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现浇梁施工安全、质量控制要点(PPT-93页)
现浇梁施工安全质量主要风险、控制要点及相关案例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2013年12月9日王松悬臂浇筑法施工历史发展前言现浇梁因其整体性好、外形美观、跨度大、行车舒适等优点在公路和铁路桥梁中得到广泛使用,但是其模架及支撑体系是重大伤亡事故的多发领域,特别是支架在浇筑中发生坍塌事故,往往会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必须高度重视现浇梁施工质量和安全,采取强力的安全质量保证措施,预防和杜绝事故的发生。目录一、公司现浇梁工点情况简介二、现浇梁施工安全质量主要风险三、落地支架现浇梁施工安全质量控制要点四、悬浇挂篮施工安全质量控制要点五、跨铁路、公路施工安全质量控制要点六、现浇梁施工典型案例七、综述一、公司现浇梁工点情况简介目前,正在挂篮施工的有11套(包茂4套、资兴4套、西成3套),支架现浇连续梁13联(佛山三12联、西成1联),支架现浇简支梁162孔(佛山一138孔、佛山三21孔、潮惠五3孔)。涉及梁板制提运架的项目5个,制梁还有332片,架梁还有504片。不包括资兴制架梁。二、现浇梁施工安全质量主要风险根据各工点现浇梁的结构类型、支架方式及桥梁所处的地理、交通位置情况进行分析,目前公司现浇梁安全质量主要风险:1、支架失稳垮塌2、高空坠落3、物体打击4、机械伤害5、铁路、公路交通安全事故6、梁底板崩裂及梁体裂缝质量事故7、梁体使用寿命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质量事故三、落地支架现浇梁施工安全质量控制要点3.1、地基处理为保证支架有良好的刚度与稳定性,在搭设支架前必须对原地基进行处理(大面积的满堂支架和墩柱支架,若有不均匀的变形或沉降,都会造成箱梁的质量问题)。为此,支架范围的地坪必须用混凝土硬化,地基处理范围比梁投影线每边宽出0.5m(悬挑式人行通道)或1.5m(落地式人行通道)。对软弱地基,应在混凝土层中设置钢筋网片。硬化地坪两侧,需设置排水沟,将水引出施工范围。、支架选择及一般要求强制性要求:对于大型支架体系必须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报公司工程管理部审批后组织实施。梁支架高度在8m以下的,首选碗扣型脚手架的施工方案(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具有接头构造合理,力学性能良好,工作安全可靠,构件轻,装拆方便等优点)。该脚手架立柱轴心受力,根部有可调节支座,顶部有可调节托座,便于梁的支架搭设。用于支架的钢管及配件等材料的规格及性能,必须满足JGJ166-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支架搭设要求3.3.1、支撑架安装应在专人指挥下统一进行。应从桥梁中心线开始纵横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以免支架失稳。3.3.2、基础平整坚实,立杆底座可直接采用立杆垫座;若基础不平,支架底部应用立杆可调底座,缝隙用木楔塞紧。3.3.3、碗口支架的底层组架最为关键,其组装质量直接影响支架整体质量,要严格控制组装质量。、支架与墩柱连接,为加强支架的整体稳定,抵抗支架可能产生的水平推力,加强支架的侧向稳定性,在墩柱四周用脚手架钢管搭成井字形,形成抱箍,与支架的水平连杆连接。3.3.5、支架搭设应严格控制立杆垂直度和水平杆的水平度,整架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h/600(h为立杆的高度,但最大不超过50mm)。3.3.6、支架搭设须使所有立杆均匀受力,要严格控制其立杆的顶标高,顶托的外旋长度≤30cm。、支架搭设完毕后,在立杆顶部放好顶托和纵横方木,方木的接触面恰好在顶托的中心位置,如不在中心位置,需加一道垫木。3.3.8、在支架完成后,组织技术、安装等主要施工人员对支撑架进行检查验收,加强方木、顶托和碗口的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模板工程。3.3.9、钢管脚手架,当其高度超过周围建筑物时应设避雷装置,设置防雷和重复接地装置,防雷接地应可靠,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并经测试合格方能使用。下托外露长度超标,且倾斜下托外露长度超标,且倾斜立柱不垂直剪刀撑不闭合不到底、角度大、支架预压荷载的控制预压的目的是取得支架变形的实际数值,作为梁体立模的预拱值数据设置的参考。预压可采用砂袋、配重块等材料。在支架搭设完成、搁栅布置好以后进行分级加载。在预压过程中实时监测支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支架预压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3.4.1、预压范围为梁全宽部分,加载顺序与砼浇注顺序相同。堆码整齐,不乱堆放。3.4.2、需对预压材料设专人称量精确计量,专人记录,保证预压效果。其横断面上尽可能模拟箱梁砼的荷载分布,不得分块小范围集中堆码,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降。加载预压分级进行,按荷载总量的0→30%→70%→100%→120%→100%→70%→30%→0进行加载及卸载,并测得各级荷载下的观测点变形值。预压时各点压重均匀对称,防止出现反常情况。3.4.3、为防止砂袋压载时碰到阴雨天气,砂袋吸湿重量增加而引起支架失稳,砂袋全部加载完后,应用防雨布覆盖防雨。、支架沉降观测在堆载区设置系统测量点,顺桥向均布,每个断面的底板中线、底板边线、悬臂端各布置一个监测点,同时相应地在支架基础上对应地布设观测点。