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课后习题一、单项选择题:(C)1、既想逛街又怕耽误复习反映了___________冲突。A.双避B.双趋C.趋避D.多重趋避(C)2、通常,心理学中指的四种基本情绪包括___________。A.快乐、期待、恐惧、同情B.厌恶、接受、愤怒、惊讶C.愤怒、快乐、恐惧、悲哀D.悲哀、自豪、惊讶、同情(A)3、“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反映的是___________。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C)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一种__________。A.情调B.激情C.心境D.应激(D)5、下列不属于人的基本情绪的是___________。A.悲哀B.恐惧C.愤怒D.自豪(B)6、“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一种___________。A.紧张B.心境C.激情D.应激(B)7、既怕考试不及格又怕吃苦是___________冲突。A.双趋B.双避C.趋避D.多重趋避(A)8、情绪理论中的躯体反应理论是提出的。A、詹姆士-格兰B、坎农-巴德C、沙赫特D、辛格(D)9、是个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时产生的情绪体验。A.快乐B.愤怒C.悲哀D.恐惧(B)10、“吸烟成瘾,但是听到医生说会得肺癌感到害怕”,这样的心理冲突称为:A、双趋冲突B、趋避冲突C、双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A)11、我们感到难过是因为哭泣,我们感到害怕是因为颤抖,这是提出的情绪理论。A.詹姆士B.坎农C.沙赫特D.辛格(B)12、既不想吃药又不想打针,这种心理冲突属于____________。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A)13、小徐骑车经过路口,突然窜出一个小孩,他急忙刹车。停车后,心怦怦乱跳,并出了一身冷汗,这时他才感到“太可怕了”。这种现象所支持的情绪理论是:。A.詹姆斯一兰格理论C.阿诺德“评定一兴奋”理论B.坎农一巴德理论D.沙赫特“认知一评价”理论(A)14、认为认知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的是。A认知评价理论B躯体反应理论C中枢神经过程理论D反应理论(C)15、坎农—巴德认为情绪的中心在:。A、外周神经系统B、内脏系统C、丘脑D、大脑皮层二、多项选择题:(ABC)1、一般适应综合症是面临压力源时个体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包括:A.警戒反应B.抵抗C.衰竭D.死亡(BCD)2、根据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情绪的产生受到因素的作用。A、行为B、生理状态C、认知过程D、环境事件(ACD)3、情绪体验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A.生理变化B.言语C.表情D.情感(AC)4、控制压力的主要心理学方法有:A.压力思想灌输训练B.成就动机训练C.控制非理性新年D.自我催眠放松(AB)5、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可以分为:A、基本情绪B、复合情绪C、原始情绪D、习得情绪三、填空题:1、悲哀是个体失去某种他所重视和追求的事物时产生的情绪体验。2、心理学中的压力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对于环境中具有威胁性的刺激,个体经过认知其性质后所表现出的反应。3、压力应对的策略有情绪指向的应对和问题指向的应对。四、判断改错题:1、人的基本情绪包括喜、怒、哀、乐四种。×人的基本情绪包括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四种。2、根据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情绪的产生受到环境事件、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三种因素的作用。√3、根据詹姆士—兰格的躯体反应理论,人的情绪感受发生在他的躯体反应之前。×根据詹姆士-兰格的躯体反应理论,人的情绪感受发生在他的躯体反应之后。五、简述题:1、心理冲突的类型有哪些?试举例说明。答:当代心理学通常根据冲突的形式而将其区分为如下四种类型:(1)双趋冲突:又称为接近-接近型冲突,是指一个人在面临同时并存的两个都具有吸引力的目标时,却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目标而产生的冲突。例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2)双避冲突:又称为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一个人在同时遇到两个具有消极意义的目标时,却必须接受其一方能避免其二而产生的冲突。例如:生病时,在打针和吃药之间进行选择。(3)趋避冲突:又称为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趋近和回避两种对立的动机时而产生的冲突。例如:考试想考高分又不想努力复习。