益指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后对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的贡献。间接经济效益越高则预期经济效益会越好89评价指标体系(农业)(适用于评价农业领域的科技成果项目)表一: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评价因素)要素层(评价要素)指标层(评价指标)技术水平成熟性a.该成果推广应用的时间b.成果与相关技术的协调性c.技术性能的完善性d.成果的产业化水平先进性a.解决该领域的技术难题或行业的热点问题b.与同行业相比较达到国内或国际的领先程度经济效益成果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性a.市场的需求量b.市场竞争力c.是否属于市场主导型技术d.市场风险成果推广后的主要作用a.改善农产品品种b.提高农产品质量c.保障农产品安全d.扩大农产品出口e.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主要作用a.调整产业结构b.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c.促进国际及国内贸易d.保护消费者权益e.改善安全和健康预期经济效益a.直接经济效益b.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对保障国家安全的作用预期社会效益10评价因素解释表二:准则层指标序号准则层指标指标解释R1技术水平指成果在技术上达到的水平。主要包括:成熟性、先进性。R2经济效益指成果推广及转化为标准后提出提升产业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推动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增长。主要包括:市场对接有效性、成果转化的作用和预期经济效益。R3社会效益指成果推广及转化为标准后对促进生产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公平、和谐发展,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建立更加文明、完善的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对保障国家安全的作用和预期社会效益。11评价要素解释表三:要素层指标序号评价因素指标(要素层)指标解释R11成熟性指成果推行的时间、范围、技术性能的完善性以及成果与相关技术的协调性。主要包括:该成果推广应用的时间、成果与相关技术的协调性、技术性能的完善性及成果推广后的普遍适用性R12先进性指成果中的创新技术在国际与国内的先进程度。主要包括:解决该领域的技术难题或行业的热点问题、与同行业相比较达到国内或国际的领先程度R21成果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性指成果的市场适应性,即市场能否认可新技术,新技术是否能够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主要包括:市场的需求量、市场竞争力、是否属于市场主导型技术和市场风险R22成果推广后的主要作用指成果推广后能够在各个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及影响。主要包括:改善农产品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扩大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R23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主要作用指如果把成果转化为标准,对成果本身及其他各方面有什么样的影响。主要包括: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国际及国内贸易、保护消费者权益、改善安全和健康R24预期经济效益通过经济学、市场预测等方面的原理方法预测成果可能带来的效益,主要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R31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指成果推广及转化为标准后对保护环境和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农业的影响R32对保障国家安全的作用指成果推广及转化为标准后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动植物生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及经济安全等国家安全和利益所起的作用R33预期社会效益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后预期将产生的社会影响,如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业经济增强、增加就业、缩小收入差距等12表四:指标层指标序号指标层指标解释R111该成果推广应用的时间指成果市场化、产业化的时间。通过推广应用的时间从一个角度来反映成果的成熟性,一般推广时间越长,该成果越成熟性越好R112成果与相关技术的协调性指成果与相关的其他技术的相互协调关系。主要包括:可替代性、相互补充性、相互排斥性。成果与相关技术的协调性、适应性越好则技术的成熟性越好R113技术性能的完善性指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产品技术性能可能存在各种缺陷。技术性能越完善,缺陷越少则说明技术的成熟性越好R114成果的产业化水平指成果在应该得到推广的领域、行业、企业是否已经或可能得到推广,产业化的程度。成果的产业化程度越高则技术越成熟R121解决该领域的技术难题或行业的热点问题指该成果是否能解决目前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对热点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大小。主要从技术解决问题能力的角度考察是否在技术上先进,一般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越强则成果的技术越先进R122与同行业相比较达到国内或国际的领先程度指经检索和同行专家鉴定,成果的综合技术水平或理论方法已经达到省(部)内、达到国内、超过国内、达到国际上公开的同类产品的最先进的技术和理论水平程度,可参考获得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奖励确定R211市场的需求量指该成果对应产品市场的潜在需求大小,是否值得推广应用该成果。市场的需求反映了成果是否能够被市场认可,目前或潜在的需求越大则成果的市场适应性越好R212市场竞争力指成果推广后是否在市场上与同类产品相比更有竞争力。成果的市场竞争力越强则成果的市场适应性越好,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性越好R213是否属于市场主导型技术指该成果所使用的技术是否是目前市场上的主导技术,是否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技术的主导性应用水平越好则成果与市场对接有效性越好,越容易被市场认可R214市场风险指新产品开发时市场情况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行业生命周期上的风险、产品认知度上的不确定性和产品产销率上的不确定性三个
本文标题: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评价指标体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96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