布设好观测点后,加载前测定出其初始标高,第一次加载后,每2个小时观测一次,连续两次观测沉降量不超过3mm,进行第二次加载,按此步骤,直至加载完毕,每级持荷时间不小于120分钟。最后一次加载沉降稳定后,48h内的平均沉降值3mm时方可卸载。卸载后,根据所观测的标高数据计算出塑性沉降和弹性沉降,绘制荷载与沉降量关系曲线,确定最终上拱度值。形成书面报告,报监理审核。支架预压期间,须由专人对支架进行观察,除观测支架高程及位移变化情况外,还需要求对支架的杆件连接是否紧密、有无压弯及变形、方木有无压裂等进行全面观察。根据观测结果,确定支架施工的预抛高值。、模板安装(以箱梁为例)3.6.1、底模板底板横坡按设计图纸规定的横坡,横向宽度要大于梁底宽度,梁底两侧模板要各超出梁底边线不小于5cm,以利于在底模上支立侧模。模板之间连接部位采用海绵胶条以防漏浆,模板之间的错台不超过1mm。模板拼接缝要纵横成线,避免出现错缝现象。底模板铺设完毕后,进行平面放样,全面测量底板纵横向标高,纵横向间隔5m检测一点,根据测量结果将底模板调整到设计标高。若标高不符合要求进行二次调整。、侧模板和翼缘板模板根据测量放样定出箱梁底板边缘线,在底模板上弹上墨线,然后安装侧模板。侧模板与底模板接缝处粘贴海绵胶条防止漏浆。在侧模板外侧背设纵横方木背肋,用钢管及扣件与支架连接,用以支撑固定侧模板。翼缘板底模板安装与箱梁底板模板安装相同,外侧挡板安装与侧模板安装相同。挡板模板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测标高和线型,确保翼缘板线型美观。、箱室模板为便于控制箱梁混凝土分二次浇筑,模板分两次安装。箱室均采用竹胶板做内模板,用方木做背肋、横撑及骨架,同时用定位筋进行定位固定,并拉通线校正模板的位置和整体线型,当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内模,再用方木搭设小排架,在排架上铺设2cm厚的木板,然后在木板上铺一层厚薄膜,厚薄膜接头相互搭接5cm,用一排铁钉钉牢,防止漏浆。在每孔的1/4跨处设计位置布设1m*1m的人孔,观察内模位置变化。施工接缝衔接质量差现浇梁体外观差内箱模板拼缝不严,致使砼错台内箱模板拼缝不严,致使砼错台模板安装常出现的质量问题、钢筋加工安装钢筋焊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并逐一检查焊接点,随时抽样送检。对于钢筋保护层垫块,一般采用塑料垫块,以提高外观质量。钢筋骨架拼装时应尽量减少桥上焊接工作量,以使模板少受污染。对于横梁部位钢筋,可在加工场组装成成品后用吊车直接吊装到桥上。现浇箱梁底板露筋桥面预埋钢筋不顺直箱梁腹板、横梁混凝土施工污染钢筋骨架,未清理,影响与顶板混凝土的握裹力腹板钢筋骨架偏位导致保护层厚度不足钢筋加工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先底板、后腹板、再顶板,从一端向另一端呈梯状分层连续浇筑,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保持2m左右,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一般情况下箱梁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和腹板,浇注至肋板顶部,第二次浇筑顶板和翼板,两次浇筑接缝按施工缝处理。且在混凝土浇筑前用人工及吹风机将模板内杂物清除干净,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全面检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跟踪检查支架和模板的情况,模板若出现漏浆现象,要用海绵条进行填塞。、预应力张拉及孔道压浆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方可张拉,张拉工作由受过训练的有经验的人员操作,根据设计要求,张拉采用两端同时张拉或单端张拉的方法,张拉一般采用穿心型千斤顶,钢铰线的张拉时采用应力和伸长值进行双控制。在张拉后及时进行压浆,灰浆强度不小于设计,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为提高压浆质量,建议进行二次压浆。、模板拆除支架的拆除作业必须按照“从上到下,后搭先拆”的原则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严禁拆除人员必须站在平稳牢固可靠的地方,保持自身平衡,不得猛撬,以防失稳坠落,严禁使用起重机直接吊运没撬动的模板。支架的拆除必须待孔道压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方可进行。四、悬浇挂篮施工安全质量控制要点挂蓝悬浇施工过程共分为四个阶段:墩顶梁段(0#块)施工,0#块两侧挂蓝悬浇节段施工,边跨支架现浇梁段施工,主梁跨中合拢段施工。每个悬浇节段按施工的顺序又分为:挂蓝安装施工,模板施工,钢筋、预应力筋的制作安装施工,混凝土施工,预应力施工,孔道压浆施工。现把四个阶段的施工过程及控制要点逐一介绍。、0#块施工0#块支架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须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并验算支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公司要对支架的方案进行审核,必要时须进行专家论证,确保支架安全可靠。施工中须注意以下几点:①0#块
本文标题:现浇梁施工安全、质量控制要点(PPT-93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010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