(4)多重趋避冲突:又称为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这种冲突情境的特点是:一个人同时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每个目标又都具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作用,因此无法简单地选择其中的一个目标而回避另一个目标,只能进行多重选择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2、简述“一般适应综合症”理论及其三个阶段。答:该理论由塞里提出;塞里指出,处在压力条件下的人体,就像一个带有警报系统的闹钟一样不停地运转,直到能量耗尽为止。不论是细菌入侵、危险,还是重大的生活改变,人体对这些压力源的反应都有定的相似之处。警戒反应阶段:警戒反应由对压力源的知觉引发。在任何情况下,警戒反应都包含许多由大脑引发、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控制的人体反应。抵抗阶段:内分泌系统和交感神经的活动水平比警戒反应阶段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正常水平,在这一阶段,有机体试图恢复失去的能量并修复损伤。衰竭阶段:有机体用于抵抗压力的资源会全部耗尽,肌肉会变得疲惫不堪,而自主神经系统的副交感神经就会处于支配地位,其结果是心跳和呼吸的频率降低,许多交感神经的活动情况变得与以前刚好相反。3、简述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答:情绪的产生受到环境事件、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三种因素的作用,其中认知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认知的参与以及认知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是情绪产生的机制。4、简述应对的定义以及应对压力的主要心理学方法。答:应对是指对付那些被知觉为紧张或超过了个体资源所及的内在或外在要求的过程。主要心理学方法:(1)压力思想灌输训练:通过改变本人对自己所说的话,或者是对有关问题的处理方式来达到应对压力的目的。(2)控制非理性信念:通过一套渐进的程序来控制在冲突和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产生时所伴随的非理性信念,从而达到减轻甚至消除压力的目的。(3)降低唤醒水平:可以说是从生理角度入手来达到减轻甚至消除压力这一目的的一类压力应对方法。(4)坚持身体锻炼:锻炼特别是有氧锻炼,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且能够帮助个体应对压力,从而有益于健康。5、情绪的成分有哪些,请根据自己的某种情绪来说明。答:情绪的成分有生理变化、表情和情感。恐惧:生理变化:呼吸加快,血压升高,心率变快,血液循环较快,内外分泌液增多等;表情:面部肌肉扭曲,双手发抖,动作紧张,身体保持防御状态,声音颤抖等;情感:感到害怕等。六、论述题:1、结合个人实际,谈谈生活压力的来源及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更好地应对生活压力。答:生活压力的来源:(1)日常烦恼,例如:和同学关系不好,常生病,感到孤独,资金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等;(2)生活改变,例如:学校离家较远,风俗习惯相差较大,气候改变难以适应,考试失常,失恋等:(3)心理因素,例如:感觉自己事事不如人,面对选择难以取舍,对很多事物难以区分好坏等。应对生活压力的方法:(1)压力思想灌输训练:通过改变本人对自己所说的话,或者是对有关问题的处理方式来达到应对压力的目的。(2)控制非理性信念:通过一套渐进的程序来控制在冲突和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产生时所伴随的非理性信念,从而达到减轻甚至消除压力的目的。(3)降低唤醒水平:可以说是从生理角度入手来达到减轻甚至消除压力这一目的的一类压力应对方法。(4)坚持身体锻炼:锻炼特别是有氧锻炼,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且能够帮助个体应对压力,从而有益于健康。①来源分析:日常烦恼,生活改变,心理因素②压力调节变量对压力情境的认知评估,自我效能预期,心理刚毅和控制感,幽默感,社会支持③应对方式压力思想灌输训练,控制非理性信念,降低唤醒水平,坚持身体锻炼2、什么是非理性信念?如何利用心理学知识应对非理性信念带来的问题?试用生活中所遇到的事例解释说明。答:非理性信念: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那些错误的认识就是所谓的非理性信念。例如,你在一次考试中没有发挥好,结果需要重修,你可能会觉得,“怎么办啊,这下不能参与所有的评优活动了”、“完了,毕不了业了”等等,这些过分夸大后果的严重性的想法就是非理性信念。可以多听听身边小伙伴的劝告,不要一味地夸大结果的严重性;可以和老师多交流交流,明白一次考试的失利不会对你的以后造成很大的影响;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释放压力;认真分析自己的得失,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以后等等。
本文标题:第六章-课后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03207 .html